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網信辦下令春節整治網絡 嚴防“飯圈”及網絡暴力
中國網信辦下令,即日起展開爲期一個月的春節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將整治網絡暴力、散播謠言等五個領域。重點整治借疫情和社會熱點事件等挑動網民對立,辱罵攻擊等網絡暴力行爲。
中國農曆新年前夕,中國網信辦於本週二(25日)發文,決定即日起開展爲期1個月的“清朗·2022年春節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此項行動還將處置一批賬號和平臺,遏制不良文化傳播勢頭,營造健康、喜慶、祥和的春節網絡環境。
- 網信監管再上緊箍咒 網絡科技股哀鴻一片
- 網信辦新規: 掌百萬用戶數據運營者國外上市須先審查
- 中國出臺新規 嚴禁網絡傳教等行爲
- “清朗網絡”行動進行式 知乎遭懲處
- 繼王力宏出事 中紀委續敲打明星藝人
- 中國網信辦:今年已關閉兩萬多個網絡大號
浙江學者蔣先生當天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說,當局嚴防的重點一向是批評政府、追求自由民主的言論,這次也不例外。他說:
“中央網信辦公佈的這些網絡亂象林林總總,無所不包。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們真正在意要打壓的是那些鍼砭時弊的內容,探討人權及自由民主的內容,跟民衆利益攸關的內容。這些纔是當局要管制的內容。”
網信辦提出春節“清網”五個領域
中國網信辦此次提出重點整治的五個領域包括:集中整治網絡暴力、散播謠言等問題。一是重點整治借疫情、社會熱點事件等挑動網民對立,進行人肉搜索、辱罵攻擊等網絡暴力行爲。二是集中處置公衆賬號爲吸引流量惡意蹭炒春節話題,編造傳播謠言、拼接翻炒舊聞、誤導公衆認知等問題。三是嚴肅查處春節期間以“搶紅包”“免費送”等方式,誘導網民點擊實施網絡詐騙等問題。四是集中查處低俗彈窗廣告,清理評論環節不良鏈接,深入覈查問題線索,從嚴處置一批從事色情、賭博交易的網站平臺。
社會學者蔣先生說,當局嚴防的上述內容,絕大部分與文化有關:
“其中絕大部分內容屬於文化和民族習俗範疇的,比如搶紅包,追星等等,其實並不違法。不應該通過法律和行政手段干預和管制,應該給網民自由辯論的空間。”
此次爲期一個月的網絡整治專項行動提到,要嚴防“飯圈”亂象反彈反覆。一是及時清理借春節相關話題炒作娛樂明星低俗緋聞醜聞等信息,嚴防違法失德明星藝人利用晚會、直播等轉移陣地復出。二是加強春節期間娛樂明星網上信息呈現規範管理,嚴格對標相關信息呈現標準,防止過度佔用公共平臺資源。三是重點關注明星、經紀公司(工作室)、粉絲團(後援會)、娛樂類賬號,集中查處挑唆粉絲羣體互撕謾罵、誘導應援打榜等信息。
江蘇遊戲玩家孫寧對本臺說,當局整治“飯圈”行動已有多次,但這一次可能是爲防止網民嘲諷春節聯歡晚會。她說:
“我們都有一個樂趣就是在春節聯歡晚會播出的同時,大家在網上一起罵節目,最早是在天涯論壇罵,作爲春節的一個樂趣。但是從兩三年前開始,慢慢的就不讓罵春晚了。”
查處炫富拜金封建迷信內容
網信辦特別提到加大對炫富拜金、封建迷信等問題的治理力度,遏制不良網絡文化傳播擴散。從嚴查處宣揚封建迷信等問題。孫寧估計接下來將打擊網絡封建迷信。她說:
“封建迷信的範圍就很大,年輕人喜歡的星座、血型都可稱爲封建迷信,最近落馬的那些貪官,很多人罪名無非是拉幫結派、妄議中央,搞封建迷信,他們就要打擊封建迷信了。”
去年6月,網信辦啓動“清朗.飯圈亂象整治專項活動”,至11月中旬,網信辦公佈已處置兩萬多個違規賬號和六千五百多名羣主,解散話題三千多個。網絡人士分析,此次整治網絡行動,又將處罰一批賬號和羣主。
記者:喬龍 責編:許書婷 嘉遠 網編: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