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动人口儿童长大想当警察


2006.12.20 00:00 ET

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多数流动儿童生活在“城中村”,在经济条件、公共设施、教育资源等方面与城市中心区有很大差距。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高山的采访报道.

北京社会科学院流动人口教育与培训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 中国14岁以下的流动儿童达1410万,跨省流动儿童339万。仅在北京,14以下岁流动儿童人数就超过了28万。新华社报道说, 这项调查发现, 多数生活在城市、随父母流动的打工者子女喜欢大城市的生活,但他们对自己在城市中的边缘地位表示不满,部分人存在自卑心理。北京的”中国妇女报”高级编辑郑美娅表示, 流动儿童大多生活在城郊接合部,他们居住的房子基本上是简易平房,卫生条件极差,有点象国外大城市的贫民窟,

“即使生活在城郊接合部这样的状况,比起前些年情况要好一些。前些年农民工进城打工,孩子就留在家里由他们在农村的父母照顾,当然现在仍有一部分农民工还是这样安排的,刚进城,自己还没有一个安身之地,可能是住集体工棚,没有条件接来自己的家眷。但是和以往相比,现在带妻子、孩子进城打工的要多得多。这说明他们在城市里生活的状况是好转了。起码有条件租一套房子了。不管房子在郊区还是哪儿,总比以前住大工棚要改善许多了。”

这项调查显示,流动儿童的学习环境简陋,有些孩子连写作业的地方也没有,有的连睡觉也无法保证。调查发现,流动儿童已成为家中的重要劳动力,他们承担了许多家务活,如准备全家人的一日三餐、洗全家人的衣服等,都是尚未成年的他们必须承担的家庭责任。郑美娅女士指出,过去几年,流动儿童在城市上学还面临各种费用,不过各地政府已经开始重视这一问题,

“北京市已经开始不再征收或者减少异地学生的费用了。就使得外地农民工的孩子可以和本地的孩子一起在一个学校上学了。早两年前就有这个规定了。但是一个客观问题就是市中心的房子总要贵一些,农民工在城市生活还是要选择一个能承受得起,最低的生活费用的方式。城乡接合部的租房价、菜价等各方面的价格要便宜许多,,所以他们选择那里。(城乡接合部)学校可能不一定集中,不大方便于上学。”

很多流动人口还把自己的子女留在乡下,他们大多由爷爷奶奶照管. 四川自贡红旗乡的农民刘正有说,当地的很多年青人都到沿海城市打工去了,留守村庄的孩子在生活学习上都遇到很多问题,

“学习一定很差,因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没有文化,怎么教育得好孩子?每天就是接送。而且孩子失去了母爱、父爱,确实对他们的成长,教育方面、心灵方面都有很大问题。这也是社会逼的,也没办法。”

自贡红旗乡的农民刘正有说,当地农村的中小学经费奇缺,地方政府有时候甚至无法支付民办教师的工资,因此很多农村学校的各种费用繁多,

“很多农民都反映,小孩回家就要钱,几十元、几十元的要,没隔几天又要。旅游,课外活动等,老师从孩子身上搜刮,孩子问家里要,没有就哭。”

这次北京社科院的调查还向流动儿童询问他们长大了想作什么, 多数流动儿童希望今后从事相对稳定和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职业,教师、科学家、警察、医生是他们未来职业的首选,其中想当警察的人比例相当高。

以上是本台记者高山的采访报道.

添加评论

您可以通过填写以下表单发表评论,使用纯文本格式。 评论将被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