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疫苗進度落後 臺學者:僅靠鎖國令人憂心


2020.07.30 13:20 ET
國光生技總經理.png 國光生技總經理留忠正稱明年農曆年將可提供200萬人施打疫苗。(記者 李宗翰攝)
Photo: RFA

 

臺灣疫情控制得當,但疫苗研發比歐美和中國大陸起步晚、進程落後,目前僅兩家藥廠提出人體試驗申請。國光生技預估,最快明年農曆年可提供200萬人使用疫苗。不過,這取決於法規限制鬆綁與否。臺大公衛專家提出,臺灣疫情高階官員非傳染病專業,如果她是蔡英文總統,根本睡不着。

在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舉辦的“新冠肺炎病毒疫苗發展的瓶頸及解決之道座談會”上,國光生技總經理留忠正提出,今年12月將有20至30萬劑疫苗可以提供給醫護人員使用。“如果醫療單位想使用可以提供,目前規劃量產速度,明年農曆過年大概有2,300萬(人)可以提供。現在實驗設計是兩劑。八月中之後的臨牀數據,要能夠讓法規單位滿意纔有辦法,這是我們無法控制、預測。”

 



留忠正以英國牛津大學團隊爲例,牛津受試者中有6到7成,還沒有打之前要先打止痛劑,他不曉得這種疫苗以後是不是能用。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牛津大學的研究顯示,90%的人在接受一次注射後產生中和抗體,其中只有10人接受兩次注射,而10人全部產生了中和抗體。這一疫苗雖然安全,但仍有副作用。70%的人出現發燒或頭痛等反應。研究人員稱可以通過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控制這些不良反應。

 

聯亞生技藥業營運長彭文君盼法規單位與業者合作。(記者 李宗翰攝)
聯亞生技藥業營運長彭文君盼法規單位與業者合作。(記者 李宗翰攝)

疫苗副作用標準如何拿捏 廠商盼法規配合

臺灣另一家研究疫苗的聯亞生技藥業營運長彭文君也提出同樣的疑問,早在五、六月間中國有些疫苗研發跑在前面。中國的疫苗是比較傳統的疫苗,當時臺灣專家學者、或是政府官員罵,“你看中國疫苗這麼差,50%會發燒、肌肉痛”。彭文君反問,牛津團隊卻有七成的人發燒、頭痛,不知道這個疫苗如果放在國內會覈准這樣的疫苗嗎?

彭文君:“我們跑得比較晚,希望設計能考量平衡、完美,但是,希望法規制定單位能跟我們一起合作。這不是隻有廠商的事,是全民的事。廠商壓力很大,我們自己募資。”

彭文君指出,開發疫苗要到5億美金,甚至更高到20億美金,而臺灣比其他團隊少30倍甚至到100倍經費,政府對外採購編列110億臺幣經費,但對國內支持力度,完全不夠。

臺灣衛福部已經編列135億元經費,作爲疫苗研發的獎勵金,另外還有52億準備金,前提是在明年6月30日前完成纔有機會申請獎勵。

臺大公衛專家認爲防疫不只“鎖國”須具傳染病專業

臺大流行病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金傳春認爲,疫苗是國家的生物國防,臺灣的國防醫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有P4實驗室,應該去做世界上各種奇奇怪怪病毒的疫苗研究。金傳春說,中國大陸在伊波拉流行時,就派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去非洲;美國在每次世界各國流行病發生時,就派人去做流行病學調查,就是要去掌握流行的病源可以快速做試劑,也可以快速地做疫苗。

 

臺大流行病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金傳春憂,臺灣未有專業人才領導疫苗研發。(記者 李宗翰攝)
臺大流行病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金傳春憂,臺灣未有專業人才領導疫苗研發。(記者 李宗翰攝)

金傳春:“所以一個國家到目前爲止,沒有一個長遠的人才、資源、技術研發,我要是小英根本睡不着。我們國家所有高階人員都不是傳染病專業,想起這個都快暈倒。你不是專業當然是‘鎖國’,我派一個大學生就可以去鎖(國)啦!”

金傳春進一步解釋自己的想法是,臺灣應該在疫苗研發、人才培育方面應該舉用專業人才。目前防疫指揮不是專業人才,一直捧他、捧到那麼高。臺灣的疫情指揮官由現任衛福部長陳時中擔任,陳時中爲牙醫出身。

何美鄉:臺疫苗需仰賴國際合作

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提出,疫苗研發就像照顧小孩長大,小孩不可能就突然長成20歲成人。她說,早就知道臺灣新冠肺炎疫苗研發會落後,強調“不是看不起臺灣”,而是因國際疫苗平臺已有研發經驗,但臺灣沒有,就會慢。

 

臺灣流行病防疫專家何美鄉呼籲WHO宣佈全世界同時暫停國際流動。(記者夏小華攝)
臺灣流行病防疫專家何美鄉呼籲WHO宣佈全世界同時暫停國際流動。(記者夏小華攝)

何美鄉認爲,臺灣能在明年大量生產新冠肺炎疫苗已是破天荒地快速,現在想要更快,就必須仰賴國際合作。現在國際廠商其實不是要不要賣給臺灣的問題,而是每個疫苗平臺的產能都是有限的,沒有任何一個平臺可以做出供全球77億人使用的疫苗量。

何美鄉:“他把技術給我,他也願意,我們付他錢,我們在臺灣生產。他做臨牀報告(Clinical study),我們只要比較一下我們的廠跟他一樣,我們就可以用它有效的數據。這樣我們法規單位也容易,產業界也容易,大家也都安心。”

食藥署藥品組副組長吳明美回應指出,有些新藥治療癌症有急迫性,或是目前沒有其他藥物。衛福部會等藥廠做完第二期的臨牀試驗,視其安全性與初步療效之後讓其先行上市,再做其他的臨牀試驗。

吳明美說,大家現在擔心明年第一季會不會有疫苗,就是要看業者第一期跟第二期試驗結果。如果第二期試驗結果療效跟安全沒有問題,還是會有“有條件覈准”機制。

自由亞洲電臺記者黃春梅 臺北報道 責編 許書婷 申鏵  網編 瑞哲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