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接力發起聲援白紙運動
在臺北周末假日接連有多場聲援"白紙運動"的活動。除了有民間團體與青年學生12月5日自發性地在自由廣場舉起白紙,民進黨的民意代表也參與了另一場活動,聲援中國的抗爭者。
臺灣民間團體自發性聲援“白紙運動”,週日吸引數十位民衆響應支持。發起人之一的林庭妤今年19歲,她說,有人故意將臺灣人的善意,解讀成對中國“同胞”的相挺。但是,她認爲不該爲了這樣的標籤而沉默。
林庭妤:“身而爲人看到自由消失在一塊土地上,我看到他們的人們無法說出心中所想,甚至被欺騙矇蔽。我只知道我們站在這一片自由民主的土地上,沒有人願意看到這些事發生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所以我們決定替自己所相信的價值說話。”
華人民主書院、維吾爾人權項目、國際社會主義前進和臺灣大學、臺北大學等團體都出席在自由廣場舉辦的聲援“白紙運動”活動。
聲援白紙運動 李明哲:讓臺灣人看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曾因“顛覆國家政權”罪名而遭到中國關押5年的李明哲也到場支持。李明哲強調,自己從不承認華人的身份,他不是以一個華人的立場來聲援,但“只要基於一個人、對於另個國家人民反抗獨裁,就該聲援,而且,這個國家每天都號稱要武力侵犯臺灣。”
李明哲以他在湖南赤山監獄的經歷,理解中國政府與人民的關係,獄中管理不顧法律、任意管理、強迫超時勞動。他常向獄方抗議爲何不遵守法律。但是,“在中國,有權者擁有一切解釋權,卻不受法律約束。”
“今天我們來聲援中國人對於中國政府的反抗,最大的意義是透過我們的聲援,把中國政府的現狀告訴臺灣人民。讓臺灣人民更清楚什麼叫中國政府、什麼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李明哲說道。
中國開啓公民不服從運動時代
發起人也在現場代讀八九民運學生領袖王丹書面發言指出,這次運動最大的意義是,把中國國家與社會的對立公開化,以前對政府的擁護假象一夕之間破產。“中共完了,抗爭的時代開始了。全面的、不服的時代開始了”。
中共會鎮壓,但更會積累仇恨值,而且火種已經種下。當年“六四”就是三十三年不放棄的血海深仇。王丹認爲,“今天再鎮壓,會培養出第二個‘八九’一代。另外,沒有經濟發展做支撐,鎮壓只會起反作用。或許一時壓下去,未來一定再爆發。”
民進黨連江縣黨部主委李問也到場加入聲援行列。李問首先向“白紙運動”行動者勇氣致意。有不少民衆質疑當中共政權威脅臺灣民主自由,是否該堅定聲援中國人民時,他給了肯定的答案。
李問表示,“希望中國人民終將有一天,能夠享受基本的人權跟基本的權利,而他們的各項權益不要因爲不合理或不科學的防疫措施所剝奪。”
臺灣青年世代與民代 挺身支持白紙運動
口號:“青年世代站出來,白紙革命舉起來”
除了自由廣場外,民進黨立委範雲、臺北市議員當選人趙怡翔和新北市議員當選人陳乃瑜週六(4日)也現身臺北車站,參與舉白紙聲援中國“白紙運動”行列。
爲什麼臺灣要站出來支持? 範雲解釋,如果支持香港的年輕人站出來爭取民主,當然也要支持中國年輕人爭取自由與可能出現的民主,因爲臺灣追求民主化過程中,也有非常多民主國家給予支持;範雲說,“如果今天台灣不聲援別人的民主,一旦臺灣遇到其他事,大家都置之不理,這對臺灣守護自由民主非常不利。”範雲提醒。
“如果中國可以變成尊重民主人權的自由社會,這是臺海安全最佳保障,因此,所有臺灣人民都有義務站出來支持並捍衛中國白紙運動。”趙怡翔引用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King, Jr.)的名言,“任何一地的不正義,都是對每個地方的正義的威脅”,呼籲臺灣民衆站出來加入聲援。
記者:黃春梅 責編:許書婷、鄭崇生 網編: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