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下发官方文件决定向深圳学习

广州市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作出向深圳学习的决定,提出要学习深圳的改革意识、创新举措和发展模式。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的采访报道。

0:00 / 0:00

中国《第一财经日报》星期二报道说,中共广州市委和广州市政府4月28号联合下发了《关于向深圳学习的决定》,广州市领导将带队分成7个专题学习调研组奔赴深圳。报道指出,建城已经2223年的广州市作出要向30前才开发建设的深圳学习的谦虚姿态,显示了广州市期望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方向的迫切需求。广州的经济总量虽然连续19年位列全国大城市第三位,但深圳却是一个从两万人口的小镇发展为人均GDP位居全国第一的经济特区。

深圳的优势表现在自主创新、产业转型升级,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文化软实力,以及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等方面。报道说,广州提出向深圳学习,其背景是整个珠三角经济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广东首当其冲受到巨大影响,经济增率自去年开始下滑。今年一季度广东GDP增长5.8%,同比回落近5个百分点。而今年第一季度深圳实现生产总值17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高于全国6.1%的增幅,也高于广东省的5.8%。在中国社科院不久前公布的《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深圳在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中的综合竞争力连续三年位居第二,仅次于香港,高于北京、上海、广州、台北等城市。报道援引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话说,当前,深圳在“破解发展难题”、“转变发展方式”以及“实现科学发展”上又走在了全省的前面,为全省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美国印地安那州博尔大学的经济学教授郑竹园博士 表示,经济转型是广州发展的可取之路:

“深圳是个新兴的城市,有很多新的企业。广州是一种传统的工业,因为东莞也好,这些都是劳力密集的工业。而这种工业现在在东南亚国家越南等,这些都起来了。深圳那边很多新的一些机械工业、高科技工业,还有医药工业,这些是比较有前景的。我想它想学习这方面的,改变产业的结构。”

深圳市委市政府早在1992年就提出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方针,进行产业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圳先后制定实施了50多个鼓励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深圳的第一大支柱产业。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深圳以华为、中兴、比亚迪、迈瑞、大族激光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依然取得了30%以上高增速,为深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海外中文网络杂志《中国事务》主编伍凡表示,广州进行经济转型,发展高科技可能不那么容易:

“广东首先要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你要把一些旧的、劳动密集的公司、工厂、企业放弃掉。那么新的靠谁进来?还是靠外来的资本进来,这是第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你有没有管理人才以及技术、设备,包括技术、人员、市场等等,你有没有准备好?如果你这些都没有准备好,你口头上说要转,我想这是空的。因为现在整个全球的金融还没有脱离危机,整个的国际贸易都萎缩,那么,外国资金从中国大批往外走。你要吸引外国资本进来,尤其要吸引外国的高科技进来,现在有没有这个可能性和条件?”

报道援引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的话说,深圳在流通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内源型经济与外源型经济的协调发展,开拓国内市场与扩大出口方面,在产业运作与资本运作等方面都领先于广州。而深圳市各级政府部门公务员的工作状态、工作效率、职业意识、敬业精神和责任心,更值得广州市的公务员学习。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