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延海:公民可善用联合国人权审查机制维权


2013.08.09 10:20 ET

 

 

中国维权人士、北京爱知行研究所所长万延海日前在台北发表公开演讲,建议中国维权人士和团体可以善用联合国人权公约审查机制,让维权的声音进入国际社会。

目前流亡美国的万延海上周应华人民主书院的邀请访问台湾,期间参加三场公开座谈。其中一场主题为「NGO如何利用联合国人权机制」。

万延海说,中国做为联合国会员国,迄今共签署了多项国际人权公约。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禁止酷刑」、「消除一切种族歧视」、「儿童权利」、「消除对妇女歧视」等。在这些公约实际接受联合国专家组审查时,事实上是公民团体向外国发出维权信息的机会。

万延海指出,爱知行研究所长期藉着向联合国审查会议提交报告,揭露中国人权工作的不足之处。而过去的经验更证明了运用这种方法,的确能起到作用,推进中国的人权进步。

万延海先举感染爱滋的血友病人为例。他说,在二零零九年以前法院是不接受血友病人提告立案的。但当时正逢联合国审议中国加入人权公约。当时联合国审查三份材料,其中之一是公民团体提交的报告。血友病人的部分就被写进了这份报告的总结裡。写进去之后,突然中国的法庭上准许这类案件立案了。媒体也报道了。

另一个例子是劳教制度。万延海说,一个被中国视为「友好国家」的专家在审议中提出了劳教问题。希望中国研究、改革劳动教养制度,把它入法律轨道。中国政府接受了这项意见。今年年初中国政府就宣布了两个版本,最后的版本「将研究和改革劳动教养制度」,这个文字就接近中国对联合国的承诺。

万延海说,今年之内联合国还将针对中国加入「反种族歧视」及「反酷刑」等公约进行审查。万延海说,这样的题材确实敏感,但他们会从比较不敏感的部分切入。例如「反酷刑」,爱知行更多关注的是社会上的性工作者或者毒瘾患者所受到的酷刑问题。

至于少数民族歧视问题,万延海说自己的组织并不会从境外少数民族独立运动者的角度出发,避免碰触太敏感的问题。而将更多关注少数民族人士的一般权利问题,例如不易拿到护照,无法出国;维族人在国内旅行不能住旅馆等制度性的歧视问题。

自由亚洲电台李潼  台北报道

添加评论

您可以通过填写以下表单发表评论,使用纯文本格式。 评论将被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