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高專出訪新疆或成大外宣?人權團體喊停

關注中國人權問題的兩百多個國際團體及非政府組織日前發表聯合聲明,呼籲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Michelle Bachelet)推遲訪問新疆的計劃,以避免此行落入中方大外宣的陷阱。
這份由兩百二十個西藏人、維吾爾人、香港人、內蒙古人和中國民主團體發表的共同聲明,要求巴切萊特改變她訪問中國的計劃,以避免落入中國共產黨佈下的政治宣傳陷阱。聲明表示,儘管有大量證據表明中國政府在新疆地區實施種族滅絕和侵犯人權的行爲,但截至目前,巴切萊特並未與任何新疆再教育營倖存者會面,其辦公室也沒有公佈有關新疆人權狀況的調查報告。
新疆行恐給予中共打壓人權的“合理藉口”
巴切萊特此前宣佈,將在本月訪問新疆,並對當地的維吾爾等少數民族遭受“種族滅絕”迫害事件進行調查,而她的團隊已於4月25日先行抵達中國。
參與發表上述聯合聲明的人權團體之一、香港監察(Hong Kong Watch)政策顧問邵嵐就此向本臺表示:“如果(巴切萊特)這趟訪華成行,一定會變成中共大外宣的一個工具,首先會給中共一個藉口和合理化,在東突厥斯坦(中國稱:新疆)發生的維吾爾族種族滅絕;第二也會給中共更多借口去否認他們對包括維吾爾族、其他漢族、中國人在內的人權打壓和政治打壓的情況,也會變成中共另一個在國際社會上擴大影響力的工具。”
巴切萊特宣佈訪華計劃後,多個國際人權組織積極與之接觸,希望巴切萊特辦公室能公佈她的具體訪問行程內容,並敦促巴切萊特在出訪前能與人權組織會面,以瞭解更多中國當地人權迫害的相關背景。但巴切萊特對此並沒有作出積極回應。
邵嵐表示,他無法理解巴切萊特爲何要在如此不透明、可能落爲中共政治宣傳工具的條件下,仍堅持訪華。
這將是繼2005年以來,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再度出訪新疆。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婦女委員會負責人祖姆熱提阿伊·艾爾肯(Zumretay Arkin)日前向媒體表示:“這是第一次有聯合國高級代表能進入(新疆)地區,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
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琳達·托馬斯-格林菲爾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此前也表示,美國持續敦促巴切萊特發佈有關新疆人權問題的報告,並敦促她在訪問中國期間,要求真正不受阻礙和不受限制的訪問。除此之外,美國參議員盧比奧 (Marco Rubio)和默克利( Jeff Merkley )等也本週共同致信聯合國,敦促聯合國在人權高專訪問新疆之前,發佈有關維吾爾族種族滅絕問題的人權報告。
不過,中國外交部曾在四月底表示,聯合國人權高專訪問的目的是促進雙方的交流與合作。巴切萊特辦公室則表示,中國政府接受了他們提出的在“不受監視”、“不受阻礙”的情況下展開這次訪問的要求。
但截至記者發稿時爲止,聯合國人權高專辦公室尚未就此回應本臺的查詢。
多個國際知名品牌被曝仍在使用“新疆棉”
中國政府在新疆地區實施強制勞動等人權侵犯行爲曝光之後,許多跨國企業和品牌曾宣佈抵制新疆棉。不過有德國媒體披露,研究人員近日通過棉花樣本比較分析,在阿迪達斯、彪馬和雨果博斯生產的衣服中,仍發現了使用來自中國新疆棉花的痕跡。
研究人員告訴北德廣播公司(Norddeutscher Rundfunk,NDR),地區氣候和地質條件使棉花形成“明確的”特徵,由此可區分來自中國其他地區的棉花,“這意味着這三家公司的服裝顯然都含有來自新疆的棉花。”報告寫道。
遭到中國政府關押的維吾爾族學者伊力哈木·土赫提(Ilham Tohti)的女兒菊爾·伊力哈木(Jewher Ilham)長期關注西方企業與中國供應鏈問題,她在華盛頓非營利組織“工人權利協會”(Worker Rights Consortium)擔任研究員。
菊爾告訴本臺,西方公司難以徹底瞭解自己的供應鏈,其中一個原因是由於產業鏈的複雜性。許多供應商都會再外包給下游廠商製造生產,但外包下游廠商的製材來源不會總是向品牌方揭露:“譬如製造一雙鞋,可能整雙鞋是在一個工廠做,但上面的鞋帶或標示可能會讓其他小型廠商去接單。你很難知道這個小型(外包)廠商是從哪裏進它的貨。”
菊爾認爲,除非品牌方有強大的執行力和徹底的透明度要求,對於供應商“外包”的作法制定強制規範,否則即使有意願拒用新疆棉也難以完全執行。此外,菊爾還向本臺表示,在數十萬維吾爾人被迫勞動的新疆,幾乎不可能有正常的審計程序,審計員難以調查當地工人的勞動狀況。
“你沒辦法有效、誠實地在新疆做審計工作,因爲當地政府是完全不合作的,工廠也不會合作。在新疆的工廠環境裏面,你是沒辦法自由地、不受干擾地去跟員工交流、採訪的。”菊爾說。
針對新疆棉事件,彪馬發言人重申,確認彪馬沒有從新疆地區採購任何棉花:“我們與新疆地區的任何棉花供應商沒有任何直接或間接的關係”;而阿迪達斯的發言人則表示,“僅從其他國家採購棉花,並採取各種措施確保其供應鏈中公平和安全的工作條件。”
一位匿名的中國分包商審計員告訴北德廣播公司,西方公司幾乎不可能徹底瞭解自己的供應鏈,因爲它們在中國受到當局的限制。菊爾也指出,若有品牌“萬分肯定”沒有使用強迫勞動的新疆棉,它們不是在說假話,就是太天真了。
記者:陳品潔 責編:何平 網編: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