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會擴張到亞太區域嗎?(江靜玲)


2019.04.08
AP_19094009598977.jpg 2019年4月3日,北約各國外長齊聚華盛頓,慶祝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70週年。(美聯社)

這真是一個很諷刺的畫面。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今年成立70年,英國因爲脫歐焦頭爛額,北約29國聚集在美國首都華府舉行慶祝活動,卻似乎忘了一件事,這個組織的原創者正是英國。

英國於1948年年呼籲建立一個西方聯盟,以期確保二戰後歐洲需要的安全保障。時任英國艾德禮政府外相的貝文在下議院演說中提出這項倡議後,巧妙把這個構想與美國戰後復興歐洲的馬歇爾計劃連結,並透過精準步驟讓美國簽署對歐洲安全承諾的“北大西洋公約”。如果沒有英國的創造力和韌性,北約是否會成立,值得懷疑。這也是爲什麼長久以來,北約由美國領軍,但在歐洲內部,英國一直是這個跨大西洋政治聯盟的主推手。

北約的未來如今充滿了不確定性。美國總統川普稱這個維護歐洲安全逾半世紀的組織是過時的產物; 英國脫歐後想要在北約中繼續扮演領頭羊的角色,恐怕不容易。對北約態度一直像英國與歐盟保持若即若離的法國,以及二戰戰敗國有侵略者歷史包伏的德國,扛起北約責任的機率都不大。

在這樣的前提下,北約必須找到新方向和動力,否則這個軍事開支佔全球國防開支70%的組織可能被迫像過去百年來許多其他國際組織和聯盟,被迫解散或存存實亡。

延續和維持的方式至少有兩個,一是擴大組織增加會員國。北約目前有29國,已從東西歐擴展到巴爾幹半島和波海區域。美國川普總統提出新主張,建議讓南美大國巴西加入北約,雖令北約歐洲盟友感到突兀,但迄今未聽到反對聲音; 另一是建立新假想敵瞄準新威脅。除北約宿敵俄羅斯,崛起的中國在北約成立70年之際,是北約21世紀的新挑戰,率先提示北約必須對中國崛起進行調整的則是美國副總統彭斯。

然而,對於與俄國比鄰的歐洲,北約的首要任務莫過於防禦俄羅斯,中國在地緣政治上與歐洲還是有距離的。北約祕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應邀到美國國會發表講演時,只強調歐美軍事聯盟合力對付俄羅斯的必要性,對中國威脅隻字未提,不無原因。

但毫無疑問,隨着中美競逐白熱化,美歐大西洋聯盟關係也必須調整。兩次世界大戰讓美歐均相信,兩者的安全無法切割,冷戰結束,此一戰略邏輯並未改變。中國因素出現,非歐洲樂見,尤其當美國川普政府以國安爲由阻止美國的北約歐洲盟友和中國通訊巨頭華爲進行交易,要求北約盟友審慎防範中國一帶一路在歐洲的海陸部署,包括獲得地中海域重要港口出入權,警告此舉可能協助中國海軍現代化,並呼籲北約盟國加入美國領導的印太區域自由航行行動。凡此種種,都令美國的北約歐洲盟友備感壓力。

身爲一個以國安爲主的政治聯盟,美國的北約歐洲盟友深諳中國在軍事上尚不是美國的競爭對手,但中國在加速追趕中,歐洲此刻對美國更加重要,在中美對峙下歐洲可發揮槓桿作用。關鍵是,並非北約每個盟國都認爲該跟隨美國把亞洲放在前線,南中國海畢竟不是在北約防禦範圍的黑海。儘管北約目前已針對中國風險進行評估中,但距離北約擴展到亞太區域還有一段路。

 

(文章只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