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部官员称,中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取得了成功,农民的经济负担得以减轻。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林坪的报道。
请听报道录音
据中国官方的新华社的消息,星期一,中国农业部长杜青林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称,中国在20个省、市、区实行了税费改革的试点,取得了成功。税费改革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减负一般都在30%以上。
杜青林说,2002年中国农民人均税费为78.7元,比1997年下降了29.3元,年均税费削减率为6.1%。2002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比2001年上升了4.8%。
美国印第安那州博尔大学经济学教授郑竹园对此评论说,"纯收入,就是除掉生产资料、买种子、饲料之后可以支配的收入,2000多块钱,合美金差不多每天1块钱的收入,农民每天收入还是很低的。农民收入实在太低,农民收入大概是城市的1/3,农民收入这样低,税再减少一些能够对农民更有利。"
中国官方统计数据表明,来自乡镇企业和和农民外出打工的工资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旅居美国的社会学家刘晓竹先生对此评论说,(录音)
杜青林在记者招待会上称,现在农村税费改革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农民负担出现反弹,是因为基层普遍存在"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吃闲饭的官员太多,维持这些人的工资需要相当的资金。杜青林认为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是靠两条: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二是实行配套改革,实行机构精简。
刘晓竹先生分析了部分地区农民负担不减反增的原因,(录音)
刘晓竹先生还指出,中国农村人口大约占中国总人口的80%,而目前,中国对农村建设的投入远远低于对大中城市的投入,这种现象是不合理的。中国要想全面发展,不能忽视对农村的开发。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林坪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