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大國攻略:松田康博:拜登會繼續把中國當成戰略對手

2021.01.22
專欄 | 大國攻略:松田康博:拜登會繼續把中國當成戰略對手 美國新總統拜登上臺,會留下多少特朗普對中國的強硬政策? 學者認爲拜登會繼續把中國當成戰略對手。
(法新社)

美國新總統拜登上任首日推翻了前總統特朗普多項政策,終止了特朗普政府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程序,並籤令啓動程序,重返特朗普退出的《巴黎氣候協定》。在美中臺關係中,有多少特朗普的“政治遺產”可能留下來?

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松田康博說:“拜登會繼續把中國當成戰略對手”,只是有些不同的地方,會有一些改變。松田說通常政黨輪替或領導人更替,是國與國與改善關係的好機會,但是這次會怎麼樣呢? 過去冷戰結束後,克林頓和小布什兩位總統的政策是從強硬逐漸改變爲合作,當時中國領導人江澤民和胡錦濤是他們謀求合作的對手。不過,奧巴馬上任時不一樣,因爲小布什爲了反恐攻打阿富汗、伊拉克,得罪太多國家,尤其得罪歐洲等國。奧巴馬要與世界和解,以溫和態度從和中國合作開始,結果中國看成是美國的弱點,認爲美國示弱,中國於是得寸進尺,所以奧巴馬在2009、2010年開始比較強硬,推出重返亞太等政策,這是因爲一開始與中國合作的路線得不到結果,於是從合作變成強硬。

松田康博分析,特朗普則是上臺就開始對中強硬,到了2018年轉爲極端強硬,他前所未有的特殊做法顛覆傳統。拜登不太可能繼承特朗普的極端強硬政策對中國施加極限壓力。拜登應該會從強硬政策開始,看中國的反應,再看是否更加強硬,松田說:“我的看法是拜登會往更加強硬的方向發展”。松田認爲拜登對中政策強硬的程度,應該是奧巴馬的第三任和特朗普的第二任兩者的中間,意思是會比奧 巴馬更強硬。因爲再過兩年,美國要進行期中選舉,民主黨很可能會失去參議院多數,如果共和黨掌握參院多數的話,美國國會應該是一面倒,主張對中強硬、對臺友好,因爲國會對行政部門壓力很大。

松田康博: 20大前 中國對外勢必強硬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松田康博認爲美中僵局會持續,但拜登不會像特朗普政府最後一兩年那樣極端強硬,應該是從強硬逐漸變得更加強硬。(法新社)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松田康博認爲美中僵局會持續,但拜登不會像特朗普政府最後一兩年那樣極端強硬,應該是從強硬逐漸變得更加強硬。(法新社)

那麼,中國可能如何應對?

松田康博說,2021年和2022年都是中國的政治大年,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年,明年二十大時習近平要三選連任,所以今後這兩年,習近平一定要保持穩定和發展趨勢,所有官員都不敢犯任何一個錯誤,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外交對外行爲會比較僵硬。所以拜登也沒有理由對中國變溫和。

至於特朗普留下的“政治遺產”如何影響未來的美中臺關係? 包括派美國高層官員訪問臺灣,蓬佩奧宣佈取消美國行政部門與臺灣官員的交往限制等。有分析認爲,蓬佩奧是故意在臺灣埋地雷,或給拜登政府設陷阱。

松田表示,特朗普所設的很多陷阱、對中強硬措施也是其中之一,但拜登政府不可能主動取消,若取消這在政治上是自殺行爲,除非中國做出重大妥協,不然拜登不會主動取消特朗普的強硬措施,取消等於示弱。若中國願意妥協,可能也只做很小而對中國有利的妥協。因此美中的僵局會持續,但拜登不會像特朗普政府最後一兩年那樣極端強硬,應該是從強硬逐漸變得更加強硬。

松田康博:除非中國做出重大妥協 拜登不會取消強硬政策

松田說,因爲中國連續兩年政治大年沒有妥協餘地,官員不敢犯錯。新冠肺炎蔓延這一年大家已經看到中國外交官的表現。在中國這樣的獨裁國家,領導人不能有缺點,不接受批評,所有官員都要維護和鞏固領導中心。在這麼僵硬的政治環境,中國能做的妥協非常有限,就算做了,國際社會可能也覺得不夠。

特朗普的抗中政策會不會延續?

