國防白皮書重申不排除「武統」台灣 評論指外患纏身純屬「靠嚇」

0:00 / 0:00

中國國務院國防白皮書批評台灣挾洋自重,強調軍隊會不惜一切代價捍衛國家主權。有異見人士指出,面對中美貿易戰等困擾,「武統」台灣目前仍只會停留在輿論恫嚇層面。此外,國務院又重申,中國國防開支持續增加是為了國安需要。但有民眾批評政府傾全國之力處理對外事務,卻忽略優先解決國內的民生問題,導致民怨四起。(文宇晴 報道)

國務院新聞辦發表2萬多字的《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指根本目標是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反對和遏制台獨,打擊藏獨及東突等分裂勢力,保衛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及安全。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周三(24日)在記者會點名批評,台灣民進黨政府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對內推行漸進「台獨」,對外企圖挾洋自重,在分裂道路上越走越遠。重申在兩岸問題上,大陸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但絕非針對台灣同胞。

吳謙說︰民進黨自上任以來,頑固堅持「台獨」分裂立場,拒不承認「九二共識」,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那麼通過白皮書,我們想傳達的信號,是非常清晰明確的,那就是搞「台獨」,就是死路一條,中國一點也不能少。

關注兩岸關係發展的浙江省民主人士陳開瀕表示,北京過去已經多次提過「武統」台灣,但是要付諸實行不是一件容易辦的事情。他說,考慮到目前中美貿易戰以及很多與中國有領土爭議的問題,北京根本無法承擔對台開戰而帶來的各種壓力,但離台灣總統大選日子越近,為了打擊蔡英文的支持度,有必要再在兩岸議題上重申北京的立場,不過效果只會適得其反。

陳開瀕說︰國民黨上台時候,大陸當局是以經濟扶持(台灣),蔡英文上台後就一直打壓到現在。貿易戰已經令到大陸當局焦頭爛額,還拿甚麼打(台灣)?就走過場,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統治,越是強硬越是給蔡英文拉票。

國防部更首次把國防開支與其他國家作比較。白皮書指出,從2012至2017年,中國國防開支從大約6692億元人民幣,增至大約10432億元人民幣,這段期間的軍費佔GDP(國內生產總值)平均比重大約為1.3%,低於俄羅斯與美國的4.4%和3.5%。中國軍費佔國家財政支出平均比重約為5.3%,也低於俄羅斯、美國及印度同期所佔的12.4%、9.8%和9.1%。

白皮書亦首次將各軍種的代表武器裝備寫入內容,指出將加大淘汰老舊裝備力度,逐步形成以高新技術裝備為骨幹的武器裝備體系。

吳謙強調,中國國防的開支只是為了滿足國家安全和軍事變革的需要,重申中國永不稱霸永不擴張。

吳謙說︰首次指出永不稱霸、永不擴張、永不謀求勢力範圍,是新時代中國國防的鮮明特徵。白皮書重申,我國國防自衛防禦的本質屬性,強調中國的國防建設和發展,始終著眼於滿足自身安全的正當需要,始終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

反腐維權聯盟發起人馬波批評,政府只會傾全國之力在世界擴大影響力,國防開支持續增加,究竟有多少費用是用在實際方面,無從考究。卻忽視了國內人民的生活和各項訴求,令到民怨持續上升。

馬波說︰國家把所有的力量都放到對外防範,但是大陸國內的事情,對她來說都是小事情,屬於人民內部的矛盾,是容易處理的事情。打壓也好,或是用其他方法,老百姓一點辦法都沒有。大陸當局精力都是先外後對內。

這次是大陸政府自1998年以來發布的第10部國防白皮書,也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發表的首部綜合型國防白皮書。內容也針對領土問題和海洋劃界方面,闡述關於目前的國際安全形勢,新時代中國防禦政策等6大綱領。指出會妥善處理領土爭端以及構建地區安全合作架構等。

就在國務院發布白皮書之前,解放軍少將羅援日前在官媒發文表示,「一國兩制」中的「一國」涉及主權,不容討論,若台灣不接受和平統一,就只有武力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