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場總統大選辯論裏的中國議題 中國迅速反駁
2020.09.30 16:40 ET
美國總統大選於9月29日晚舉行了第一場總統候選人辯論。雖然外界評論這場搶話嚴重的辯論是一場災難,但兩位候選人提到“中國”議題,也引來了中國官方的關注和反駁。中國議題在美國大選中有越來越熱的趨勢,但它在這場選舉中到底有多重要?
這是一場搶話嚴重的辯論。
辯論災難中的“中國”話題
在特朗普總統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辯論的過程中,主持人克里斯托弗·華萊士不得不多次停下來,提醒搶話者辯論規則。
辯論剛結束,美國媒體《商業內幕》迅速發出一篇報道,說這場辯論是一場災難。但是也有人認爲,這場辯論中,兩位候選人向選民充分展示了他們各自的特性。從這點來說,是場成功的辯論。
就在這場辯論會中,兩位候選人都不失時機地提到了“中國議題”,欲置對方於不利。
雙方談得最多的是中國在新冠疫情中的責任。拜登指責特朗普沒有及時讓美方人員進入中國武漢,以確認疫情的嚴重程度,反而讚揚習近平在控制疫情過程中的成就。
特朗普則強調,是“中國瘟疫”造成了如今美國嚴重的疫情和經濟下挫。
特朗普還辯稱,是他下令關閉了來自中國的航班,減少了疫情的傳播。
特朗普轉而指責拜登的兒子亨特·拜登在拜登就任副總統期間,利用其影響力,從中國謀取了利益。這被拜登立刻否認,說不是事實。
雖然中國話題在這場辯論中所佔的比重比較輕,但總統候選人的說法迅速引起了中國官方的反應。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9月30日的例行記者會上,以他堅決的口吻表達了慣有的反對,“我們堅決反對美方人員在競選中拿中國說事。事實已經證明,美方針對中方的指責沒有依據,是站不住腳的。”
中國話題遠沒有結束
中國方面對美國總統大選辯論中出現中國話題顯然非常擔心。在辯論當天,中國官媒《人民日報》發表評論說,“美國大選不應濫用‘中國問題’做戲。”
但總統大選中的中國話題遠遠沒有結束。
“中國不但與新冠疫情有關聯,也與碳排放危機有直接關聯。另外,美國目前正在經歷的經濟危機,部分也是因爲中國長期以來在知識產權問題上不公平的做法,”華盛頓智庫蘭德公司中國問題專家斯考特·哈羅德(Scott Harold)這樣分析說。
在美中關係日趨惡化的背景下,中國話題很有可能成爲下一場總統大選辯論的主要話題之一。
但哈羅德認爲,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在對待中國的立場存在共識,特朗普和拜登之間的差異主要是方式、方法問題,“一般認爲,拜登的方式更加傳統,更強調建立聯盟的方式,而不是傾向於單獨的競爭方式。”
身在美國新澤西州的中國人權律師滕彪則指出,美國目前調整對華政策,是因爲過去多年,兩黨在這個問題上都出現了偏差,“從1989年之後,甚至是從70年代以來,兩黨對中國都是一種接觸的政策,甚至是一種綏靖政策,”
中國問題在美國總統大選中的重要性
滕彪已經在美國居住多年。他關注美國大選中的中國話題有自己的角度。“作爲一個從中國來的人權律師和知識分子,我最關注的當然是中國的人權和民主。考慮到中國的國際、國內政治環境,美國總統是誰,對中國的民主化進程還是相當重要的。”
特朗普自2017年就任美國總統後,美國的對華政策已經作了重大調整。從過去幾十年的“對華接觸”政策,轉變爲現在把中國看作是美國的主要戰略競爭對手。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上週還對美國各州和地方政府發出警告,警惕中國對地方政府層級的滲透和影響。
但滕彪對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中國政策仍然是不滿的,“我個人覺得,特朗普對中國的強硬主要是經濟貿易方面,完全不涉及到推動中國人權、民主的方面。而且在經濟方面,在對待華爲、微信和抖音等的態度上有所反覆。”
傳統上,外交政策並不是美國總統大選中最重要的議題。在第一場辯論中,主持人華萊士的問題都集中在稅收、最高法院法官候選人等美國內政。
但因爲新冠疫情等因素,中國問題已經成爲了本次美國總統大選無法迴避的話題。哈羅德認爲,今年的大選中,中國話題有可能比一些人想象的更加重要。
誰贏得了第一場辯論
第一場總統大選辯論的銷煙已經散去,但輿論對這次辯論的談興正濃。不同來源的民調顯示,民衆認爲特朗普與拜登在辯論中各有勝負。
(記者:王允 責編:申鏵 網編: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