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王丹:关于“六四”,除了了解,还要理解


2019.04.09
Tiananmen-Square_-_1912440c.jpg 1989-06天安门广场学运,学生手挽手,阻挡愤怒群众去追逐一组撤退士兵(美联社/马克艾佛瑞Mark Avery摄)

关于1989年中国的民主运动和“六四”镇压,我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想知道这个事件的真相,你是否有推荐的文字材料?有。我当然有推荐名单。

如果,你是想从史实出发,了解当年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那我会推荐你去看吴仁华的三本书:《天安门血腥清场内幕》,《六四事件中的戒严部队》和《六四事件全程实录》。吴仁华考证严谨,资料详细,堪称“六四“研究的权威。他的著作会让你很好地了解”六四“。但是,了解不是理解。如果你是想更深入地对这个不仅影响了中国,而且在世界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有更深入的认识,从理论层面上去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去掌握围绕着这一事件出现的各种讨论的脉络,那么,我会推荐你阅读王超华集三十年思考编着的一本书《没有人是救世主—六四30周年祭》。这本书将以智库“对话中国”系列文库的第一本的形式,今年5月在台湾出版发行。我认为,在理论反思这个层次上,目前我还看不到哪一本书能够超越超华的这本着作。

1989年6月4日清晨,解放军进入天安门广场镇压学生后,一辆已被焚烧的坦克遗留在街道上。(AFP)
1989年6月4日清晨,解放军进入天安门广场镇压学生后,一辆已被焚烧的坦克遗留在街道上。(AFP)

这不仅仅是因为超华在寒窗多年拿到博士学位的过程中,受到过严格的学术训练;也不仅仅是因为她本人被公认治学严谨,擅长深入思辩;更不是因为她当年名列“二十一个学生通缉令”、是学生运动的主要组织者之一的身分。在我看来,本书最值得推荐的原因在于:第一,她的思考视野广阔,能够把30年前的事件,与三十年来中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做全景式的考察,其中也不乏国际社会的大背景作为分析的依托,这在众多的回顾与反思中是罕见的;第二,我们不缺乏当事人对于八九六四的回忆与反思,但是大多难以摆脱“当事人”这个身分对于历史叙事的影响;更有甚者,有些人带着针对性成见,不是从事实出发,而是从个人好恶出发去进行所谓的历史“研究”,在很大程度上片面地展现和诠释了历史。超华是我见过的少数能够把个人经历和情感,从理论分析中抽离出来的研究者,这使得她的分析具有高度的客观性和专业性。我相信读者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会认同我的这个评价的。

前不久,一位从国内出来不久的著名知识分子,在一次关于六四问题的研讨会上,直言不讳地质疑当年的学运组织者,是否在30年后的今天,对于当年的那场运动有深刻的回顾与反思。我没有在现场,不过我可以在这里回答他:当然有。本书就是对他的疑问的回答,也是对很多希望理解这场运动的关心者的回答。

作为智库“对话中国”的负责人,我也要在这里谢谢王超华愿意把她的这本重要的思考成果,交由“对话中国”,授权我们作为智库出版文集的第一本出版发行。我们未来还将针对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出版一系列的相关研究,算是对于30年前我们的共同理想的一种坚持,一种延续。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添加评论

您可以通过填写以下表单发表评论,使用纯文本格式。 评论将被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