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 “假”反腐立 “真”威 主政勢跨2022年

0:00 / 0:00

英國《金融時報》及法國《費加羅報》在10月10日“武昌起義” 爆發105週年,分別有文章,指現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反腐三年,被法庭檢控受查的中共黨員幹部,僅占全國750萬官員的0.5%;習近平還極有可能違背黨內傳統,主政跨越兩界,成為毛澤東以來最專權的現任黨國領導人。“武昌起義”是國人以武力摧毀帝制及專制的週年紀念日。(何山 報道)

英國《金融時報》在“武昌起義” 105週年當日,分析中共官方的統計數字,顯示習近平主政反腐敗的頭三年(即2012到2015年),中共黨員被法庭檢控的不到36000人。這些被起訴的貪官,僅占2015年全國750萬官員約0.5%。

另外,有75萬幹部被中共紀律處分,但絕大多數涉案官員,僅收到警告或者記過處分。報道說,習近平的反腐運動,是毛澤東去世以來,影響最深遠的運動;但對中共層面的絕大多數幹部來說,因貪腐被處罰的可能性仍然非常低。研究指,習的反腐運動適得其反。網民並把本地出現的貪贓枉法行爲,歸咎到中央政府,而非地方當局。

海外的民運圈中,早已質疑習近平的反腐,指“反腐”實是其打擊政敵,掃平執政障礙。

《紐約時報》兩日前(10月8日)就有文章,直指“習近平或推遲挑選繼任者,挑戰中共集體領導規則。” 報道說,習近平想打破常規,在不指定可能的繼任者的情況下開始第二個5年的任期。也即是說,中共的“儲君”及習近平的 “備胎”問題上,習近平將不根據中共的傳統作出隔代的安排。

法國《費加羅報》週一(10月10日)的文章就指,“習近平有可能維持政權至2022年之後”。文章說,根據不成文的規定,2012年11月以來當政的中國領導人,應該在2017年底舉行的下屆中共全會上,指定自己的繼任人選。文章並說,有傳言指習近平可能維持政權至2022年之後,但習並沒有獲得政治局常委會全體成員的鼎力支持。

民運圈中人則向本台透露,中共第三號人物、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張德江,成為了習近平辦公室主力打擊對象。這亦解釋了近期香港愛國報章《成報》,開名批張德江、中聯辦主任張曉明、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是“亂港四人幫”。圈中人對本台講,香港特首的 “跑馬仔”只是中南海權鬥,及與習總清除異己的外圍賽。操盤手是習近平的愛將,接替令計劃的中央辦公廳主任的栗戰書。

中紀委監察部網站在週日(10月9日)就發佈消息,指自去年4月初中央紀委分別赴中央辦公廳、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統戰部等,累計收到796條線索,查處案件221宗共涉及248人。49人進行黨紀政紀處分,移送司法4人,共涉及司局級幹部107人。

上月底初,經常奔走北京與華府的政圈中人,更罕有地討論中國國家副主席李源潮隨時會失勢。台灣民主基金會的執行長徐斯儉在華府一個論壇上就分析,習近平主政有四座大山,分別是太子黨、團派(共青團系統)、江派(江澤民派系)及社會的不穩定因素。當下,習近平的權力高度集中,中共的官僚系統人人自危;反習的聲浪亦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