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以考古推行"一帶一路"倡議 專家憂心再現殖民思維

2024.08.09 16:01 ET
中國以考古推行"一帶一路"倡議 專家憂心再現殖民思維 2011年1月13日,一名女子坐在土庫曼斯坦梅爾夫的蘇丹·桑賈爾陵墓前。梅爾夫是絲綢之路上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城市之一,擁有4000年曆史遺蹟。
Anthony Asael/Art in All of Us via Getty Images

爲了進一步說好"中國故事"、推動中華民族"文化自信" ,中國近年積極和中亞國家合作大型考古計劃,日前更以烏茲別克斯坦出土的文物稱,中國自古便是該區的和平參與者。但國際考古學界憂心,中國正以中國視角解釋新出土文物,這與過去西方的殖民主義並無區別。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7月29日在會見來訪的意大利總理梅洛尼時呼籲兩國要秉持“絲路精神”推進雙邊關係,再強調“讓古絲綢之路構築的東西方交流之橋煥發新的時代光彩”。

自習近平上任以來,中國政府在2013年推出“一帶一路”倡議同時,針對尋求中國在古絲綢之路的足跡上也做了大量投資。根據《湖南日報》報道,過去十年間,中國推動了跨越24個國家,44個聯合考古項目。

美籍中國考古學家司徒克(Michael Storozum)在2021年對丹麥週報Weekendavisen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非常熱衷於考古學,因爲他認爲這是一門能真正構建國家歷史的學科。

研究入華粟特人(Sogdians)藝術的絲路學者樂仲迪(Judith Lerner)告訴本臺,“我擔心支持考古發掘的國家或政府,相比支持的學術機構和私人募捐來說,有民族主義目的,也就是去證明誰先到的那裏,然後因爲該族羣使用某種語言而追溯到說那語言的國家,也就是中國,或是主張這些族羣來自東方,接管了某地,但我們真的無法知道……我認爲我們必須從文化和社會的角度整體來看。”

在絲綢之路上的考古項目中,長年追尋從中國外移的 “月氏人”(Yuezhi)蹤跡的西北大學考古學家王建新,近年在烏茲別克斯坦的蘇爾漢河沿岸挖掘出貴霜帝國(Kushan  Empire)的遺物,和其建築在平原上的地下墓穴。據《史記》、《漢書》的記載,月氏人原本居住在中國西北方,在匈奴的打擊下,部份西遷至中亞並“創建”了貴霜帝國。

 

2003年1月16日,遊客在北京展覽中觀賞一具3000年曆史的新疆兒童木乃伊。(China Photos via Getty Images)
2003年1月16日,遊客在北京展覽中觀賞一具3000年曆史的新疆兒童木乃伊。(China Photos via Getty Images)

由於月氏人習於把族人埋在山腳下,而貴霜帝國採用的又是地上墓穴,王建新團隊因此認定這些墓葬要麼屬於受月氏人影響的當地族羣,要麼就是逐漸融入當地農耕生活的月氏人。他們進而推斷,月氏人並非靠武力建立貴霜帝國,而是與當地人民和平共處,這呼應中國政府形容自身爲該區仁慈參與者的形象。

王建新在烏茲別克斯坦對《華爾街日報》指出,他認爲全世界對絲路的認識主要是西方視角,他希望在絲路的考古領域“加入中國聲音”。

不過,部分考古學家對中國同業的做法感到擔憂。紐約大學中亞考古學教授斯塔克(Sören W. Stark)告訴本臺:“中國團隊並不是在尋找散落中亞的漢人足跡,他們想覈實中國歷史資料的說法是對是錯。所以,他們從中國人的觀點出發,卻沒從這根本源頭質疑這樣的敘事是否有問題。”

斯塔克表示,所謂月氏人在西元前2世紀初西遷,可能只是某個精英階層或權貴。他們經歷好幾個世代最終落腳於巴克特里亞地區(Bactria)後,才又被漢朝人發現。儘管貴霜帝國是當時該地的主要政權,但這不意味着月氏人就是該政權的創立者;很可能的情況是,漢朝把那個地區的人都稱之爲月氏:“目前僅漢語文獻出現過月氏這個名字,其他語言都沒出現過。” 

斯塔克說:“中國考古團隊挖掘出來的墓穴,很大程度符合中亞遊牧族羣的埋葬傳統,而且還不僅限於巴克特里亞地區......,中亞的西南地區和新疆都是。”

2022年10月11日,研究人員在溫州舒門古港遺址檢查陶瓷器。該遺址於2021年底發現,出土了古代建築、沉船和瓷器,對研究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具有重要意義。 (Weng Xinyang/Xinhua via Getty Images)
2022年10月11日,研究人員在溫州舒門古港遺址檢查陶瓷器。該遺址於2021年底發現,出土了古代建築、沉船和瓷器,對研究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具有重要意義。 (Weng Xinyang/Xinhua via Getty Images)

專家:考古學科不在於追溯或定義族羣分佈  "絲路"本爲外交性質

2022年5月,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進行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習近平對中國文明歷史研究作出戰略部署,強調文物和文化遺產承載着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華優秀文明資源。

7月,中國國家文物局長李羣發文指出,2021年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規劃》,首度將文物領域規劃上升爲國家級專項計劃,把“中華文明探源研究”納入科技部國家重點。

不過,《經濟學人》上個月以“中國正把考古當武器”爲題報道指出,歷時三年發掘的新疆莫爾寺遺址佛塔,因部份結構和文物特色具備中原佛寺的特徵,而被初步判斷屬於漢傳佛教建築。儘管這類詮釋聽起來相當“學術”,卻“被中國政府用來合理化對新疆的殘暴統治”,是以打擊極端恐怖主義爲由,意圖強制同化上百萬名維吾爾族人成爲漢族。

6月12日,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潘岳在“中國新疆的歷史與未來”國際論壇上表示,“國際上有一種不真實的敘事,將新疆文化與中華文化分離開甚至對立起來。但大量的考古實證告訴我們,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文化圈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時,潘岳引述新石器時期,黃河流域的彩陶文化經甘青地區傳至天山南北;中原的仰韶、龍山、齊家、殷墟等文化遺址發現到新疆的和田玉;還有南疆樓蘭古城、尼雅遺址、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地也出土了《詩經》、《尚書》、《春秋》、《左傳》、《論語》、《禮記》等跨朝代的儒家典籍殘卷。

紐約大學中亞考古學教授斯塔克提醒,打自人類有移動力(mobility)以來,中西就因商貿往來密切,許多珍稀文物或生活用品也因此能在各地發現。這樣的現象最早能追溯到石器時代或新石器、銅器時代。只不過當時沒有文字記載,商人在不同市場或據點停歇、遊走,哪裏有賺錢機會就去哪裏;至於長距離、遠征性質的“絲路”才源於外交活動,例如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漢武帝爲了把“大宛”的汗血寶馬帶回中原, 不惜對現在烏茲別克斯坦的費爾干納(Fergana)地區大動干戈。值得注意的是,“絲路”這一詞也是19世紀學界提出的概念。

記者:喬琴恩   責編:李亞千   網編:洪偉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