習近平表示希望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意圖搶先於美國。(法新社)
習近平表示希望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意圖搶先於美國。(法新社)

松田說,拜登對中國不僅競爭對立,仍然會摸索一些合作議題,氣候變遷是例子,這方面會謀求合作。

在對臺灣的支持方面,美臺高層接觸、解除美國行政部門與臺灣官員的交往限制等,美國將衡量國際環境的中美關係狀況來做決定,不一定繼承特朗普的政策。但是支持臺灣是趨勢和共識,以前臺灣官員去華盛頓不一定能見到美國高官,現在能見到,而且可以進入美國政府大樓,臺灣的軍事代表團早已可以進入五角大樓,臺美關係會一步一步得到改善,這趨勢不會變,但不會一口氣取消所有限制讓臺灣的總統去華盛頓演說,這不太可能。美國政府有外交裁量權。美臺之間的限制還是會事實上繼續存在。

至於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戰略,松田認爲拜登應該會繼承,可能換個招牌,但換湯不換藥,應該內涵不變。拜登應該會重視同盟國,推動更多的國際合作。

松田康博:拜登亞洲事務團隊值得信賴

《華盛頓郵報》分析指出拜登的亞洲事務團隊,將讓亞洲盟友鬆一口氣。松田認爲拜登的亞洲事務團隊中,國務卿提名人布林肯、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三位都是民主黨外交和安全方面的佼佼者,對具體事務非常熟悉,在學術界和國際間有很多朋友,這三位可以說是最理想的團隊。“對美國盟友和安全夥伴,包括臺灣也是安全夥伴,是值得歡迎的。”松田說拜登的團隊值得信賴,最受拜登信任的是布林肯,他們是長年的夥伴關係,布林肯在聽證會上談及中國是競爭對手、認同中國對待新疆的做法是種族滅絕等,布林肯的思維可以代表拜登的看法。

美國學者格雷厄姆·艾利森去年曾撰文主張美國須和中俄等強權,以劃分勢力範圍的方式“分治”全球,有臺灣學者因此呼籲臺灣應提防“美中共治”,以免淪爲強權間交換的籌碼。松田表示,以前有過“美中共治”這種提法,不是坎貝爾提出,比較接近這種想法的是奧巴馬時的國家安全顧問蘇珊萊斯(Susan Rice),她的想法是,中美之間若能有共識,很多問題容易解決,爲了達到目標,小事可以犧牲。松田說坎貝爾沒有這樣主張,坎貝爾在擔任奧巴馬助理國務卿時,加強臺美軍事合作和軍售臺灣,坎貝爾比較有戰略眼光,而且現在的戰略環境跟十年前完全不同,現在中國的綜合力量、中國的高科技,和中國對全球的挑戰超越十年前的中國。松田說:“美國菁英分子不管曾經在中國有多少朋友,接受過多少款待,他們會爲了維護美國國家利益而奮鬥,這一點不擔心。我比較擔心是其他國家能否配合美國的新的態勢。”

松田康博:20大前 中共對臺動武可能性低

美國新總統拜登上臺,會留下多少特朗普對中國的強硬政策? 學者認爲拜登會繼續把中國當成戰略對手。(法新社)
美國新總統拜登上臺,會留下多少特朗普對中國的強硬政策? 學者認爲拜登會繼續把中國當成戰略對手。(法新社)

格雷厄姆·艾利森提出的“修昔底德陷阱”近日又在臺灣引起臺海是否可能爆發戰事的議論。松田說:“中國會不會爲了自己成爲進一步強大的國家,有計劃的對臺動武,我覺得近期內不太可能。”“這一兩年是習近平三選連任之前,中國方面有計劃的攻打臺灣的可能性不高,這是我的判斷,但這不代表它不加強對臺動武的能力。它會繼續找機會。”但是長期來看,松田認爲,包括日美等國應該做更多努力,臺灣也要培養自己的實力,來嚇阻中國做出較冒險的政策,臺海和平是這樣維持下來的,將來也一樣。

松田說,臺灣最危險的時刻已經過了,特朗普11月就解僱了他的國防部長,1月初副國家安全顧問辭職,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在拜登就職前一天辭職。在美國政權交替混亂這麼“好”的時機,中國都不對臺動武,顯示中國沒有足夠的能力與信心攻打、佔領和統治臺灣。

中國的戰略盤算是什麼?

松田說,短期來看,中國趁着美國政權交接前所未有的混亂情況下,中國沒有選擇對臺動武,而中國選擇對香港大抓捕,並和歐盟達成中歐經貿協定。尤其中歐達成協定意味中國認爲打經濟牌還是有效,經濟牌有時能給點好處,有時能制裁對方,就像中國製裁澳大利亞那樣。

中長期來看,習近平1月11日重提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論點,強調“時與勢在我們一邊”。松田指出,中國的宣傳跟真實想法有時要分開來想,中國的宣傳是邁向更加發展、實現中國夢的方向發展,但真實的想法不一定,中國的挑戰很大,人口老化的問題,疫情的壓力,雖然中國經濟正成長,但與過去相比仍低,太多私營民營企業破產影響就業,習近平面對的問題是極大的,脫貧、實現全面小康以口頭宣佈達成,實際不是這麼簡單。習近平說“時與勢在我們一邊”一方面是宣傳,一方面是中國短期內還是有辦法,歐洲即使對中國有這麼多意見,但是仍趁美國權力交接時與中國達成協議,顯示中國的經濟牌仍然很有用。

