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壯大國企還是扶持民企? 中國擬製定"民營經濟促進法"
中國經濟發展不見起色,相關部門指出,目前正在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希望解決經營者在市場準入、公平執法等方面遭遇的困境。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日前也強調,要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有學者分析,中方在設法扭轉中國特色偏重國企、壓制民企所導致的經濟困境。
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8月1日在“推動高質量發展”記者會上表示,將落實三中全會精神,聚焦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讓市場“無形之手”充分施展,政府“有形之手”有爲善爲。他透露正與多個部門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戰略的機制。
發改委: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 振作營商信心
趙辰昕指示,要做到“放得活、管得住”,透過改革激發各類所有制企業活力,國企改革方面,加強、改進國有經濟管理,推動國有經濟投入國家安全、科技進步等領域。民營經濟方面,依法、依規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民營經濟促進法可解決經營者在市場準入、要件獲取、公平執法等問題,也將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件、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等。
此外,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30日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表示,要堅定不移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要研究推出一批操作性強、效果好、讓羣衆和企業可感可及的增量政策措施。
在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趙建民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指出:“習近平的中國特色要讓國企做大,跟西方大企業能競爭,他成功做到這點。問題是他現在要加強私有企業,經濟要提振,還是要靠私有企業,這不是跟他現在的發展模式相違背?”
趙建民提到,過去改革開放提供私有企業前所未見的紅利,但習近平上臺後,強化金融、服務、汽車業等國有企業。過去十年累積不少經濟改革結構性問題,剛結束的三中全會強調全面深化改革。疫情爆發時很多地方封城,中美地緣政治競爭,美國加強對中管制、高科技關稅壁壘。佔有經濟三分之一的房地產發展不健全,金融結構也出現問題。中國政府在二、三年前加強監管地產、高科技、補教業、服務業等,造成經濟一蹶不振,私企都設黨組織、共產黨參股,衝擊很大。
趙建民說:“這幾年一直管制私有企業、壓制私有企業,好像馬雲現在都不太敢回中國大陸,很多私有企業都想向國外資金輸出,人也離開,所以他很難啓動私有企業的動能,這非常困難。因此這輪改革提出私有企業改革方案,三中全會也說改革重要內容是依法治國,以法治爲基礎。”
共產黨插手私企乾股 要求設黨組織共同富裕 令私企出逃
趙建民強調,私有企業要成功一定要以法治爲基礎,保障市場經濟。包括私有企業要上市、是不是能產權轉移?私有企業法治保護?這都非常重要,法治保護不好,私有企業不可能做的很傑出。
趙建民說:“私有企業如阿里巴巴,共產黨乾股就進來了,共產黨憑什麼能持乾股呢?法治需要進一步強化,才能保障私有企業進一步發展。三中全會也瞭解到私有企業的重要性,可是都跟他目前發展的主軸不相吻。他發展的主軸是把國企搞強、搞大,跟國際競爭,私有企業要節制它、管制它,因爲要共同富裕,所以大的私有企業不能太大。原來私有企業在法律上就比較擔心法治保障的問題,在共產黨領導下,很難作出一些成績,就是他當前改革面臨的困境。”
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自去年11月以來首次低於榮枯線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佈中國第一季度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5.3%、第2季GDP年增率4.7%;經初步計算,今年上半年GDP年增率5.0%。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將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目標設於5%左右。
財新網報道,8月1日公佈7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錄得49.8,低於6月2個百分點,是去年11月以來首次低於榮枯線。
臺北海洋科技大學副教授吳建忠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指出,PMI是經濟先行指標,當它已經低於50的時候,也就是進入經濟收縮。“這慘的點是他三中全會纔剛召開完,市場上並沒有因爲三中全會所提的事項,而對政策產生信心。不管民營企業、民衆,基本上都顯示對政府沒有信心,需求減弱,影響到生產。”
吳建忠提到,最明顯的指標是中國政府之前發放超長期國債,以刺激民生經濟、消費,或企業的設備更新。“這三千億的資金丟到市場去、丟給地方政府,就好像打水漂,因爲地方政府寧願先用來還債,也不會流到市場。所以這種印鈔票的思考,從他公佈的數字來看,只會愈來愈慘。”
記者:夏小華 責編:許書婷、梒青 網編: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