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檔案
2023-03-28
港府發起「你好,香港」等活動望推旅客來港,上月訪港旅客是3年來首次單月破百萬,當中7成半屬內地客。除了大批旅客在街頭排隊等食飯,令周邊街道、交通擠塞之外,近日更被發現有內地團友站立在街頭,吃疫情時流行的「兩餸飯」。業內人士指出,很多配套設施未完善,才衍生亂像。旅監局則承認,旅客站立街頭吃飯「唔好睇」,稱會做好協調統籌工作。
2023-03-28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中國「一帶一路」以極高利率向債務國提供「救援貸款」。有學者批評,中國的救助貸款方案以不透明和不協調的方式進行,中國政府的「救援」最終目的,只是要拯救自己的銀行。
2023-03-28
台灣前總統馬英九首訪大陸。此次隨團採訪限制嚴格,亦不包括港澳傳媒。另外除了馬英九基金會行前發出簡略行程表外,具體行程甚至要當日才揭曉。
2023-03-28
台灣前總統馬英九訪問大陸,有台灣電視評論員稱:馬英九辦公室主任蕭旭岑表示「這次去就是要談統一的。」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通過採訪當事人及查證現場錄音,確認當時蕭旭岑是被記者問道:「如果行程中碰到大陸年輕人提出統一議題,該怎麼接招?」時,才回答:「『統一』不必是禁忌話題。」
2023-03-28
繼谷歌上周從應用商店下架「拼多多」後,有軟件殺毒公司再發現「拼多多」在用戶手機上收集數據。分析認為,有數億用戶的「拼多多」可能與中共分享數據,對內實行維穩監控,對外推進擴張。目前海外版「拼多多」是美國下載量最多的購物應用,但未如TikTok引起立法者關注。評論呼籲民主國家禁止。
2023-03-28
斐濟正式恢復台灣代表處名稱為「中華民國(台灣)駐斐濟商務代表團」,是中國打壓令多個台灣駐外館處改名後,首個復名外館。
2023-03-28
美國眾議院周一一致通過一項法案,除去中國在國際組織中的「發展中國家」地位。
2023-03-28
香港「立場案」周二續審,辯方律師引用多項材料就煽動指控提出反駁,包括引用《文匯報》一則涉及前線小隊作「眾籌」的報道,指按控方說法,是否「直情幫佢宣傳,直情係引起煽動仇恨」?另就控方指《立場》以「武漢肺炎」一詞污名化中國,辯方呈上港大學者文章,提及使用「武漢肺炎」是「通俗易見,方便溝通」。
2023-03-27
2020年,我在新聞部提出做「黃色經濟圈」系列報道,當時上司質疑為何要突出這個主題。我說這個題目在社會有高度關注,市民消費開始滲入政治表態,迫使企業要開始面對政治選擇。
2023-03-27
香港周日有居民組織遊行反對將軍澳區內填海,屬《國安法》生效後首次遊行。遊行限制人數上限100人,參加者更需要佩戴掛頸號碼牌。遊行申請人形容極度侮辱性,參加者有「被圈養」的感覺。評論形容,這種「鳥籠式」示威遊行,體現了中共的新管治模式,中港兩地打壓遊行示威的做法看齊。
2023-03-27
《No Rioters》疑因港府施壓下架。本台獲創作人Patrick Amadon回覆指,反映香港言論自由受到挾制。
2023-03-27
台灣前總統馬英九周一往中國祭祖,是首位訪問大陸的台灣卸任領導人。台灣總統府發聲明,盼大陸依國際接待卸任元首的基本原則,確保馬英九此行尊嚴。馬英九出發前表示此行盼兩岸改善關係。數十名獨派人士到機場抗議。時代力量呼籲在洪都拉斯與台灣斷交之際,馬英九應停止行程。
2023-03-27
中國民企標志人物馬雲周一忽高調現身杭州,傳中共當局見中國經濟衰退,勸馬雲回國以助政府展示對民企的支持。評論人士認為,習近平獨攬大權,無意推行經濟體制改革,馬雲再次向官方妥協,返國後恐成「籠中鳥」。
2023-03-27
新版《國務院工作規則》總則中刪除了中共前四代領導人的思想體系,改為擁護習核心,另增「重大決策要及時向黨中央請示彙報」。分析認為,情況反映了習近平一人獨尊,未來國務院將失去獨立性。
2023-03-27
香港「立場案」周一續審,控方盤問前總編輯鍾鍾沛權時多次提出假設性情況,遭辯方反對。控方終於結束對鍾沛權長達26天的盤問。辯方之後展開覆問。預計鍾的作供可在本周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