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擴大打擊中國芯片業至人才領域 多地現美籍海歸離職潮

2022.10.13 00:55 ET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美擴大打擊中國芯片業至人才領域 多地現美籍海歸離職潮 美國商務部本週實施對華新限制,限制美國公民和永久居民在中國的半導體企業任職。圖爲臺積電南京廠。
AFP

美國商務部本週實施對華芯片業的新出口限制,擴大打擊面至半導體人才領域,要求美國人若在特定幾家中國半導體企業任職,需事先申請許可。這已經讓支撐中國半導體企業半壁江山的美籍員工出現離職潮。業內人士說,美國這一“大招”,對中國經濟的打擊可能“超乎想象”。

美國商務部對中國的制裁進一步擴大。這次除了禁止出售給中國半導體業管制的先進製程設備、高速運算領域芯片,還要求美國籍人士非經許可、不能到特定幾家的中資半導體公司任職。

美國《財富》雜誌的報道形容,這形同要求美國人在“工作”與“公民身份”中“二選一”,尤其對華裔美籍的在華工程師影響最嚴重。

不少在華的美籍華人“海歸派”趕在禁令本週三(12日)生效前離職。本週二,包括長江存儲、長鑫存儲、上海集成電路研發中心嘉定廠、合肥長鑫存儲、杭州積海等半導體企業都傳出美籍員工辭職潮。

華盛頓一劍封喉 中國半導體行業完了?

江蘇半導體業內人士顧畔週四接受本臺採訪時表示,中國大部分半導體行業的高級管理人員和工程師屬於“海歸派”,有的持有美國綠卡,有的已經是美國國籍,面臨國籍與工作“二選一”時,這些人選擇美國:“這些高管基本上都要退,一家企業成功至少有四個因素,第一是技術,其次是人才,第三是管理,最後一個是市場。中國只有市場,但是前三項都沒有,所以,這些半導體企業可能面臨滅頂之災。”

計算機電路板上排列半導體芯片(路透社)
計算機電路板上排列半導體芯片(路透社)

近期,美國芯片製造設備供應商科磊、泛林正撤出在長江存儲的員工,並暫停業務。美國一大型半導體設備廠的負責人對媒體說,該公司派駐記憶體大廠長江存儲的員工有數百人,爲了符合商務部的規定,所有派駐中國人員,已完全撤出廠區。有設備製造業者稱,一些國外設備廠的維修、裝機人員雖然是中國籍,但這些設備技術屬於美國,已經不能在中國繼續使用。

美國對抗中國千人計劃出絕招

時事評論人士馬聚接受本臺採訪時表示,美國總統拜登已經明確指出中國是最大的競爭對手。因此,商務部近期對中國實施新的措施極具針對性。

他說:“我們很清晰的看到,美國政府很清楚中國的芯片產業,無論是芯片來自於美國,生產設備來自於美國,美國也非常清楚,中國現在要發展芯片技術,要依靠這些留學美國的歸國人員或者所謂‘千人計劃’人員等等。”

“千人計劃”是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自2008年起實施圍繞中國發展的戰略目標,重點引進在海外學習工作的高階人才。

馬聚說,美國的立場是絕不允許美國的高科技資源,和與美國競爭的科技人員流入中國,這不是美中脫鉤:“這叫一個徹底的屏蔽,這就像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在巴黎成立的、針對共產國家屏蔽西方國家技術和工業產品的聯盟相同。”

中國半導體設備大廠人力及技術均來自美國

《日經亞洲評論》週二報道,數百名華裔美籍工程師一直是中國本土半導體相關公司的關鍵人物,但美國打壓中國芯片業的新禁令一出,這些人士內心開始交戰。有業內高管和分析師認爲,這一限制可能會給中國領先的芯片業帶來巨大破壞。

公開資料顯示,有美國公民身份的華裔美籍人士已經在中國創立了多家芯片設備和材料公司,另有數百名高管和專業人才也是美籍公民,例如,中國的芯片設備製造商中微半導體設備(AMEC)的創辦人、董事長兼執行長爲尹志堯,中微半導體設備運營長杜志遊等人。中國最先進的晶圓清洗機制造商盛美半導體(ACM Research)的執行長兼總裁王暉等。這些高管有動輒數十或數百人的團隊。他們曾是中國打造半導體系統的核心人物。

目前,韓國憶體大廠SK海力士及三星電子已取得暫時豁免期一年,日經亞洲披露臺灣大廠臺積電也可獲得豁免期一年,可繼續訂購美國半導體制造設備,用在中國廠的擴產。一年後會不會延長,仍是未知數。

馬聚認爲,如果美國需要對中國採取全面制裁,可能會聯合歐洲、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組成聯盟。屆時,將是美中兩國進入決裂狀態的信號。

記者:古亭    責編:陳美華 許書婷    網編:瑞哲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

評論

匿名
2022-10-13 18:24

"喫美國的飯, 砸美國的鍋"! 美國絕對不能再容忍了! 站隊的關鍵時刻終於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