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綠色情報員:塑料大軍潤(run)向何方?(上) 亞洲小魚乾淪陷

2022.05.19
專欄 | 綠色情報員:塑料大軍潤(run)向何方?(上) 亞洲小魚乾淪陷 當亞洲小魚乾集體出現“微塑料”新口味,亞洲海域的塑料污染風暴不容小覷。
(路透社)

“數十年來,化石燃料行業的欺瞞行爲帶來了災難性後果。”美國加州檢察長邦塔(Rob Bonta)槓上石油巨頭,今年4月底破天荒展開塑料犯罪行爲調查,他戳破回收可以解決塑料污染的神話,“我們看到的事實是,大多數塑料無法回收,全球回收率從未超過9%。”

3月初,聯合國環境大會也聚焦塑料議題,“塑料污染已成爲一場瘟疫。”挪威氣候與環境部長兼大會主席艾德(Espen Barth Eide)一針見血點出危機,因爲迄今全球總計生產約90億噸塑料,每年丟棄和填埋在環境的塑料垃圾不斷增加,預估到了2050年將達到120億噸,這次大會各國達成歷史性決議“終結塑料污染”,2024年前將制定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減塑協議。

塑料小魚乾席捲亞洲

不過,塑料污染的禍害早已滲入大海,海洋垃圾有6至8成是塑料,長年累月碎化形成微塑料,國際研究陸續發現塑料殘留在海洋生物體內,最近臺灣中山大學研究團隊發表在國際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的研究顯示,亞洲7個國家生產的小魚乾產品全都中鏢,微塑料含量依序爲日本、中國、斯里蘭卡、南韓、越南、臺灣和泰國。

亞洲小魚乾含塑量排行榜,日本、中國、斯里蘭卡名列前三名。(臺灣中山大學提供)
亞洲小魚乾含塑量排行榜,日本、中國、斯里蘭卡名列前三名。(臺灣中山大學提供)

臺灣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教授兼海科院院長洪慶章指出,日本小魚乾的微塑料含量最高,打破大家對日本產品的普遍印象,雖然微塑料含量可能因小魚的種類和大小而有差異,不過,這次研究檢測的日本3種不同魚種,微塑料含量相對都偏高,平均值爲75.9%,相當於喫一條魚就有機會喫到0.7個微塑料,中國含塑魚佔比爲40%左右,等於是喫兩條半的魚就會喫到一個微塑料。

這些小魚乾製品的來源主要是鯷科(Engraulidae)和鯡科(Clupeidae)魚類,洪慶章表示,這些濾食性魚類具有細密的鰓耙,主要攝食水體中的藻類和浮游生物,而金槍魚(又稱鮪魚)、旗魚等大型魚,從幼魚生長到體長15至20公分前,也是先攝食肉眼看不到的浮游植物,接着喫浮游動物,這些小魚連帶從食物鏈中喫進了微塑料。

“海洋有80%的浮游動物都是橈足類,我們把微塑料添加染色劑,發現牠們會喫微塑料,微塑料也可能沾附在浮游動物的體毛上面。”洪慶章說明實驗結果,“這間接證實了我們的想法,小魚可能是從水體直接誤食微塑料,或是喫了浮游動物,間接導致體內累積微塑料。”

北太平洋陷入污染熱區

從各國小魚乾的含塑量光譜,隱約投射出當地海域的微塑料污染情形。洪慶章分析,南海海流和黑潮終年由南往北流,這一帶也是人口稠密地區,東南亞人口大概有6億多,印度和中國也各自約有13、14億人口,這些沒有妥善處理好的塑料進入海洋後,慢慢被分解變成小碎片,沿着海流往北輸送,過程中愈分解愈小,所以可能滯留在西北太平洋,最近一些研究也顯示,臺灣北部的東海、靠近日本海域,魚類的含塑量確實比較高。

以中山大學的小魚乾研究來看,東海、黃海和渤海都是小鯷魚的主要漁場,鯡魚每年4、5月從北太平洋羣集至黃、渤海產卵,這次研究分析的中國小魚乾爲玉筋魚(又稱銀針魚),也分佈在黃、渤海沿岸,且喜歡棲息在近海沙地。微塑料不僅在海洋表面漂流,也懸浮在水體中,甚至沈降在水底,這些海域出產的小魚乾無可避免集體出現“微塑料”新口味。

