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降五类:洞庭湖水污染再创纪录


2017.08.15 12:50 ET
1 洞庭湖污染严重。(Public Domain)

中国环保部门发出警告,洞庭湖三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为零,采砂问题突出,生态破坏严重,劣五类的黑臭水不断增加。分析人士指出,洞庭湖污染加剧,政府本身有推卸不了的责任。

中国的《半月谈》杂志日前发表文章说,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察组在湖南考察洞庭湖后发出严重警告,监测小组在整个洞庭湖已经很难找到三类水,“新侵湖运动”猖獗。其中水面达82.7平方公里的益阳大通湖,2012年申报为国家良好湖泊。天泓渔业公司围网养殖为了最大限度获利,往湖里大量投放饲料、肥料,造成水质从2013年的三类下降为2016年的劣五类。

本台记者接通了湖南益阳市市长热线电话,了解情况,

记者:是否有人向市长办公室反映洞庭湖水质问题?

值班人员:我还没有发现有人反映,我们益阳市采取了一些保护洞庭湖的措施,但是具体情况我不太了解。

报道说,常德市安乡县的珊珀湖曾烟波浩渺、风景秀丽,在2013年还是饮用水备用水源地。随着一些养殖企业持续投肥养殖,湖水水质沦为劣五类。湖旁沟港哑河水体发黑发臭,飘浮着厚厚一层绿色藻类,闻之作呕。

这次督察组列举的一系列典型案例,给洞庭湖水环境亮了黄牌。半月谈记者深入湖区了解到,洞庭湖生态环境现状堪忧,与工农业污染加剧、多种市场开发等“新侵湖运动”密不可分。

江苏无锡的民间环保人士吴立红对本台记者说,洞庭湖污染加剧,各级政府有推卸不了的责任,

“湖南的渔政、环保以及洞庭湖周边的市县政府都有监督功能,洞庭湖全部水面都成了劣五类,他们为什么坐视不管?”

报道说,非法采砂、侵占湿地现象严重。近年来,占湖泊湿地搞建设、办旅游、搞养殖等,导致一些水生态良好的湖泊水域萎缩。工业入侵增加。当前沿海地区及长株潭地区产业转移,一些容易造成污染的产业,如陶瓷、建材、生物医药等企业纷纷来此,很多甚至没有污水处理设备。多地群众反映,湖区一些企业恶意超排、偷排,有的将暗管布设在环保部门的自动监测点位前方,再引干净的水流过监测点位;有的将排污暗管从水下伸向河湖中,把污水“注射”进河湖肌体。有的地方虽然耗巨资建设污水处理厂,但因管网配套不到位收集不到污水,成了摆设。

吴立红指出,在太湖周边,也有类似的弄虚作假现象,

很多污水处理厂,只有领导视察时才开动几个小时,领导一走就关掉。

“太湖水污染也愈演愈烈,8月10号我邀请一些中央有关部门的领导人对太湖进行暗访,太湖办负责人和周铁镇的镇长都参加了,看到问题严重,他们宣布关闭当地的一家化工厂。”

吴立红说,太湖办主任把关闭这家化工厂当作壮士断腕的手段,大做宣传,

“作宣传也无妨,但是他竟然说太湖水的106项指标都达标,这就是谎言了。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把2007年以后每年湖水的照片和数据公布于众,央视记者说我是用事实进行反驳。”

但是,在中国说真话的人常常到处碰壁,吴立红说,

“说真话会被认为是不和谐的举动,我当年被关进监狱,就是因为我在太湖环保问题上说话太耿直。”

 

(记者:高山;责编:陈平 网编:瑞哲)

添加评论

您可以通过填写以下表单发表评论,使用纯文本格式。 评论将被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