習近平盤算搶先美國加入CPTPP

此外,松田認爲習近平表示希望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這意圖是認真的,中國往這目標推動。但是CPTPP的11個成員國不一定都無條件歡迎中國。中國在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時保留很多問題,中國並沒有全面開放,有些條款涉及中國科技核心利益,中國不敢開放。中國認爲通過談判能得到日方和其他國家的妥協,因爲中國經濟太有魅力。但日方希望中國改變,現在的情況是兩邊都還在摸索,日本要先了解拜登政府的想法,所以不至於和中國開始談判。松田強調中國想加入CPTPP的想法是認真的,因爲只要先加入,就有否決權。若中國先加入,中國可以阻擋美國和臺灣加入,所以中國要搶先加入。如果美國先加入,可以擋中國。若臺灣先進來也可以擋中國,但由於臺灣禁止進口日本福島等五縣的食品,暫時無法參與CPTPP的談判,拜登也不會馬上回到CPTPP,這對中國來說是很好的機會,中國認爲只要開始談判就是好事,這是習近平的算盤。中國商務部1月21日重申,中國願與更多貿易伙伴商籤自貿協定,包括積極考慮加入CPTPP。

至於日本將如何應對中國和拜登上臺後的新局?日前日本政府解密外交文書,文件電報顯示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時,日本主張不強硬制裁中國,如今30年後,日本如何應對中國?

松田說,這30年國際環境和中國的變化是巨大的,不能以現在的眼光來看30年前日本政府的政策。30年前中蘇對立還未完全結束,日本也很難接受中國陷入混亂回到文革。日本希望以鄧小平爲首的改革派發展勢力,而且當時中國國力不強,老布什的想法也一樣,日本也是摸到美國的底,所以對中採取保留的態度,不像歐洲那樣強硬制裁。松田說他可以理解日本當時的決策,但是他不能理解當時的日本對中國沒有其他避險的戰略性思維。後來中國變成霸權主義,向他國施壓,中美關係極度惡化,日本政府當時沒有避險政策。現在日本經歷了2012年尖閣羣島(中國稱釣魚島)的問題,中國對日本實施非常有敵意的政策,中國去年全面性進行戰狼外交。所以,雖然日本正在加強日中關係,但是現在日本不太可能像30年前毫無保留的維護中國,只是比較擔心日本政府如今是否有備選方案,有沒有戰略性的避險政策。

松田康博:日本抽到鬼 東京奧運遇到疫情太倒楣了

日本東京奧運遇上疫情,政府債臺高築,可能導致政治危機。學者認爲日本對美對中的外交力量可能降低。(法新社)
日本東京奧運遇上疫情,政府債臺高築,可能導致政治危機。學者認爲日本對美對中的外交力量可能降低。(法新社)

松田康博談到日本的國內問題表示,現在日本疫情爆發的趨勢還沒有降下來,奧運是否再次延期或停辦,這個問題太大。松田說:“日本抽到了鬼,太倒楣了,運氣非常不好。”日本爲了奧運興建大量場館設施和選手村,這些選手村的屋主苦等奧運辦完後出售樓房,要等一年,不能再等。如果停辦奧運,日本政府和民間爲奧運付出的代價,全部會變成負資產,日本的損失非常大,已經付出了好幾千億日圓。所有的準備全部都會泡湯,房地產負債很嚴重,再等一年都不可能,爲了因應疫情導致的經濟困難,政府發放鉅額津貼,發行國債已經沒有上限,政府編列的臨時預算跟一年常規的預算相當,等於是一年編兩次預算,都是債務,很可怕,“這可能導致政治危機”。

今年是日本的選舉年,九月是自民黨總裁選舉,十月是衆議院選舉,菅義偉首相的壓力太大,日本對美對中的外交力量可能降低。松田說中國看到了日本的情況,中國認爲若習近平能訪日,是對菅義偉加分,但從日本角度來看正好相反,日本認爲習近平訪日會對菅義偉扣分,因爲在東海中國的敵對行爲不斷,習近平的形象在全世界都很不好,中國人權問題這麼糟,若習近平訪日一定會有反對人士去嗆聲。日本若要歡迎習近平,必須先克服疫情,經濟也要有起色,而中國也要搞好對外關係,尤其是改善對美關係,日中之間纔能有好的話題,中國本身也要做更多的努力。

撰稿 陳美華 責編 許書婷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