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形象引發全球警覺 中國安全戰略出了什麼問題?
2023-05-09
疫情過後,中國力求以恢復經濟重振國際影響力。但外界注意到,北京一系列的外交和內政舉措卻引發各國警覺。有學者指出,習近平奉行的國家戰略堪稱“安全壓倒一切”,這已嚴重影響到中國外交形象的提升和經濟復甦。
麥蔡會前夕 中方出動軍艦、救助船在臺海活動
2023-04-05
美國國會衆議院議長麥卡錫將在5日會見臺灣總統蔡英文之際,中國在臺灣海峽動作頻頻。臺灣國防部公佈掌握的情報說,中國海軍山東號航艦編隊穿越巴士海峽。與此同時,中國福建海事局則表示,6千噸大型巡航救助船將在臺灣海峽中北部聯合巡航巡查。
評論 | 傅申奇:習皇朝一瞥
2023-04-03
孫中山希望中國結束皇權統治之後進入民權時代。但歷史是那麼曲折,那麼可悲。辛亥革命之後,中華民國在大陸歷經內憂外患,只是一段不成熟的民主經歷,一段不得不突出威權的民主跋涉。
評論 | 余杰:習近平的"天下情懷"就是禍害世界
2023-04-01
二零二三年三月二十三日,中國官媒新華社發表長文《習近平的天下情懷》,用春晚風格的宏大敘事歌頌"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文章以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上的講話爲開頭:"中國共產黨是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黨,也是爲人類謀進步、爲世界謀大同的黨"。
蔡英文與馬英九:在模糊中尋找和平的臺灣
2023-03-30
本週,當臺灣總統蔡英文過境紐約之際,臺灣前總統馬英九正在中國大陸的土地上進行歷史性的訪問。一位有跟着世界走向中國的訴求,另一位強調要先有交流對話纔有和平。在兩種路線引起辯論的背後,是在美中大國競爭中臺灣尋求和平的渴望。
"沒有頭銜"的馬英九訪中 迎接他的粉絲在哪裏?
2023-03-27
馬英九成爲兩岸分治七十多年來首位前往中國大陸訪問的臺灣前任總統,但在3月27日馬英九抵達當天,迎接他的卻是接連的'意外“:中國官媒沒有給他任何頭銜,接機的代表層級不如預期,隨行的臺灣記者團還迷了路。而在中國輿論圈裏,也出現不少批評馬英九的聲音。
新《國務院工作規則》刪馬毛鄧江 重大決定請示中共高層
2023-03-27
中國政府公佈的新版《國務院工作規則》對前總理李克強時期的規則進行了大刀闊斧的修改。在"總則"中,國務院工作指導思想內容刪除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江澤民三個代表和胡錦濤的科學發展觀,保留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的有關論述,增加了"重大決策要及時向黨中央請示彙報"。
中紀委成立新部門 督導紀監官員忠誠度爲首要
2023-03-24
中國新成立的“全國紀檢監察干部隊伍教育整頓領導小組”近日曝光。中紀委成員孫新陽、趙世勇、許羅德分別擔任該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副主任以及辦公室督導檢查組組長。各地紀監幹部將接受忠誠度等調查。早前中紀委書記李希說,將堅決查處“兩面人”和“打造忠誠乾淨”的紀檢監察隊伍。
王丹:"黨天下"成"習天下" 中國進入至暗時代
2023-03-14
近日,八九學運領袖、美國民間智庫"對話中國"創辦人王丹在加州小城弗裏蒙特的香港人社區中心舉辦了一場對話交流活動。王丹認爲,習近平的個人獨裁已將中國政治體制演變爲"習天下"。而針對當前香港在押政治犯的處境,王丹呼籲各界應盡全力加以營救。
中國新防長上任 美中太空競爭成焦點
2023-03-14
中國十四屆人大週一(13日)在北京落幕。有深厚航太領域背景、長期從事解放軍裝備現代化的李尚福被任命爲國防部長。同時,美國情報官員也對中國日益將太空武器化表示擔憂。美中之間未來在航太領域的競爭會不會進一步加劇呢?
