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綠色情報員:誰砸了我們的飯碗(上)糧食減產“升溫中”

2022.04.28
專欄 | 綠色情報員:誰砸了我們的飯碗(上)糧食減產“升溫中” 俄烏戰爭只是壓垮糧食危機的稻草,新冠疫情、氣候變遷、能源上漲和搶糧效應,也集體推高糧食價格。
(路透社)

俄烏戰爭延燒超過兩個月,這一把戰火如火如荼燒向餐桌,隨着新冠疫情、能源上漲、搶糧和戰爭衝突接連推高糧價,氣候變遷也持續助攻,引爆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饑荒潮。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署長畢斯利(David Beasley)說,“烏克蘭從世界的麪包籃,變成了排隊等待救濟者,這是過去做夢也想不到的。”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也提出警告,從2019年以來,全球面臨嚴重糧食不足的人口已經從1.35億增加到2.76億,目前全球約有38個國家、4400萬人處於饑荒邊緣。

要端穩飯碗並不容易,根據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 (FAO) 統計,今年3月小麥價格攀升至2008 年以來的新高點,食品和飼料價格應聲喊漲,國際糧食價格更創下60年來最高峯。事實上,戰爭爆發前,糧食危機風暴已悄然醞釀,俄羅斯開火後,瞬間引燃火上澆油效應。

氣候變遷助長糧荒風暴

烏克蘭有“歐洲糧倉”封號,農民先面臨乾旱之苦,如今又遇上戰火攪局。(路透社)
烏克蘭有“歐洲糧倉”封號,農民先面臨乾旱之苦,如今又遇上戰火攪局。(路透社)

臺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郭華仁指出,這次糧價波動從2021年開始走高,今年2月爆發俄烏戰爭才又加劇漲幅,背後還牽涉很多複雜因素,包括新冠疫情導致糧食供應鏈中斷、石油漲價、氣候變遷等,回顧最近20年的糧食危機,2008年和2011年兩次糧價飆漲的主要推手是石油價格暴漲,不過,2015年之後糧價和油價兩者的連動關係不再那麼明顯,各種因素疊加造成糧食危機升高。

氣候變遷是一場沒有煙硝的長期戰爭,推波助瀾助長糧食危機。今年2月至4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接二連三發佈評估報告:在全球範圍內,高溫和極端天氣事件都會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如果全球溫度繼續上升,將導致愈來愈多的農作物減產。

農業本來就是看天喫飯,這一出危機劇碼早已在真實世界上演,2021年從西歐、北美、中南美,到中國、印度等糧食產地都受到旱澇衝擊,黃豆、土豆、咖啡、茶葉價格跟着漲個不停,隨着全球暖化加劇,糧價波動將愈趨頻繁。

臺灣大學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名譽教授吳文希表示,糧食價格波動和產量、品質有直接關係,2019年IPCC《氣候變遷及土地報告》曾預估,未來10年氣候變遷將導致全球作物產量下降2%至6%,到了2050年,糧食價格甚至可能上升80%,這也說明了針對氣候變遷對農業的影響,大家不敢持有樂觀的態度。

暖化讓糧袋子變小了

隨着全球升溫加劇,玉米產量將大幅受挫。(路透社)
隨着全球升溫加劇,玉米產量將大幅受挫。(路透社)

氣候變遷無可避免讓全球糧食系統變得更加脆弱,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2021年11月刊登在科學期刊《Nature Food》的研究顯示,玉米、小麥、大豆和大米都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在高溫室氣體的排放情境下,到了本世紀末,玉米產量會大幅下降 24%,由於主要種植地北美、中美、西非、中亞、巴西和中國等地的平均氣溫上升,未來幾年後玉米產量就會開始走降。小麥產量則是出現增長,不過成長趨勢最終也會停止,預計在本世紀中葉左右持平。

郭華仁分析,氣候變遷有平均溫度上升和極端氣候兩個層面,以升溫對全球糧食生產的影響來看,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農作物產量可能降低,不過,在溫帶或北方地區,由於氣溫上升,無霜期變長,農作物可以生長的時間增加,所以產量反而可能提高,這說明小麥會增產的原因,因爲小麥生長在溫帶寒冷地區,而玉米的主要栽種地集中在熱帶、亞熱帶地區。不過,極端氣候卻是造成全面衝擊,當熱浪、寒害,或是洪災、乾旱襲擊產地,農作物就會受到影響。

升溫的增產紅利僅在“限值”之內,“氣溫上升,高緯度地區反而得利,小麥產量會增加,但是當升溫超過2.5°C,不可能有正面影響。”吳文希說,“每一種作物和生物都有它最適宜生存的環境因子。”

