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街頭敏感日現裝甲車 港人接力悼念六四
香港警方在六四35週年之際如臨大敵,提前在維園和銅鑼灣戒備。6月3日晚間警方帶走了在街頭用手勢比劃"8964"的行爲藝術家,還盤查採訪記者,並提醒包括前支聯會成員等民主派人士,叫他們六月四日當天不要去銅鑼灣。在《國安法》和二十三條等高壓下,海內外的港人仍用各種方法堅持悼念。
今年是"六四"35週年,也是香港實施《國安法》和基本法二十三條後的首個"六四",無礙的港人用不同方式悼念。據瞭解,在關押期間因基本法二十三條被拘捕的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會在獄中絶食悼念。在社交平臺上也有不少港人傳發燭光圖“自由花”和“血染的風采”等悼念"六四"歌曲的歌詞。
六月四號下午,抗爭者王婆婆手持鮮花在銅鑼灣高叫 “平反六四,人民不會忘記,誓死不棄,追究屠城責任”和 “五大訴求缺一不可”口號,被大批警員包圍帶上警車帶走。另一名長者因展示寫有 “念89!悼64”標語,被警員警告後同樣被帶上警車。也有市民身穿印有古巴革命領袖切·格瓦拉頭像的衣服被帶走。
【香港行爲藝術家陳三木】
— 自由亞洲電臺 (@RFA_Chinese) June 4, 2024
【無聲手畫“八九六四”遭警逮捕】
香港行爲藝術家陳式森(又名陳三木,Sanmu… pic.twitter.com/GAXMdNZ05d
週一(6月3日)晚上,行爲藝術家三木在銅鑼灣街頭,用手在空中劃出“八九六四”的字樣,並以手勢作出祭酒的動作,但2分鐘後被大批駐守的警員包圍帶走。
港警從週一起已動用超過百名警力,日以繼夜在維園和銅鑼灣戒備,派裝甲車和反恐特勤隊巡邏。港國安警更多次提醒包括支聯會前成員等香港民主派人士, "六四"當日不要去銅鑼灣。
【23條後首個“六四“ 市民點燭光被警查問 8964車牌汽車被截查】
— 自由亞洲電臺 (@RFA_Chinese) June 4, 2024
維園連續第五年沒有燭光,但與去年不同的是,今年亦是自23條立法以來首個六四。警方大爲緊張,在維園內外的佈防較昨日更嚴密。… pic.twitter.com/A9n6G8pYmx
香港特首李家超"六四"當日在行政會議前被追問,"六四"是否已成爲禁語,市民談及"六四"或晚上有市民到維園點燭光是否違法等。李家超強調,所有活動均受到《國安法》等規管。
李家超說:“針對個別日子,政府的立場清晰,任何公衆活動必須守法。包括公安條例、《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等,所有活動均受到相關法例規管,提醒大家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爲和風險會突如其來,“不要好了傷口忘記痛楚” ,要警愓仍有力量嘗試破壞香港的穩定和國家安全,要小心有人騎劫議題,借題發揮去搞事。”
移臺香港插畫家傳承六四插畫傳統 以畫表達拒絶遺忘
在香港的人難以發聲,海外港人用不同方法接力,繼續悼念"六四"。移居臺灣的香港插畫家VAWONGSIR在六月四日發表新作,傳承"六四"創作香港插畫的傳統。他表示,現在香港連在網上發文談"六四"和表演行爲藝術也會被抓,沒有表達自由,海外港人應該要用自己的方法,表達拒絶遺忘的精神。
VAWONGSIR說:“我畫這種畫,一方面是我拒絶遺忘的方法,也是想把這個訊息可以讓網絡上的朋友看得見,可以知道今天香港發生什麼事。還有就是’8964’真正的歷史是發生什麼事,可以用比較容易吸收的方法,把重要的事告訴其他人。”
兩代港人海外續辦"六四"集會 爲香港未能發聲者悼念
不同年代的移民港人也透過辦晚會,繼續港人對平反"六四"的堅持。澳大利亞港人燭光晚會負責人Jude對本臺表示,六四時她剛大學畢業,是她重要的覺醒經歷,意識到當權者的殘忍。她表示,過去幾年不少港人移居當地想繼續悼念"六四",她希望透過承辦活動,繼續港人精神,爲遇難者發聲,也能告訴當地人香港的改變。
Jude說:“香港作爲以往在中國國土可以公開悼念"六四"的地方,意義重大,證明香港有‘一國兩制’,沒有民主也有自由,最後連悼念也不行,加上,2019年到現在很多人被關押,中共政權不僅打壓中國國民,也把魔爪伸到香港,基於一樣的義憤,必須要把"六四"和香港的事告訴本地人。”
在日本居住的港人William Lee,雖然是"六四"後出生的港人,但對悼念"六四"也有一份堅持,並在剛過去的週末在東京辦悼念活動。他表示,香港在2020年後有《國安法》,不能再舉辦悼念活動,看到中國的威脅不斷擴大,海外港人更不能置身事外。
William Lee說:“作爲一個香港人,經過2019年的運動,看過8964的片段,但我不能因爲自己現在自由了,就不管香港的事情。中共怎麼對待我們爭取民主的人,我們不可能跟他們妥協,我們要努力的記着,不要忘記曾經有8964的一個歷史案件。我們需要表達出來,我們身處海外,但是我們還是有香港爭取民主的這個精神。”
Jude和William Lee均表示,澳大利亞和日本與中國關係密切,悼念"六四"的活動結合香港近況說明,能讓當地政界和社會警惕中國專制獨裁擴張的問題。
記者:陳子非 責編:陳美華、許書婷、嘉遠 網編: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