習近平正式三連任 學者:中國已難調頭
2023-03-10
本週五,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在人大會議上再次"當選"國家主席,以此正式開啓第三屆任期。有學者認爲,習近平一統黨內江山,以親信治理天下的執政方向已難回頭。
李克強即將卸任總理 "克強經濟學"謝幕
2023-03-09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幕首日做了工作報告,這也標誌着他十年總理生涯的結束。外界有不少觀點認爲,他是中共建政以來最弱勢的總理,成就平淡;還有人說,李克強卸任意味着中共統治者內部的團派梯隊走入歷史。在不同視野中,李克強到底一個什麼樣的總理?
專欄 | 軍事無禁區:中國軍費提速-軍工複合體空前崛起
2023-03-09
中國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目前在北京召開。據3月5日財政部提請本屆人大審查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報告顯示,今年中國國防支出編列1.55萬億元人民幣(約2,25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7.2%。
秦剛首秀記者會 中國"戰狼"外交姿態依舊
2023-03-07
3月7日,中國新任外交部長秦剛在北京舉行首場中外記者會。秦剛手舉中國《憲法》強硬重申對臺立場,並威脅美國如果"不踩剎車","必然陷入衝突對抗"。有評論認爲,中共二十大後,北京正全面開展外交攻勢。
專欄 | 夜話中南海:十四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的留任和新任人選(三)
2023-03-06
在十四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候選人名單上,除了已經名列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的李鴻忠、王東明、肖捷、鄭建邦、丁仲禮、郝明金、蔡達峯、何維、武維華,應該還會有鐵凝、萬立俊、藏族洛桑江村、維族黨幹肖開提·依明。另外一個人選很可能會從張慶偉或者樓陽生中產生。
習近平提"科技自立" 學者:中國恐步入窮兵黷武
2023-03-06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日前在人大會議中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國家建設的首要任務,關鍵看"科技自立自強"。有學者認爲,在美國祭出芯片禁令後,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不容樂觀,而軍費增幅高於GDP增幅,更將步入窮兵黷武的境地。
港媒:蔡奇或兼任中央辦公廳主任
2023-03-06
中共二十大閉幕後至今,中央辦公廳主任一職由誰接任仍然撲朔迷離。據港媒《星島日報》最新分析,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常務書記蔡奇或將接任丁薛祥,成爲新任“大內總管”,即中辦主任。
"兩會"維穩升級:北京嚴查上訪 多地維權人士遭監控
2023-03-03
中國"兩會"之際,當局的維穩措施再次升級。北京資深媒體人高瑜等異議人士被帶離北京,貴州人權研討會的十多名成員也被當地國保帶走或遭軟禁。而在上海,當局在崇明島、長興島等地設立了多處拘禁訪民的場所。此外,四川、湖北及湖南等地的警察和居委會人員也逐一約談或嚴控訪民。
新聞不自由 外國記者在華採訪依舊阻礙重重
2023-03-01
駐華外國記者協會週三(3月1日)發佈一份報告,外國記者2022年在中國經歷了廣泛的疫情管控、持續的騷擾和監視,新聞自由遭到嚴格限制。這些駐華記者具體的感受是什麼?他們的採訪對象又是如何應對的?
專欄 | 夜話中南海:十四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的留任和新任人選
2023-02-27
下月晚些時候纔會對外公佈的十四屆全國人大委員長趙樂際之下的副委員長裏除了留任的王東明等,應該有不少新面孔。除了鐵定的李鴻忠和將從國務委員轉任的肖捷,很可能的人選也還包括不是二十屆中央委員的藏族黨幹洛桑江村和維族黨幹肖開提·依明,以及在二十大上連任中央委員的現任湖南省委書記張慶偉及鐵凝和萬立俊等。
國務院重要機構劃歸中共高層 中國即將進入強黨弱政時代
2023-02-27
二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此次會議的重頭戲是確定"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將公安部和安全部等關乎國家政治、社會金融等部門劃入由中國共產黨高層管轄範圍。學者分析,此舉非黨政合一,而是加強中共中央對權力的控制,中國即將進入強黨弱政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