目前全球平均溫度比工業革命時期上升1.1°C,“全球升溫1.5°C恐怕提前10年發生。”去年科學家們提出數據示警,“預計2030年前後地球升溫將達到1.5°C的門檻(《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之一)。”

大米減產砸破飯碗

暖化下,中國水稻產地雖然北擴至黑龍江,整體產量飽受升溫威脅。(路透社)
暖化下,中國水稻產地雖然北擴至黑龍江,整體產量飽受升溫威脅。(路透社)

這意味着糧食不安全性火速升溫,主要糧食作物逃不過減產的困境。“以全球平均數值來看,當溫度升高1°C,小麥會減產4200萬噸,等於是全球小麥會減少6%,水稻會減產3.2%,玉米和大豆分別減少7.4%和3.1%。”吳文希引用國際研究結果,“溫度上升2°C,小麥會減產20%,水稻會減產8%,玉米則會減少18%,隨着溫度上升愈高,減產幅度愈加嚴重。”

全球大米主要產區集中在亞洲,光是中國和印度就合佔了一半,不過,這裏也是氣候脆弱地區。中國農業科學院專家通過氣候變化模型模擬,結果顯示在IPCC的4種未來氣候模式下,中國的水稻產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減產趨勢。

“當溫度上升3°C,水稻會減產18%;溫度上升4°C,很多生物會死亡。”吳文希進一步說明,“升溫會導致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區被淹沒,嚴重危害生存空間。”

儘管暖化讓水稻種植面積向北方延伸,極端氣候災害卻可能抵消增產的效益。“農作物的開花期特別容易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而發生損害,例如水稻開花時遇到低溫,花受到損害,後來即使溫度上升了,還是沒有辦法結穗。”郭華仁說,“當環境條件不適,會導致產量低落或是品質變差。”

二氧化碳偷走營養成分

大氣層的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大米中的澱粉含量增加,鋅、鐵等營養成分卻減少。(路透社)
大氣層的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大米中的澱粉含量增加,鋅、鐵等營養成分卻減少。(路透社)

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Stockholm Environment Institute)指出,農業是氣候變遷之下風險最大的產業之一。隨着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斷飆高,主要糧食作物的核心營養元素也明顯下降,雪上加霜的是,去年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捎來壞消息,2021年5月大氣中平均二氧化碳濃度爲419.13ppm,這個數字比工業化前的濃度280ppm還要高50%。

吳文希表示,針對氣候變遷對作物營養成分的影響,聯合國糧農組織曾經進行薈萃分析,在統合分析國際研究後發現,二氧化碳濃度上升會導致作物中鎂、鐵、鋅、鉀等礦物元素含量下降,並進一步預估到了2050年,很多作物含有的蛋白質、鐵、鋅會降低3%至17%。

營養價值也是糧食安全重要的一環,吳文希說,2019年國際組織展開全球人口健康分析,結果發現全球營養不足的人口有8.3億人,如果再加上氣候變遷的衝擊和影響,到了2080年營養不足的人口可能會高達13億人。

暖化掀起的糧食危機風暴,農業體系也無法置身事外,“氣候變遷傷害農業,可是食農體系本身也是排放溫室氣體的元兇之一。”郭華仁說,“因爲農業生產技術從農藥、化肥、大型農業機械,再到農作物的長距離運輸,都是仰賴化石燃料。”

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科學團隊2021年發表在《Nature Food》期刊的研究報告顯示,全球糧食體系排放的溫室氣體,佔全球總排放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排放量最高的國家依序爲中國、印度尼西亞、美國、巴西、歐盟及印度。

郭華仁表示,農業碳排放的佔比依計算方式而異,一般落在19%至29%,新研究則提高到約33%,其中以二氧化碳最高,大概佔了46%,甲烷佔了36%,再來是氧化亞氮18%,這三者是食農體系主要排放的溫室氣體,而且不只是農場內生產所製造的溫室氣體,農場外的食品運輸、加工和食物浪費等也有很大的佔比。

這無異於是自食惡果,吳文希援引2020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現任聯合國祕書長的特別顧問薩克斯(Jeffrey D. Sachs)和國際學者合作的氣候變遷統計分析,“森林砍伐和土地變更使用、能源消耗、畜牧養殖及種植加總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是149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大約佔全球排放量的27%,如果再加上食物損失和浪費產生的44億噸二氧化碳當量,佔比達到34%。”

當各國爲顧及糧食安全,以不永續的方法加速生產,反而陷入惡性循環的泥沼之中。吳文希提醒,“往後我們在生產糧食、養殖的同時,要致力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承擔全球減碳的責任,否則勢必承受很多社會風險。”

撰文:麥小田 責編:許書婷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