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爭搶臺商投資 中國祭出RCEP 臺灣延長優惠年限

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今年元旦生效。中國國務院臺灣辦公室(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1月12日指出,在中國的臺企可享RCEP成員方的關稅和原產地規則優惠,臺灣陸委會則提醒臺商在中國有經濟與政治諸多風險與不確定性。臺灣也同樣對臺商招手錶示,“回臺投資優惠方案”將延長三年。
朱鳳蓮在國臺辦例行記者會中表示,RCEP 生效後,區域內90%以上的貨貿將逐步實現零關稅,貿易成本和商品價格也將降低,在石化、機械、紡織和農業領域尤爲明顯。
朱鳳蓮宣稱,“中國各項區域發展規劃,支持企業融入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和加快改革開放等紅利疊加,將爲臺人和臺企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機遇。”朱鳳蓮進一步表示,陸方將一如既往大力支持臺商臺企在中國穩定、良好發展,歡迎更多臺商臺企赴陸投資。
RCEP 成員包括東盟(ASEAN)十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洲、紐西蘭等,區域經濟整合佔全球GDP約三成,涵蓋範圍逾二十億人口,臺灣目前並非RCEP成員。
臺灣掌管兩岸事務的陸委會回應表示,近年中國投資環境面臨很多挑戰,除了美中經貿戰、科技戰,以及中國推行反壟斷、數據安全法、“共同富裕”等經濟社會風險,又增加所謂“臺獨清單”等政治風險強制措施,對於在中國投資經營的臺商企業增加許多風險與不確定性。陸委會呼籲投資人應注意相關風險,並作好風險管控規劃,確保本身安全及投資權益。
臺商赴RCEP成員國投資 都能取得與中國同等的優惠
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對本臺表示,中國國臺辦以RCEP對臺商提出所謂的“利多”其實只是“話術”,包括日本、越南、馬來西亞等只要是RECP成員國都能說出一模一樣的話。
李淳:“他這只是話術、佔便宜,美商、歐商都跟臺商一樣,享受同樣的優惠。這優惠不是中國給臺商,這優惠是RCEP規則使然。每個國家都可以對臺商說,你來我的國家我可以給你這樣的優惠。”
李淳解釋,如果企業的生產地點在RCEP某一個成員國境內,使用的成分超過四成來自RCEP區域內,例如在中國生產、用的材料來自越南沒關係,都屬於原產於RCEP的產品,都可以享受到優惠關稅。他認爲中國並沒有提供臺商額外的優惠政策。
臺灣爭取臺商迴流 優惠延期三年再加碼
不只是中國積極拉攏臺商赴陸投資,爲鼓勵臺商迴流、企業根留臺灣,臺灣政府從2019年7月1日起實施“投資臺灣三大方案”包含原“歡迎臺商回臺投資行動方案”更新版本,以及“根留臺灣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及“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
由於方案即將屆滿,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13日在例行記者會回應相關提問時表示,“行政院於今年1月10日覈定該方案延長三年至2024年年底,將加碼優惠貸款額度新臺幣4300億元(約人民幣990億元),預計三年帶動企業投資臺灣9千億元(約人民幣2073億元)。”
邱垂正說明,依照經濟部投資臺灣事務所公佈,截至今年1月7日爲止,臺灣經濟部已覈准255家企業申請適用“回臺投資優惠方案”,投資金額達(新臺幣)1萬零390億元,預計可創造超過8萬個就業機會。
王在希提“四個不變” 趙春山:中國今年要舉行二十大怕臺海有事
與此同時,前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王在希接受陸媒觀察網訪問提到,2022年臺海形勢可能更復雜,但有“四個不變”。包括美國“以臺製華”的策略不會改變、民進黨當局“依美謀獨”的企圖不會改變、兩岸關係持續緊張的狀態不會改變、中國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也不會改變。
王在希聲稱,中國希望有一個祥和的臺海形勢,也不需緊張。越是在看起來危機四伏的時候,越要保持清醒頭腦,保持戰略定力,沉着應對各種風險,堅信時和勢在中國一邊。
“王在希講的幾點沒有新意。”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對本臺表示,中國將在今年秋天召開二十大,他不希望臺海周邊有事。就像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所說臺海有事、日本就有事,美日就有事。所以中國最近的講法都是,希望不要有事。
趙春山指出,“怕有事是怕臺海變成引爆點,因爲正好今年臺灣要選舉,美國也要期中選舉,所以他先把話講在前頭。基本上他們希望有事,今年臺海情勢能維持,大家都做好自己內部的事。”
趙春山認爲,中國今年二月將舉行北京奧運,冬奧對中國很重要,接着要開兩會、對臺工作會議,最重要的就是中共二十大,即使要佈局,也要等2023年了。他預期,今年的兩岸情勢相對之下應該會比較穩定,各自忙內部的事。
自由亞洲電臺記者黃春梅臺北報道 責編:溫曉平、申鏵 網編: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