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立陶宛議員:被中共制裁表示我做對了
美日兩國領導人週五在華盛頓會面,表明針對中國的國際聯盟又往前推動了一步。歐洲小國立陶宛也與反對中國侵犯人權的國家站在一起。立陶宛國會4月22日將召開聽證會,如無意外,有望通過決議案譴責中共對維吾爾人犯下的種族滅絕罪。這一議案背後重要的推手是立陶宛國會議員薩卡利埃內。她因爲關注新疆與香港問題,已成爲中國製裁對象,但她把中共的制裁當成榮譽。她週五接受本臺記者鄭崇生的專訪,暢談她爲什麼如此堅定要爲中國的人權問題發聲。
薩卡利埃內(Dovilė Šakalienė)是立陶宛社會民主黨成員,2020年連任立陶宛國會議員,曾擔任過記者、廣播節目主持人,也曾從事人權工作,她還是一名註冊心理諮詢師。她在立陶宛國會爲香港民主與維吾爾人權問題多次發聲。3月22日,中國外交部宣佈制裁十名歐洲政治人物和四個實體,北京宣稱,他們在新疆問題上散播不實資訊,而薩卡利埃內也名列其中,成爲在新疆問題上首位遭中共制裁的立陶宛政治人物,但她說,被中共制裁就像是一種榮譽勳章。
記者:薩卡利埃內議員您好,非常感謝您抽空接受我臺的專訪。作爲二度連任成功的立陶宛國會議員,您爲什麼會在中國人權與香港民主問題上積極發聲?這對立陶宛來說爲什麼重要?
薩卡利埃內:立陶宛這邊有句話說,“一日人權志工,終身人權志工”。這就是我。作爲人權工作者,我覺得不管迫害人權的事情發生在哪,不論遠或近,我都應該挺身而出,這些背景也影響了我,作爲一個議員,我應該持續捍衛人權。
當我們在討論中國時,我覺得最可怕的當然就是那些對人權的迫害與侵犯仍然持續着,然而,這麼多年來,我們西方國家都沒有采取恰當且夠強烈的反應。我們作爲民主國家,如果我們堅信人生而平等,天賦人權這些普世價值,看到不公不義的事情,就該出來說話。
曾受共產政權蹂躪的立陶宛對中國人的苦難感同身受
記者:立陶宛是1990年代前蘇聯解體時最早宣佈獨立的國家。立陶宛建立民主政體前也有血淚斑斑的歷史,被德國、波蘭和前蘇聯都入侵過,您的家庭背景和立陶宛這個國家的發展歷史,對您在認識中國問題上,有什麼樣的影響?是什麼動力讓你想推動在立陶宛國會提出決議案譴責中共對新疆的做爲以及對維吾爾人的人權滅絕?
薩卡利埃內:立陶宛是非常小的國家,不論人口或是土地面積都是,我們在地緣政治格局裏也不是要角,但是,我們被前蘇聯統治了50年,我的祖父母輩,在蘇聯統治時期,都因爲反對獨裁政權成爲政治犯。
我想跟你分享一本關於中國勞改營的書。我深深記得,我閱讀到這本書的第一時間就驚覺,這不就是和前蘇聯統治立陶宛時建立的古拉格勞改營一樣嗎?我們立陶宛人也曾深受其害多年,所以我特別能感同身受。在我看來,現在新疆發生的事情,就是同樣的事情。而我的個人家庭背景也教會我,我很清楚,共產獨裁政權的這種壓迫,要蒐集他們的證據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要在取得公開的資訊方面(很難),這是共產主義政權的本質,他們一向如此,他們會隱藏自己的罪行,所以,這就更需要我們有能力的人積極發聲,蒐集他們的罪證。
記者:您上了中國的制裁名單榜了,中國駐立陶宛大使申知非還給您發警告信了,您感到害怕嗎?
薩卡利埃內:他們不只發信給我,還發信給立陶宛國會副議長,指責我們即將召開的聽證會。我覺得很可笑的是,他們難道不知道我來自遭共產政權迫害的家庭嗎?他們的威脅警告,一點都影響不了我,這種共產政權的老把戲,動輒恐嚇威脅別人,尤其是捍衛人權的人,這就代表我們說對了、做對了!但我想說的是,這嚇不倒我的,壓迫恐嚇只會帶來更多反抗,這會讓我們更加動員、團結在一起。
記者:中國其實有很多人民還是前仆後繼的反抗着,你覺得立陶宛的反抗歷史可以給中國的異議人士什麼樣的啓示?
薩卡利埃內:從國家層面來說,我覺得立陶宛雖然是小國,但我們應該要做新興民主國家的表率,我們作爲主權獨立的國家拒絕別國的干預,所以,我們宣佈了退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17+1”合作機制。我知道中國經濟大餅畫得很大,但那背後有中國自己的目的。
從個人來說,我想說的是,極權政府都會使用各種手段,從生理上與心理上折磨虐待你。我的祖父母輩也遭遇過蘇聯那時候的壓迫,但我想說的是,“他們能摧毀我們的肉體,但不能摧毀我們的心靈”,只有堅持,並且想到這些堅持不是爲了自己,還有爲了我們的下一代,就能堅定下去。不要放棄反抗,總有一天會自由。
不能讓臺灣變香港
記者:我知道您去年也爲香港在國會發聲,也很關注臺灣民主的發展。立陶宛與俄羅斯的關係,和臺灣的處境也有相似處,就是都有個很龐大但不好相處的鄰居。作爲國會議員,您對推動立陶宛和臺灣更加深化雙邊關係有什麼想法?
薩卡利埃內:香港遭遇的這一切,實在很讓人痛心,所以我們就更不能看到臺灣變成下一個香港,我真的非常擔心中國要把臺灣變香港。我會盡一切可能多和臺灣往來互動,像我下週一就要和臺灣駐波羅地海國家的代表(注:臺灣在立陶宛無辦事處,由駐拉脫維亞代表處兼管)見面,我非常支持臺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
同樣身爲民主國家,我們必須團結一致捍衛與支持臺灣。立陶宛的歷史也可以供參考的是,臺灣必須做好捍衛自己的準備,不只是在國防上要維持自己的防衛能力,也要積極主動的把支持你們的盟友團結在一起,我覺得這很重要。
記者:中國大使館聽到你要和臺灣的代表見面可能又會寄信給你了。
薩卡利埃內:立陶宛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我作爲立陶宛的國會議員,我想見誰就見誰,中國政府無權恐嚇我,也沒有權利規定我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我覺得臺灣和立陶宛還能更強化雙邊的經濟與文化交流,我期待與臺灣的代表見面。
記者:謝謝你接受我的訪問。
記者:鄭崇生 責編:申鏵 網編: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