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四次单身大潮来袭


2015.12.11
m1211women.jpg 中国媒体观察者网日前发表的中国第四次单身潮来临的文章说,种种迹象都说明,摆在单身者面前的,是一条荆棘密布的艰难之路,通向充满挑战、前景却不甚清晰的未来。(资料图/Public Domain)

在今天的节目里,我们先来谈谈中国都市女性的一个新趋势,那就是,女性可以不结婚没孩子,但不可以没工作。

中国媒体的报道说,这一女性群体现在被称为“中嫩人群”,她们30岁出头,心智成熟、经济独立,却仍然过着少女般自由自在的生活。在传统婚姻家庭观念中,这类“新女性”难免遭遇另类眼光,而走进她们的生活和故事,或许会发现她们以自己的方式追求着幸福。她们具有更强的自我意识,不愿重复上一辈“工作—结婚—生育”的既定轨迹,重视社会交往超过家庭关系,将结婚生子排在自由、事业之后。

在“中嫩人群”看来,或许可以不结婚、没孩子,但绝对不能没工作。因为没工作很有可能意味着没票子、没视野、没人脉、没圈子,如果这些都没有,那自由和魅力又从何而来呢?

“享受生活,而不是被生活享受”,是“中嫩人群”的人生信条。有观点认为,女人们之所以会变老,就在于她“走不起来了”。“走起来”通常被理解为远离柴米油盐和“宅”的惯性,有精力去派对、交友、探险或旅行。中国媒体的报道援引33岁的姚静的话说,“生活中总会有一段时间,令你孤独、迷惘又沉默。多看一本书,多一次旅行,多交一个朋友,那么等你度过低潮后,那些时光必定照亮你的路。”她尽管还是单身,却已走过10多个国家和地区,30多个城市。

但也有人认为,“与其勉强做女孩,不如做个幸福的大妈” ,因为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会产生变化,如果时常把少女、心动、邂逅什么的挂在嘴边,有点逃避现实的感觉。结婚、成熟、变老,这样的过程对女人而言难道就一定是走下坡路吗?

社会学者认为,中国“中嫩人群”的出现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女性拥有更好的受教育与就业机会,为其独立自主创造客观条件;二是除了到适婚年龄便要结婚生子的传统模式外,多元文化背景提供了其他可供选择的模式。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在接受本台采访时分析说,目前中国社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过去传统的农业国,向工业国,向一个后现代化的和信息化的国家转变。特别是妇女,改变了传统上的女人依附男人,女人人格上和生活上很难独立自主的状况。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当然,胡星斗教授说,女性的一些独立行为,比如不愿意丢掉工作,可能也与中国的司法制度中,女性的某些权益不能得到保障有关系。比如前几年修改的婚姻法,就使得婚前的财产不能成为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这样就使得女人,如果没有大量的婚前财产随陪嫁而来,她离婚后就很有可能是净身出户。所以这样的法律对女人不利。还有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非常不完善,这也促使了许多单身男女,特别是处于弱势群体的妇女,她要个人去奋斗。

当然,胡教授接着说,社会保障不太完善,有利于一个国家创造财富,有利于提高竞争效率。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可能也会使得一些弱势群体,特别是老年人,生病以后,生活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所以胡星斗教授认为,目前中国这样一些非常有独立性的年轻女士群体的形成,可能是综合因素所促成,既有对传统农业社会一些价值观的反叛,或者是否定,也有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缺陷的折射,导致妇女必须去这样拼搏。

不过,胡星斗教授同时指出,女性独立有助于提高婚姻中女性的地位,女性如果不结婚,也有助于整个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因为她不再依附于丈夫,不再依附于小孩。象传统的社会,生一大堆小孩,那女人就身不由己,她就没有办法去追求自身的价值和幸福。现在很多老大妈,她们喂了儿子又喂孙子,这样的一种生活,也许现在的女性是不愿意接受的。所以她宁愿选择独立的生活。 胡教授说,这对于建设一个公民社会,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实际上是有其价值的。只有当社会的大多数公民具有某种独立人格的时候,这个国家的公民社会也许就算形成了,人民也许就真正能当家做主了。所以对推动社会进步还是有其价值的。

对于女性“中嫩人群”的出现,美国麻省大学社会学副教授邓晓刚认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都有,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是工作创造了机会,还有就是妇女养家和抚养孩子的压力,造成她们生育欲望的减弱,就如现在开放了二胎,妇女的生育欲望并没有增加,反而比以前下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养孩子的成本也越来越高。

所以在邓晓刚教授看来,一些年轻职业女性宁愿不结婚没孩子也不能没有工作,有可能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首先从人口结构上说,男的到了30多岁,一般都结婚了,没结婚的与大龄剩女又配不上,一般大龄剩女事业有成,对男方要求提高,适龄男士又没有,这是一个社会问题。农村有几千万男性找不到工作,又造成农村拐卖妇女和儿童现象严重。

邓教授建议政府和社会应当从政策等角度上关怀这些人,允许人们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比如中介机构可以帮助这些人成立家庭,还可以通过领养孩子,赋予生活新内容。他说,领养儿童从道德,社会和个人的角度来说都是一种好的选择。

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不少社会学者认为,中国“中嫩人群”的出现主要有两方面的时代原因:一是女性拥有更好的受教育与就业机会,为其独立自主创造客观条件。二是除了到适婚年龄便要结婚生子的传统模式外,多元文化背景提供了其他可供选择的模式。

