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胡平:安琪新著《天若有情天亦老》與巴黎“自由談”沙龍

2024.10.24
評論 | 胡平:安琪新著《天若有情天亦老》與巴黎“自由談”沙龍 巴黎“自由談”沙龍是安琪在1996年4月和幾個友人創立的,旨在爲旅居巴黎的中國學人提供一個激活思路、自由討論的公開場所;圖爲位於巴黎的啓蒙運動先驅伏爾泰雕像。
路透社圖

封面.JPG今年6月,旅法作家安琪女士出版了她的新著《天若有情天亦老》(臺灣秀威出版社,2024)。30年前,安琪出版過一本《痛苦的民主》(香港藝苑出版社,1994)。這本《天若有情天亦老》是作者《痛苦的民主》文集系列之一。

追溯緣起,安琪寫到,她在1990年代初剛到法國不久,發現了法國著名思想家雷蒙·阿隆(Raymond Aron,1905年3月14日-1983年10月17日)的回憶錄,深受啓迪與激勵,既解惑又共鳴,成爲書寫《痛苦的民主》的底氣與定位。

在二十世紀的法國思想家中, 雷蒙·阿隆是相當特殊的一位人物。他是學術精英圈子的一員,在這個圈子裏卻又顯得像個局外人。阿隆是公共知識分子的典範。他提出,知識分子在政治參與上應擔當“介入的旁觀者”(也有譯作“入戲的觀衆”)的責任。

在中國流亡異議人士這個羣體中,安琪就是一個“介入的旁觀者”。正如《北京之春》雜誌編輯亞衣所說:“多年記者生活造就的嫺熟文字,投身民運又不是民運組織成員,勤奮筆耕但不以此謀生,充滿六四悲壯情懷卻對‘民主玩家’直言批評,對獨立人格的追求和對新聞自由的鐘情,構成了安琪獨特的個體。”

安琪生於蘭州,1977年考入西北師範大學中文系,1982年畢業進入《蘭州青年報》當編輯、記者,1984年參與創刊全國第一家《青年晚報》,1985年創辦《西部晨報》,1986年調入《甘肅日報》,1988年進入《蛇口通訊報》。1989年參與民運被迫流亡法國。

說起安琪的流亡,還有這樣一段“插曲”。六四後,《蛇口通訊報》被查封,深度介入民運的安琪面臨巨大的壓力,萌生了離國出走的念頭,但並沒下決心。就在這時,她接到蘭州的朋友的電話,要她救助兩位來自北京的逃亡者。於是安琪就以去香港採訪的名義,毅然決然,隻身赴港,在人生地不熟的香港,在認識和不認識的朋友同道的協助下,最終使那兩個來自北京的逃亡者平安抵達香港,其後和安琪乘坐同一架飛機去到法國巴黎。這兩個北京的逃亡者,一個是學者張倫,另一個是詩人老木。安琪自己也由此而走上了流亡的不歸路。

《天若有情天亦老》一書最大的意義在於,不拘於某一個個人或組織,亦非評價黑白的紀錄,而是寫整個大歷史背景下相關的、探討中國社會變遷中的羣體精神風貌和制度性思考,力圖客觀、真實、超越。這構成了本書的特色與張力。在書的扉頁,作者寫下一句話:“謹以此書獻給堅守真理承諾本分的人們!”

《天若有情天亦老》一書收錄的文章,時間跨度三十餘年。在世紀之交的歷史大背景下,這本書側重人物專訪與政論分析。作者訪談與述評的人物有:吳國光、趙紫陽、劉賓雁、蔣彥永、達賴喇嘛、高行健、章詒和、趙無極、司徒立、嚴家祺、羅孚、燕保羅、牧惠、劉達文、戈揚、鍾文、程映湘、許良英、余英時等。人物之多,方面之廣,身份與背景各異,反映了作者的廣闊的視野與關切。

unnamed(1).jpg
《天若有情天亦老》一書最大的意義在於,不拘於某一個個人或組織,亦非評價黑白的紀錄,而是寫整個大歷史背景下相關的、探討中國社會變遷中的羣體精神風貌和制度性思考。(作者提供)

安琪寫到第一代流亡人士程映湘女士,程映湘的父親彭述之是中共元老。身爲託派領袖,彭述之既不見容於國民黨,也不見容於共產黨,既不見容於中共,也不見容於蘇共,被迫於50年代流亡法國。程映湘秉承父親的理想主義與國際主義,堅持不黨不派的獨立立場,關心中國大陸的民主運動。六四後,她建立了法國政治學院中法人文科學研究會,爲初來乍到的流亡者提供了一個自由表達與交流的空間。

安琪還寫到中國流亡者最珍貴的法國友人燕保羅(Paul Jean-Ortiz,1957-2014)。燕保羅是流亡者之子,他的父親是西班牙共和黨人,在西班牙內戰失敗後流亡法國。燕保羅年輕時就學習中文,併爲之着迷,畢業時他選擇去北京大學完成語言學業,然後開始了他的外交官生涯。六四後,在香港支聯會策劃的黃雀行動下,一批又一批民運人士逃到香港。法國政府挺身而出,張開雙臂接納了中國流亡者,三十出頭的燕保羅深度參與了接納安置工作,事無鉅細,親力親爲,並和中國流亡者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就在他接納安置中國流亡者25週年之際,據說他就要出任法國駐中國大使了,燕保羅卻身染重病,英年早逝。安琪這篇文章,表達了中國流亡者對燕保羅的由衷的感謝、敬意與深切的懷念,“正可謂:魂系自由路蒼茫,天若有情天亦老”。

安琪這本書的正文之前有三篇文章。一篇是嚴家祺寫的序《歷史是不可磨滅的記憶——重返法蘭西》,另外兩篇是代序,一篇是作者自己的寫的《逝者如斯夫——人的存在與生命流的的詠歎》,還有一篇是對吳國光教授在巴黎“自由談”沙龍講演活動的紀要與述評,標題是《我們在哪裏,中國就在哪裏》。在那次講演中,吳國光首次提出“亞流亡”概念。吳國光說,既然我們流亡在外,那麼我們可能在海外建設一個精神的、有自由獨立具普世價值的一個精神家園。今年9月12日在華盛頓新開張的季風書園舉辦的首次人文講壇活動中,吳國光是主講人,他表示,希望構建一個不同於"中華民族"的"海華民族"。這可以看作是他在巴黎講演的主題的延伸。這個主題正在引起越來越多的海外華人的興趣。

巴黎“自由談”沙龍是安琪在1996年4月和幾個友人創立的,旨在爲旅居巴黎的中國學人提供一個激活思路、自由討論的公開場所,舉辦過很多次專題講座,內容涉及香港迴歸、臺灣政治轉型、中國大陸改革現狀與蘇聯改革的比較、中國當代藝術、電影、都市文化、官方作家寫作、具有中國大陸特色的與主流文化並行的中國地下文學潛流、文化大革命和地下文學寫作、獨立工會和民主運動及其文化建設、反對派及大陸知識分子在體制內的角色困惑……主講者包括國內外著名學者、藝術家、作家、記者和民運人士。這個沙龍曾因安琪同她的外交官的先生兩次前往東南亞赴任而略有中斷,一直延續到今天。巴黎“自由談”沙龍已經成爲歐洲存在時間最長、舉辦活動最多,富有思想含量和精神品味的海外華人流亡羣體的公共平臺。

安琪說,她準備在巴黎“自由談”沙龍30週年之際出版紀念文集,收入30年來沙龍講演活動的紀要與述評,作爲《痛苦的民主》系列之一。我們期待這部文集的問世。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立場)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