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胡平: 对中共镇反运动的盖棺定论(之二)


2019.10.01
2 中共镇反运动历史图片。(Public Domain)

镇反运动过去60多年了,但是到目前为止,有关镇反运动的档案还很不开放。我们只知道当年搞镇反有很多绝密文件,但是不知道那些文件到底是怎么说的。不过,仅仅根据我们已经知道的信息,仅仅根据中共当年的种种外部行为,我们也可以知道,镇反到底是针对谁。

在1950年3月,中共发出第一份镇反运动的文件后,公安部紧接着就做了一件事,在许多城市开展了敌特党团人员的登记工作,通过警告、检举等上下结合的方式,逼使原国民党特务机关人员及其国民党和三青团骨干分子主动交代身份。这就意味着,所谓镇反运动,实际上针对的就是那些早就放弃反抗,并得到新政权宽大处理的旧政权人员。

在镇反运动初期,毛泽东不大积极。毛泽东强调要考虑统一战线,不要四处出击,不可树敌太多。毛泽东说,不是不要搞镇反运动,而是要分清轻重缓急,不能急躁。

显然,在这里,毛泽东不是指暴动、暗杀、破坏一类反革命,因为对这些种类的反革命必须及时镇压,不存在统战不统战的问题,也不存在应该缓一缓、不能急躁、不要树敌太多四面出击的问题。毛无非是说,对那些早已放弃反抗、并已得到宽大处理的旧政权人员的镇压应该缓一步,现在先不要碰。由此可见,在毛那里,在中共高层领导人那里,所谓镇反运动,要镇的就是旧政权人员;他们搞镇反的目的,就是要对那些他们先前承诺过宽大处理的旧政权人员算旧账、开杀戒。

朝鲜战争一爆发,毛泽东对镇反运动的态度立刻就变了。1950年10月8日,中共正式决定出兵朝鲜。两天后,毛泽东亲自主持通过了《关于纠正镇压反革命活动的右倾偏向的指示》(又称《“双十”指示》)。毛泽东对时任公安部长罗瑞卿说:“千载难逢”,“不要浪费了这个时机,镇压反革命恐怕只有这一次,以后就不会有了。”

这话看上去很奇怪:怎么叫“千载难逢”,“只有这一次”呢?如果反革命是指“武装暴乱,打游击、暗杀,投递反动信件,杀人、放火、投毒”之类,现在有,现在要镇压;以后有,当然也要镇压,怎么可能“只有这一次,以后就不会有了”呢?可见,这里说的镇压反革命,并不是指做出“杀人、放火、打游击、武装暴动”等反革命行为的人,也就是说,不是指例如中共1950年3月18日关于镇反运动的文件里说的那些反革命,而是专指那些没有做过上述行为即没有任何现行反革命行为的原国民党政府军政人员。刘少奇说得很直白:“因为抗美援朝的锣鼓响起来,响得很厉害,土改的锣鼓、镇反的锣鼓就不大听见了,就好搞了。”


中共镇反运动历史图片。(Public Domain)
中共镇反运动历史图片。(Public Domain)

《“双十”指示》的精神就是反右倾。指示明确提出:“在镇压反革命问题上,发生了严重的右的偏向”。

何谓“反右倾”?说来很简单。在镇反运动初期,很多地方领导吃不透中央的意图。他们以为,镇压反革命就是镇压3·18文件所说的那些造谣攻击、杀人放火、打游击、搞暴动的反革命。他们不知道,中央实际上是要他们对那些早已放弃反抗并得到宽大处理的旧政权人员开刀,这就成了中央眼里的“右倾”。例如上海,包括市长陈毅在内的大小干部,一方面要求国民党政府的人员登记,交代历史;一方面又说,“只要坦白,决不追究”。毛泽东对此很不满,一度再三督促 ,这就是所谓“反右倾”。后来,上海方面终于领会了中央意图,于是上海地区的镇反运动进入高潮。

1951年春,镇反运动进入高潮。在已经捕杀了相当一批反革命之后,各大中城市又依据最新的杀、关、管计划,在三、四月间的某一天,采取了大规模的逮捕行动,一捕就是数千人。例如重庆的3.13大逮捕,一夜之间就抓了4000多人;上海则有4.28大逮捕,于4.27午夜之后在全上海进行了一次拉网式的突击搜捕行动,一举拘押了10000多人,如此等等。

试问,这一夜之间就逮捕的成千上万反革命是怎么回事?难道一下子就发现和破获了这么多杀人放火、造谣投毒等反革命活动,或者是一下子就发现和查明了这么多改名换姓隐藏下来的反革命罪犯吗?当然不可能,唯一合理的解释是,这些人其实都是早就放弃反抗,先前登记过,并已经获得宽大处理的旧政权人员。当局照着花名册抓人,只要一声令下,想抓多少是多少,所以才能在一夜之间就取得如此的“辉煌战果”。

在镇反运动初期,起义投诚人员大体上并未列入镇压对象,但是到了运动的中后期,大量的起义投诚人员也遭到残酷的镇压。可见是中共杀红了眼,杀上了瘾,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前朝人员一次性全解决。如果说对已经得到承诺宽大处理的旧政权人员的镇压是极大的背信弃义,那么,对已经得到承诺既往不咎的起义投诚人员的镇压就是更大的背信弃义。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添加评论

您可以通过填写以下表单发表评论,使用纯文本格式。 评论将被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