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噸黃金全是假的?中國信託行業怎麼了?


2020.06.30 16:30 ET
hc0630.jpg 涉及黃金信託案的武漢金凰珠寶股份有限公司(Public Domain)

一條感謝短信、十幾家信託公司、上百億融資額......近日,中國的一家大型珠寶公司向多家金融機構質押了“假黃金”的事件在網上刷屏。雖然事件看似複雜,涉及珠寶公司、保險公司、信託公司等多個關聯方,但分析人士認爲,它暴露出了國內信託產業的亂象。

涉案企業武漢金凰珠寶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凰珠寶”)是國內大型黃金首飾製造商之一,2010年在美國納斯達克市場上市。

 

 

董事長短信告別

國內媒體報道,該公司董事長上個月發的一條短信暴露了這起騙局的破綻。《財新週刊》報道,5月16日,民生信託的一個六億元的信託計劃即將到期,於是他們要求對融資方金凰珠寶所質押的黃金進行開箱檢測。就在檢測結果出來的前一晚,金凰珠寶董事長賈志宏強烈希望對方能叫停檢測,但被拒絕。第二天一早,他就給信託公司發了條短信,大意是感謝對方多年來給予這家民營企業的支持,最後還寫了兩個字:“別了”。

報道引述民生信託的一位高管說:“我一看這倆字,就感覺那金子百分之百是假的......當時我的心就涼了。”

中國金融學者賀江兵說,這起事件暴露出中國信託公司的風險控制中有不少“紙老虎”。

“信託公司的風控可能都是形同虛設的。不要說是一堆假黃金了,就是一堆垃圾也可以被他們認定爲好項目,他們的目的是圈錢。”

本臺記者週二致電金凰珠寶瞭解情況,但無人接聽。

據悉,早在今年二月,東莞信託就抽取了金凰珠寶質押的一個金條進行檢測。結果顯示,金條爲假黃金,雖然其表面鍍金,內部成分卻是銅合金。事實證明,民生信託後來檢測的黃金的質量和重量同樣“不符合保險單約定”。

金凰珠寶董事長賈志宏(金凰珠寶)
金凰珠寶董事長賈志宏(金凰珠寶)

涉事金額巨大

數據顯示,目前金凰珠寶未到期的融資額還有約160億元,對應黃金超過83噸,其融資用途大多是購買黃金和提供營運資金。其中,提供融資過十億元的信託公司包括民生信託的41億、東莞信託的34億、安信信託的19億和四川信託的18億。另外,恆豐銀行還出資近39億。

據報道,金凰珠寶從2015年起,就以“黃金質押加保單增信”的模式融資,總共獲得了兩百億元融資。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這家公司的多個信託計劃出現逾期,因此信託機構陸續要求處置被抵押的黃金。但在必要的法院檢測環節中,他們卻發現自己“上當”了。

美國經濟學者李恆青認爲,這些信託公司的資產很可能已經打了水漂。

“這些錢就沒了,只能做成壞賬,所有投資者就虧了。如果牽扯到國有銀行,到時候銀行領導可能會受批評或處分,而實際產生的財物損失卻是全民買單的。”

公司資產亮紅燈

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今年上半年,金凰珠寶作爲被執行人的案件已達22次,累計執行標的額達上百億元。

就在金凰珠寶前幾年通過質押黃金融資的同時,這家公司的運營狀況其實就已經亮了紅燈。2016年和2017年,金凰珠寶的控股公司金凰實業的資產負債率分別高達98%和84%左右。

由於這起“假黃金”事件涉及珠寶公司、信託公司、保險公司、黃金檢測機構和保管方(銀行等)等多方,民衆對誰參與了造假有着諸多猜測。

近日,公衆號“信託分析師”就發文分析說,由於金凰珠寶獲十多家信託公司融資,這些公司基本不可能聯合欺詐各自投資者。因此從邏輯上講,他們不太可能參與造假。由於金凰珠寶質押了這些黃金,這家公司肯定造了假。保管方、保險公司和檢測機構也都可能被買通,通過報告造假、入庫調包等手段參與到這場騙局中。

李恆青認爲,一家珠寶公司想必瞞不過這個信託模式中的衆多看門人,因此這裏面很可能沒有任何一方是清白的。

“你等着看吧,這起事件中的操作者沒有一個是乾淨的。個人沒拿好處,他就絕對不會讓這家公司過關的,因此我認爲他們是在監守自盜。每個環節上的人都知道這背後可能有假,但都不去查。爲什麼不查?因爲有好處。”

上週,上海黃金交易所發佈公告說,由於金凰珠寶違反了其會員管理辦法等規定,這家公司的會員資格已被取消。

 

自由亞洲電臺記者家傲華盛頓報道   責編:申鏵   網編:洪偉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