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檔案
2019-07-29
港澳辦罕有地舉行記者會,就香港近期局勢的立場回答傳媒問題,只是可以用三個字總結,那就是「無料到」,仍是那些一貫的說法。政府不斷武力打壓,中央聲明更是火上加油,對示威者的訴求毫無回應,繼續支持林鄭、支持暴力對待示威者的警方。只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升級的武力不能阻嚇示威者,據說在周日(28日)的示威者中,有些是在背包中帶了遺書的,但願當局懸崖勒馬,正面回應五大訴求,以免釀成更大的悲劇。
2019-07-22
721晚元朗恐襲,暴徒作無差別攻擊,不論是衣著顏色、年齡、性別,甚至衝入西鐵站內、鐵路車廂內,用藤條、木棍、膠水喉通等向市民進行攻擊。有學者「恐襲」形容事件。翌日(22日)下午,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與警務處處長盧偉聰等一眾高官會見記者,並希望市民相信警察。然而,盧似乎未能解釋為何報案熱線未能有效接聽市民來電,為何警察未能及時到達衝突現場。
2019-07-16
周六(7月13日)和周日(7月14日),市民繼續在上水和沙田參與社區反送中遊行活動。其中714沙田的和平示威後,爆發警察與示威者之間的流血衝突。而令人憂慮的是警民衝突越演越烈,雙方敵我意識更趨嚴重。無論衝突的雙方(示威者和警察),都應提醒自己有多一分冷靜。在政局大勢之下,政府官員為保政權,會否使用各種陰謀手段刻意製造矛盾衝突尚未可知,若然失去冷靜,很容易變成被分化利用的棋子。
2019-07-09
在香港經歷了100萬、200萬人上街「反送中」後,林鄭政府置若罔聞。行動升級,圍警總、佔立法會,對抗爭者來說代價太大,也不能持久進行。抗爭者進化了,開始遍地開花,就是把抗爭範圍擴大,不再是維園遊行至政總,不再是包圍灣仔警總與稅務大樓,而是在不同區域發酵。解鈴還需繫鈴人。林鄭政府必須果斷地回應市民訴求,平息這場由她一手引發的風波。
2019-07-02
年輕抗爭者衝進及破壞立法會,往後必受愛和平的香港人譴責,甚至有反政府人士也質疑年輕人為甚麼要衝擊立法會。年長的香港人,參與政治行動都精於計算風險、得失。然而,年輕抗爭者想的,卻是有戰友被捕及將被拘捕,更有戰友以死控訴。所以他們不能等,他們要逼政府承認錯誤,拯救戰友。成年人只懂和平散去,年青抗爭者卻真的是「不撤不散」。作為成年人,我們有資格去批評年輕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