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体制」引起大陆评论界人士批评

中国奥运团队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五十一枚金牌,成为该届奥运金牌榜首,引起各界民众不断热议。大陆评论界人士对当局所策划的「举国体制」提出批评。 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的采访报导

0:00 / 0:00

北京奥运落幕,2008年奥运正式划下句点。在本届奥运会上,中国奥运团共得了51枚金牌、21枚银牌以及28枚铜牌,总奖牌数达到100枚,高居金牌榜首。关于中国获得的金牌枚数,引起各界许多探讨。

本台记者在香港感受到了不同国籍人士为自己国家加油吶喊时的心情悸动与喜悦。有位居住在香港担任运动教练多年的印度籍人士Prof.Prabeir向本台表示,对于今年印度取得的成绩,一面金牌及两块铜牌感到十分骄傲,虽然奖牌数目还是很少,仍感骄傲,因为他们的选手欠缺政府的援助。于奥运期间曾告诉记者,印度和中国一样,都是文明古国,经济也都在不断起飞和发展中,问题是政府没有提供援助,更别提有计划性地在奥运会中夺取最多的金牌了。

该次奥运会印度只能取得一面金牌,中国却造就了51面的世界佳绩,山东大学退休教授孙文广向本台表示:“我觉得这51块金牌它不能说明中国体育水平高,只能说明共产集权在中国,当局能够集中人力物力及财力去争取金牌,只能说明这一点。这次奥运用了3000亿人民币,如果不是共产国家它能够投放如此大量的金钱吗?为什么印度只能得到一块金牌,中国却得到51块,为何会差这么大呢?有人说就是因为中国是个共产集权国家,能够搞个举国体制,把国家的钱集中起来,把国家的力量集中起来,用人民的血汗,纳税人的钱,去搞金牌。”

香港文汇报星期一的报导说,北京奥运采取的是举国体制全国财政奥运的模式,奥运预算从来都不是问题。所谓「举国体制」,按照北京官方的解释是「在国家综合实力还比较弱的情况下,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攻坚的一种组织制度」,也就是调动全社会资源培养金字塔型的少数精英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中夺
取奖牌。中国新民党代主席郭泉于奥运会闭幕前在网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奥运金牌第一能说明中国是第一体育强国吗?"的文章,当中提到国外的教育是「全民教育」,国外的体育是「全民体育」,而中国的教育和中国的体育,都是「极少数人」享用的特权资源。这些「极少数人」的「第一」,是否能代表「全民第一」呢?

郭泉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没有这种全民的体育,他现在就是少数人的体育,比如说中国的农村中小学,连乒乓球台子都没有,怎么叫推进体育呢?只是做广播操而已,所以说中国体制其实就是独裁,独裁特点就是调极大量的钱来做一个特定的事。所以为了奥运会金牌,他们就用一切手段,例如利用公安,利用户籍,来改运动员的年龄,他们完全可以做到,这在民主国家却是不可能做到的。”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的采访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