在太平洋環流作用下,西北太平洋和東北太平洋形成兩大海洋垃圾帶,塑料污染問題也格外突出。(路透社)
在太平洋環流作用下,西北太平洋和東北太平洋形成兩大海洋垃圾帶,塑料污染問題也格外突出。(路透社)

今年2月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佈的《塑料污染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歸納出相同趨勢,研究人員檢視全球2590份塑料污染研究,發現2144種海洋物種的棲息環境受到塑料污染,如果不採取有效的減塑措施,海洋食物鏈中的微塑料會持續累積並達到危險水平,這份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海洋生物學家伯格曼(Melanie Bergman)也點名,地中海、黃海、東海受到的影響尤其明顯。

套句流行語,塑料大軍大舉“潤”(run)向亞洲海域,早已是不爭的事實。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助理教授何攖寧指出,2017年海洋清理基金會(The Ocean Cleanup Foundation)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的研究估計,亞洲地區河流排放塑料廢棄物入海的佔比非常高,大約佔全球總排放量的86%,亞洲海域的塑料污染問題不容輕忽,同時在海流影響下,有機會在某些地方形成污染熱區。

洪慶章說,科學家關心的議題包括塑料從哪裏來、到哪裏去,以及它最後的宿命在哪裏,海水密度是每立方公分1.025克,假設比海水密度大,它可能會沉降下去,比如PET材質的飲料瓶,質量輕的塑料袋理論上會浮在海面,不過,它慢慢分解後會有生物膜,也就是生物會附着在上面,密度跟着變大,最終沉入水體,此外,塑料也會隨着洋流移動,北太平洋就有兩大垃圾帶,一個在日本外海,另一個是從夏威夷延伸至加州外海,形成“海洋塑料墳場”。

亞洲海域捕撈的海產微塑料含量偏高,大多檢驗出生活塑料。(路透社)
亞洲海域捕撈的海產微塑料含量偏高,大多檢驗出生活塑料。(路透社)

從海鮮窺見塑料日常

2020年一篇刊登在《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的研究也顯示亞洲海域的塑料污染問題突出,英國研究人員檢視2014年至2020年間超過50篇研究,發現亞洲沿海採集的軟體動物(如牡蠣、貽貝等)受到微塑料污染最嚴重,海產檢測到的主要聚合物有聚乙烯(P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丙烯(PP)等。

何攖寧認爲,從目前的綜合統計研究來看,亞洲海域的塑料污染情形確實相對明顯,然而這也要看各國研究人員對塑料污染的關注度,亞洲地區做了不少相關研究,因此在沿岸或海產上面都找到塑料污染的佐證。

中山大學研究團隊也進一步檢視小魚乾的微塑料型態,洪慶章指出,從物理上來看,80%是塑料纖維,其次是塑料碎片,化學種類則以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氯乙烯(PVC)爲主,由於小魚生命史不長,理論上可以反映出當地的塑料使用和污染情形。

以中國的小魚乾樣本來看,種類以聚苯乙烯(PS)爲主,這類聚合物常用於食品包裝材料,聚乙烯(PE)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佔比也不少,前者廣泛用在塑料袋和包裝薄膜,後者使用在飲料瓶和食品容器。

以飲食習慣來看,亞洲人喫進微塑料的風險相對來得高。(路透社)
以飲食習慣來看,亞洲人喫進微塑料的風險相對來得高。(路透社)

亞洲餐桌浮現高風險

洪慶章推估,亞洲小魚乾的微塑料來源可能是河川或排水溝的塑料廢棄物被沖刷入海,或是棄置在大海的塑料殘骸所造成,此外,人爲廢水排放也是被忽略的一環,洗衣服脫落的塑料纖維,儘管進入城市下水道,但目前污水處理廠並未能有效過濾擋下,最後還是流入大海。

“從飲食習慣來看,亞洲人攝入微塑料的風險相對來得高。”洪慶章提醒,“西方國家主要食用魚片肉,因此鮮少接觸容易累積微塑料的鰓、腸胃及內臟,亞洲人不但喜歡喝魚頭湯、魚骨湯,小魚乾也是常見的開胃小菜或零食,整尾喫下肚,喫進微塑料的風險連帶增加。”

微塑料很容易就溜上亞洲餐桌,何攖寧認爲,當務之急是從源頭減塑,同時要想辦法防堵塑料進入海洋,讓海洋中的微塑料愈來愈少,這纔是釜底抽薪之計。

撰文:麥小田 責編:陳美華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