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教授呼吁官员积极应对网民参政议政现象


2007.06.07 00:00 ET

(欢迎来信与我们分享您对这篇报道的看法)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中央党校教授沈宝祥近日表示,公众通过上网方式参政议政的现象日益普遍,各级领导干部应积极地、理性地应对。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沈宝祥教授是中央党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习时报》顾问、党校《理论动态》原主编、《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末》一书的作者。从他有关所谓“互联网政治”的表态可以看出,公众通过上网方式参政议政日益普遍的现象,就连体制内的人也不得不加以正视了。

网络杂志《大参考》原总编、评论家李洪宽表示,沈宝祥在谈到领导干部对网民参政议政的姿态时用的是“应对”一词,沈教授看来并没有将民众当作与官员平等的对话人:

“类似这种做法,就是中下级干部在网上跟群众进行交流,有的是现场交流,这种情况在各地的一些城市都已经有一些这样的做法。现在已经比较时髦了,各地当官的也想冒头,也想把自己的知名度打开,就想出这种非常规的招数打出自己的知名度。按说中央党校的教授还是太保守,尤其他讲到‘应对’的时候就强调了领导干部是一个‘主子’,就是应对,而不是跟群众去平等地去面对问题、去解决政治生活当中、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当中所碰到的问题。不是平等地去对话。”

这位评论家表示,网民就敏感话题发表的议论都会被网络警察删去,所以领导干部上网后不会碰到构成太大挑战的意见:

“这也就是为什么领导干部在网上去应对群众的条件已经成熟了,为什么呢?真正难回答的问题、真正不敢谈的问题都已经删掉了,所以领导干部上网是安全的,不会受到太大的挑战。过去政府所作的所有的错事在互联网上都是保证打压网上的意义,尤其比较尖锐的、触及中国问题实质的那些制度问题、腐败问题都是用了无所不用其及,用了封锁、删贴甚至逮捕群众这种恐吓的手段来进行压制。过去十几年以来,中国在网上的措施都是这样的。”

英国利物浦工商会英中贸易联络中心主任吴克刚博士表示,只要网民发表的意见没有触犯法律,政府官员不应用行政手段干预网上言论:

“就是说互联网上怎样发表意见,只要是按照法律框架来办事,就应该是没有问题。政府也好、个人也好在用媒体能够充分地按照当地的法律法规运行的框架,就应该不涉及到内外牵制的问题,如果说法律能够把互联网的运行进行有效的规范的情况下,就没有必要有其他行政上的干预了。”

吴博士表示,互联网上所开展的政府职能部门与民众的对话应予鼓励。作为一个新兴的媒体,互联网将会使信息的流通变得更为快捷,至于它对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将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现在作出评估为时尚早。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添加评论

您可以通过填写以下表单发表评论,使用纯文本格式。 评论将被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