不过,不少人仍然认为,“女人过了三四十岁就不值钱”的观点,在中国传统婚姻家庭观念中,依然占据重要地位。对于“中嫩人群”不服输、搏青春的努力,大多数人表示尊重和欣赏。但要自己成为那样的人,就是另一回事了。多数中国女性的主观意愿,还是愿意在30岁之前出嫁,步入“中嫩人群”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

一些事业有成的大龄女士就说,“其实没有刻意单着,就是不想勉强,否则你早晚会觉得两个人在一起的妥协、退让都没有价值。”自己的生活本来就不缺乐趣、不缺事业、不缺安全感,没有必要去将就一份姻缘。

中国媒体半月谈杂志援引浙江省社科院妇女与家庭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平的话说,“这一群体其实并不排斥结婚,很多人可能只是觉得,与其草率嫁给不合适的对象,还不如单身带来的‘近期幸福感’更明显。” 而在美国、日本等国家的都市女性中,这样的心态越来越普遍。但在中国,单身“中嫩人群”是“持续扩张”还是“昙花一现”很难下结论。

不过,中国观察者网日前发表文章披露,中国国家民政局数据显示,中国单身男女人数已近2亿,其中主动选择单身的“单女”明显增多。独居人口从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如今有超过5800万人一个人生活。中国第四次单身潮正在来临,单身者,正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群体,一个社会符号。然而社会的观念和制度并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

这一趋势并非中国大陆独有。台湾媒体报道,2012年台湾15岁以上的单身人口为939万人,占总人口约42%;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预测,到2030年,日本的终身未婚男性比例将增至30%,而女性则增至23%。

美国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艾里克·克里南伯格撰写的《单身社会》一书,表明这代表着自婴儿潮以来最重大的社会变革——我们正在学习单身,并由此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它改变了人们对自身,以及人类最亲密的关系的理解;它影响着城市的建造和经济的变革;它甚至改变了人们成长与成年的方式,也同样改变了人类老去甚至去世的方式。”

结婚与单身,本来都是生活的可选项。然而,在像中国这样以婚姻为本位的传统社会里,单身者属于统计学意义上的绝对少数群体。他们游离于配偶制度之外,从观念到制度、从经济到心理,多多少少都面临着障碍,受到忽视、牺牲或歧视。

对此,目前旅居德国的独立评论人士史明先生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说,其实单身者面临的挑战,首先是所谓孤独感和独立感的交叉,这是个比较大的问题。他说,现在的人是在一种交叉的心态下生活的,一方面他希望自己独立,因为在现代社会里,依靠任何一个人,永远都会给你非常大的不安全感,这样的生活就要求人们有独立性。再加上现在生活的分工非常细致,每个人干的事情都是一个自己连结果都看不到的事情。就算是你当经理,你可能也是一个很细致的经理,比如说你管产品,管产品的哪一段,但是后面那一段不归你管,前面那一段你管不着。由于这种生活的碎片化和职业的碎片化,迫使人们有一种独立感,就是起码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我是非常独立的,来作为一种补偿。这是人们现代生活中的一种心态。

史明先生说,另外一个心态就刚好与其相反,那就是你真独立了,就会很孤独。比如说,你什么都可以靠自己,什么都不需要别人了,现代生活很方便,宅男宅女一点问题都没有。外卖的东西,上网购买可以马上给你送上门来,还有各种各样的优惠。但单身这种孤独感是挥之不去的。而且现代社会里面,我们中国人所说的生,变成了一个人有“三生”,生活,生存和生命。从生活这个意义上说,你随时可以找个伴,想找什么伴都有,玩伴,旅游的伴,聊天的伴,不一定是一个人。所以单身的人也许社会接触范围比不单身的人要广得多。比如两口子下班以后,你不可能去不断的见人,否则这两口子还能过吗?但是单身的人不是这样,他一晚上可以约三次会。正因为是这样,所以生活里面有伴,就反而造成了生存里面没伴,因为生存的意义是有一个连续性的。我几年过下来回首一下,有一个整体的感觉,这是个生存的感觉。

史明先生说,如果一个人的生存是眼花缭乱,比如几年里见了几千个人,谁都记不住,你的生存就很难有一个连续性的意义,这个时候孤独感就会袭上心头。史明先生认为,东方人一旦接受了西方的现代性以后,就始终会在这种个性独立和个性孤独当中去不断地徘徊和摇摆。这个是否是造成最近这一段时间中国,特别是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后,这种单身倾向增强的原因。

史明先生说,生活碎片化造成的个性独立的幻想,再加上个性独立所带来的这种孤独的压力,就使得人们特别是女性,在这方面可能更敏感。

中国媒体观察者网日前发表的中国第四次单身潮来临的文章说,种种迹象都说明,摆在单身者面前的,是一条荆棘密布的艰难之路,通向充满挑战、前景却不甚清晰的未来——在这里,单身没有错,但是会受到惩罚。

好听众朋友,今天的妇幼论坛专题节目就播送到这里,在下次的节目里,我们将继续就中国的第四次单身大潮是否正在来临,单身女性或者说是“剩女”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及单身大潮给社会,法律和伦理所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影响进行探讨。请您届时收听。

 

请您收听节目并发表对节目的意见和建议

 

妇幼论坛节目主持人梒青的推特 (TWITTER)

地址是:HANQING8

添加评论

您可以通过填写以下表单发表评论,使用纯文本格式。 评论将被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