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冥誕網民敲打習近平 專家:"開倒車"是必然
8月22日,是前中共領導人鄧小平的118歲冥誕。很多網民藉懷念鄧小平,暗批習近平“開倒車”。那麼,今天的中國爲何會偏離“改革開放”的原始軌道?
- 李克強深圳考察 “黃河、長江不會倒流”引關注
- 鄧小平南巡三十年 中國還在改革開放的路上嗎?
- 人民日報署名文章談改革開放 全文四千字隻字未提習近平
- 中國官媒突然轉調 發表讚揚鄧小平理論文章
- 評論:第三份歷史決議出爐,習近平宣告:終結改革開放!
在《人民日報》週一透過微博推出的鄧小平語錄中,重點包括“主權問題不能討論”、“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愛國者治港”、“發展是硬道理”以及熱愛祖國等5點內容。不過,與鄧小平“改革開放”相關的標誌性語錄卻並未列入其中。
有眼尖的網友指出,“人日發鄧語錄,唯獨‘漏’掉他最重要的堅持改革開放,還把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50年不變直接切到愛國者。”
在網絡上,也有大量中國網民自發紀念鄧小平。有人讚揚說“緬懷鄧公,青史留名!”;還有人讚揚鄧小平不搞姓社姓資的爭論,不搞個人崇拜,藉機暗諷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開倒車”。
有網友說,鄧沒有什麼高深思想,卻是“最節制”的領導人。他對內說不爭論,對股市說先不要動它。對外說不出頭,韜光養晦,對港說一國兩制,對臺說一中各表。“說到底,鄧從來沒有把自己當過偉人,貴有自知之明。”
名爲“時代牛人”的網民在貼文中說,鄧小平“接地氣”,“知道普通百姓的所思所想”,“知道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知道姓社姓資是無聊的爭論”。文章還談到,鄧小平在中美建交談判過程中,“雙方談判幾次遭遇‘談崩’的時刻,都是他力挽狂瀾,果斷拍板,推動中美兩國迅速建交”。文章還說,鄧小平“不認爲自己是個偉人,也不希望人民崇拜他。”
還有網友“先知書店”在貼文中說,1980年鄧小平在接受意大利記者法拉奇採訪時,深刻反思了中共政治體制的弊端,官僚主義、權力過分集中、家長制等。文章還引用“誰不改革誰下臺”、“凡是和美國搞好關係的國家,都富起來了”等經典語錄。
這些文章內容,顯然與習近平摒棄“韜光養晦”,對美國和西方大搞“戰狼外交”,推動獨裁和“個人崇拜”形成鮮明對比。
專家:民衆緬懷鄧小平 是出於對現實不滿
在美國的《北京之春》雜誌榮譽主編胡平告訴本臺,“習近平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鄧小平的路線,並有迴歸毛時代的一些東西。這種情況下,民衆緬懷鄧小平是出於對現實的不滿,是可以理解的。”
胡平說,民衆自發緬懷鄧小平隱含着對習近平的批評,因爲習近平上臺以來的確相當大程度改變了鄧小平的“改革開放”路線,尤其是以他在2018年修憲,取消了黨主席任期限制爲標誌。習近平還強調所謂“新時代”,或“十八大以來如何如何”,顯然是把他的時代與所謂“鄧、江、胡”時代做一個區隔。
旅美經濟學者程曉農則認爲,網民的貼文顯示出民衆對於中國經濟前景的絕望:“民衆對中國真正的前景沒有信心,但又不得不把希望寄託在政府的手上,所以開始懷念所謂‘改革開放’,以爲有了‘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就可以起死回生。”
李克強深圳談“改革開放堅定前行” 釋放信號?
北戴河會議之後,習近平視察以計劃經濟主導的東北,總理李克強則視察經濟發達的深圳。16日,李克強談到“中國開放還要繼續往前推進,黃河、長江不會倒流。” 17日,李克強向鄧小平銅像獻花時再次表態:“改革開放,一定堅定前行。”
對此,胡平告訴本臺,李克強的表態內容在今年3月兩會記者會上就講過:“可見李克強是強調堅持鄧小平路線,習近平是要修正、改變鄧小平路線。這其中暗含着很重要的分歧。”
不過,學者程曉農則認爲,現在談改革開放已經時過境遷,中國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所謂繼續推進改革開放能解決的,而是整個經濟已經走上邪路,也就是以房地產爲中心的中國整體經濟結構已經出現傾斜:“從中央到地方,離開房地產就活不下去了。這個時候空談改革開放已經無濟於事。就象抽鴉片抽到一定份上,再談找醫生治病,晚了,也沒用了!”
習近平“開倒車”是“黨”的選擇?
從鄧小平時期到胡錦濤、溫家寶、江澤民,再到今天習近平的“新時代”,所謂“改革開放”爲何越來越偏離原始軌道?旅美時事評論員橫河認爲,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就如清末“洋務運動”,只進行經濟體制改革不進行政治體制改革。而這是中共內部早就達成的共識,因爲一旦政治體制改革,共產黨就要垮臺。
“它的上層建築抑制着創新,不是說後面的領導人怎麼放棄了改革開放這條路,而是改革開放進行不下去了。” 橫河認爲,習近平的“開倒車”就是要設法保證政權統治,而不能讓這種經濟改革走向其認爲“失去控制”的局面。因此必須要改變市場經濟,來適合當局的這套制度。這一切並不僅是習近平個人的選擇,而是黨內相當大的勢力要走這條路。
橫河指出,要回到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是不可能的,因爲正是“改革開放”走不下去了才走了目前這條路:“所以共產黨現在走到絕路上去了。爲什麼讓習近平幹下去?是因爲沒有人能收拾這個局面,沒有人能改變這個狀態。”
記者:凱迪 責編:何平 網編: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