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改革与中美关系(刘晓竹)


2005.05.20

(特约评论文章只代表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对于靠外贸拉动的后发展国家来说,金融是生命线。金融出问题,满盘皆输。亚洲一些国家(如印尼),几十年的积累,一夜之间损失殆尽,日本经济,十几年一蹶不振,都是因为金融出了问题。金融出问题,一是内部腐败,二是目光短浅。印尼栽在内部腐败上,而日本则栽在目光短浅上。

我对中国金融不敢太乐观,因为它既有内部腐败的问题,又有目光短浅的问题。但比这两条都要命的,是中国政府的小家子气心态。

为什么说小家子气?最近中国政府发出信号说,人民币决不会在美国的高压下贸然宣布升值,这就是小家子气。中国汇率改革跟美国压力不压力有什么关系?难道有压力就不改,没有压力就改?最近温家宝总理说,人民币汇率改革是中国的主权事务,这话没有错,但也是小家子气的表现。

众所周知,美国的财政赤字不仅仅是美国的内政,在这个问题上,欧盟与日本给美国相当大的压力,美国不会说这种话来搪塞,因为这实在跟主权不主权没有关系。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个经济大国必须对全球经济负有责任。虽然中国现在全球经济中排名第四,但在心态上还是农民意识的,好像还停留在小农经济的赶集做买卖的境界。

共产党领袖中第一个摆脱农民意识的是刘少奇,他讲“吃小亏占大便宜”的道理。农民意识就不懂这一条,为了占小便宜,宁可吃大亏。两岸关系就是这么一回事:当年执政的国民党提出“一个中国,两岸对等”,想开启谈判,那时外部势力根本没有插手以及台独做大的条件,可是北京不答应。为什么?因为农民意识作怪,怕吃小亏,结果让台独做大,终于吃了大亏。现在吃后悔药都来不及了,而且这个代价还不知道要付到什么程度,付到哪年哪月。

在我看来,中共拒绝金融以及汇率改革,就是贪小便宜,搞不好也会日后吃大亏。实在说来,这不是跟美国人过意不去,而是自己跟自己过意不去,跟自己的子孙后代过意不去。因为,金融以及汇率机制的改革,原本是宜早不宜迟的事情,再加上中国经济增长的势头超过预期,这项改革已经大为滞后了。中国的金融改革就像大姑娘出嫁,是早晚的事,不如早谈对象,以免将来草率从事,或被逼婚。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政府决策有错误。温家宝起码应该在态度上坚决一些,可以提早几年放风,这样既可以多争取一点时间上的余地,甚至延后出台都没问题,又可以减少转轨过程中的震荡效应。显而易见,中国不但错过了主动机会,反而积累了危机,而且越拖越被动,这样下去,一旦出问题,恐怕比几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更为严重。

国际货币的投机行为对中国经济没有好处,而人民币汇率机制不确定,是根本原因。现在中国经济过热,难道还要再继续让热钱滚入,制造新一轮的通货膨胀的危机吗?

在我看来,中国应该在汇率改革上,与美国全面合作,这不但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而且也符合中国的近期利益。没有金融领域的天时地利人和,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句空话。为什么要软磨硬抗?我并不一味反对中国与美国、日本或其他国家叫板,比如纺织品的问题就可以一争,但不要叫错了地方,在不该叫板的地方乱叫板。

中国领导人必须清楚,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是美国政府制造出来的压力,而是全球经济运行规律的必然结果,亦即是市场价值规律的压力,从根本上说,它是不以美国政府的意志为转移的。当前中美两国金融与贸易的不平衡状态,不可能长久持续下去。几十年前,中国领导人因为意识形态头脑发热,抗拒市场机制的力量,曾经吃过大亏,现在不要因为面子问题,或因为怕吃小亏,在更大范围内旧病复发,重蹈覆辙。

事实上,美国一直是轻声细语地敦促中国的金融改革,这是很有利的条件:美元处于弱势地位,而且在金融上依赖与中国的合作。以中国的国力而言,这是难得的一种局部优势,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不明白,难道中国要等到美元也处于强势时,才要进行改革吗?美国财政部长加大了对中国固定汇率的声讨力度,这一点应该引起中共领导人的注意。

善于妥协的人选择在有利的时机,主动谋求妥协,而不是等到被逼得没有办法时,才被动妥协。总之,积极主动推动汇率改革,可以让中美关系上一新台阶,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奠定一重要基础,兹事体大,当政者要走出“农民意识”的误区,更不可以“小家子气”误国。

(以上是特约评论员刘晓竹)

添加评论

您可以通过填写以下表单发表评论,使用纯文本格式。 评论将被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