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中全會】北京保安空前嚴密 異議人士禁止接受外媒採訪

2021.11.08
【六中全會】北京保安空前嚴密 異議人士禁止接受外媒採訪 上周六(6日)新華社發表一萬多字的「萬言書」,讚揚習近平執政9年以來的政績。
粵語組製圖

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在北京舉行。為確保大會萬無一失,會議期間,北京、四川等地多位異議人士被上崗或禁言。上周六(6日)新華社發表一萬多字的「萬言書」,讚揚習近平執政9年以來的政績。 

中共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本周一至周四(8至11日)在北京京西賓館舉行。周一清晨,北京京西賓館外以及周邊地區的安保措施明顯加強。賓館外執勤的軍人、警察每隔五十米一個流動哨,另有行人路上,許多疑似便衣人員,各個路口停著四、五輛公安和有「特警」字樣的車輛和防暴車等。同時,現場實施臨時交通管制,所有車輛必須繞行。 

據北京多位異議人士對本台證實,異議人士查建國等多人被上崗或警告不得接受媒體採訪。另一位異議人士季風當天對本台說,目前不接受採訪。 

季風說:今天一大早已經打電話來了,這兩天禁止說話,我昨天去了一趟市內就被追蹤,說我不在家。 

就在六中全會開幕的前兩天,中國官媒新華社刊發題為《習近平帶領百年大黨奮進新征程》的文章,羅列了習近平自2012年擔任中共總書記9年以來,帶領中國取得的成就。文章說,習近平帶領中共邁入新時代,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也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並開始實施雄心勃勃的新現代化建設綱要,邁上民族全面復興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新征程。 

時事評論人士維辛認為,官媒的文章清晰地反映了在「二十大」之前所要塑造的政治領袖和歷史偉人的形象。 

維辛說:前面的毛澤東把他塑造為所謂東方紅太陽升的一個救世主,創建了新中國。現在把習樹立為對中共成立100年的一個繼往開來的歷史人物、領袖。他的歷史性是這篇萬字長文塑造、刻畫的。 

評論:官媒把習近平塑造成開明專制的現代君主形象 

新華社這篇特稿長達一萬兩千多字,分為六個部份,從當今中國國內、國際等領域,闡述習近平執政9年以來的政績,比如習近平是「像愛父母那樣愛老百姓」的黨的總書記、眾望所歸的領導核心、讓國家強起來的戰略家實幹家、開辟新境界的時代變革者、胸懷天下的大國領袖以及繼往開來的領航人等。 

維辛總結說:這篇萬字長文基本上是在塑造一個開明專制的現代君主形象,以此來掩蓋(護)中共六中全會以及中共二十大馬上確立的體制,和他的一個絕對主義的權威。

六中全會主要議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重點研究全面總結黨的一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及歷史經驗問題,以及審議《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稿。 

中國官媒報道,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周一上午在京召開。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會作工作報告,並就《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 

第三次歷史決議加入了國際間路線鬥爭元素 

日本靜岡大學教授楊海英認為,毫無疑問,此次六中全會將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他認為,這次的第三份「歷史決議」表明毛澤東發起的「文化大革命」並未消失。

楊海英說:我們可以發現文革其實沒有從中國消失。正因為第二次歷史決議(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第二歷史決議)作得不徹底,才引出第三個「歷史決議」。第二個「歷史決議」說毛澤東有部份錯誤,黨沒有錯誤,是個別領導人的錯誤,所以這個是不徹底的「歷史決議」。所以,我們重新認識到文革沒有從中國消失。可見第二個「歷史決議」其實沒有任何意義。

他又說,前兩次「歷史決議」重點在黨內高層路線鬥爭。而第三次「歷史決議」與前兩次完全不同的是更加入了國際間路線鬥爭的元素。

楊海英說:這一次歷史決議,不是黨內而是國際上的路線鬥爭。也就是說強大的中國、中國模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腐敗的資本主義、西方世界的路線鬥爭,進行定義。

1945年的中國中央全會通過《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和1981年的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確立了中國兩代領導人毛澤東和鄧小平在黨內領導核心地位。今年的「歷史決議」,新華社的文章稱,這次決議側重總結「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 

記者:喬龍/程文 責編:方德豪 網編:林詠華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