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對亞洲集權國家政府構成挑戰
2006.01.04 00:00 ET
國際政治經濟諮詢機構“政治和經濟風險諮詢”星期三發表一份報告指出,隨着人們越來越多地通過互聯網獲取信息,那些試圖控制信息自由流通的亞洲國家政府正面臨日益增強的挑戰。以下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希望的採訪報道。
“政治和經濟風險諮詢”的報告說,由於亞洲各國的互聯網使用率日益增長,包括中國和越南在內的亞洲國家政府發現,越來越難以應付由信息帶來的政治挑戰,試圖控制信息自由流通的這些國家政府正面臨越來越困難的局面。
報告說,這些政府也許能夠控制國內的印刷媒體和廣播電視,但是互聯網和電話技術的發展給這些政府帶來了新的挑戰。人們現在可以非常快和廉價地獲得來自其它渠道的信息,而不只是被侷限於獲得由政府提供的新聞。
“政治和經濟風險諮詢”的報告尤其提到了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和越南,並說在這些國家裏的信息媒體是不自由的。在這四個國家中,中國和越南最容易受到由信息帶來的政治後果的衝擊。因爲它們竭盡全力去控制信息流通。總部設在法國的、致力於捍衛新聞自由的組織“記者無國界”的朱裏安-佩恩表示,中國政府在監控和打壓互聯網信息方面變得越來越有技巧:(錄音)
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的夏明教授指出,信息從來都是社會變革的導火索, 專制政府因此很害怕信息的自由流通: (錄音)
報告還提到泰國總理他信也越來越感到難以控制互聯網所帶來的挑戰。他對傳統媒體的打壓導致人們尋求其它信息渠道。
“政治和經濟風險諮詢”的報告還批評了美國總統布什在2001年九一一恐怖襲擊後,准許政府對涉嫌與恐怖組織有聯繫的人進行祕密竊聽的計劃。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希望的採訪報道。
©
2006 Radio Free Asia
相關報道
- 討論:中國正式開通中央政府網站
- 深圳網警公開上網巡邏
- 討論:2005年中國政府對互聯網的封鎖
- 王怡網絡博客再次被封
- 著名異見網站“觀點” 被關閉
- 香港電臺網站遭北京封殺
- 德國之聲博客大賽評委集體抗議中國封鎖王怡的博客網站
- 網上發起公民簽名活動 促當局撤銷《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 中國啓動互聯網出版違規警告制度
- 討論:網絡掃黃和中國互聯網發展
- 王怡個人博客網頁獲博客大賽兩項提名
- “記者無國界”呼籲中國停止封鎖維基百科網站
- 中國政府僱用網警冒充普通網友製造輿論
- 江蘇省將加強校園網路言論管理
- 中國網民增加且網上活動多樣化
- 北京大學燕南網站被勒令關閉
- 中國輿論監督網等多個網站被關
- 人權觀察呼籲中國撤銷控制互聯網的法規
- 互聯網活動人士評互聯網新規定
- 中國加強網絡控制,西方公司未停開拓中國市場
- 上海市立法,限制網絡語言的使用
- 記者無國界出版手冊幫助博客和網絡異議人士
- “網絡十大不文明行爲”評選
- 網絡實名制引發爭論
- 中國網絡的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