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綠色情報員:鯖魚有事(下)誰在棲地攪局?

2022.10.27
專欄 | 綠色情報員:鯖魚有事(下)誰在棲地攪局? 鯖魚是洄游性魚類,東亞海域的捕撈壓力大,氣候變遷對鯖魚的影響迅速浮現。
法新社圖片

秋冬時節,鯖魚應當是最肥美的豐收季節,不過,近年漁況似乎變了調。從臺灣到日本,漁民出海找魚落空,好不容易網兜收緊,盼來的鯖魚也是小一號。

“今年差不多慢了一個月,通常7月過後,鯖魚56尾斤的比較會喫火,今年的量不比以前了。”臺灣南方澳船長阿良察覺漁汛亂了套,鯖魚是南方澳漁港最主要的漁獲,過去經驗老到的阿良總能乘着漁汛出海,扒網船的集魚燈一開,引來趨光性的鯖魚“喫火”,一肚子大鯖豐收的故事,誰想到短短20年竟成了往事回憶。

“我感覺暖化了,海水水溫變高了。”阿良沉默片刻脫口說,這天漁港風平浪靜,逐年變質的海洋躲不過討海人銳利的眼神,他看見海洋污染、漁船圍剿逼走魚羣,沒想到現在又多了個攪局者,氣候變遷拐走了漁民賴以爲生的鯖魚。

暖化讓洋流亂了套

鯖魚屬於洄游性魚類,喜歡生活在冷水區域。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教授呂學榮指出,黑潮和大陸沿岸流交會處是鯖魚最多的地方,臺灣東北部海域終年有不同成長階段的鯖魚,入秋後東北季風報到,大陸沿岸流逐漸增強,東北海域的水溫降低,鯖魚從東海陸棚向南洄游,進到這個水域大量索餌成長,漁況達到高峯,然後一直到冬末初春,鯖魚進入產卵期,隨着天氣回暖,黑潮流速變強,大陸沿岸流開始減弱,漁場水溫逐漸上升,產完卵的鯖魚開始往北走,剛出生的鯖魚則滯留在臺灣東北海域,這時候約莫67月,所以鯖魚南下北上的規律洄游,其實跟水團勢力有關係。

西太平洋的海溫明顯上升,近年黑潮流態出現異常,鯖魚的洄游路徑也受到影響。(呂學榮提供)
西太平洋的海溫明顯上升,近年黑潮流態出現異常,鯖魚的洄游路徑也受到影響。(呂學榮提供)

不過,近年來,大陸沿岸流和黑潮的勢力消長卻悄悄出現變化。呂學榮說明,以去年冬天爲例,到了23月也沒看到很冷的海水,黑潮的流軸持續接近陸棚,導致陸棚的水溫偏高,所以鯖魚不敢南下產卵,或者是潛入比較深、溫度低的水層,因此漁民依照正常的洄游判斷找不到魚,因爲水團時序的改變、黑潮流態的異常,鯖魚延遲南下,今年5月漁民才慢慢找到魚。

“如果資源量健全、魚羣數量夠多,漁汛和洄游路徑其實很有規律。”呂學榮憂心說,“愈多異常的漁況,那就是魚有危機了。”     

鯖魚缺糧事件簿

全球暖化的隱形巨手正伸向海洋,不動聲色攪亂洋流作用。呂學榮指出,從40多年的海溫變化來看,東北亞水溫上升迅速,東海平均升溫1.2°C,臺灣東北部海域大約上升0.9°C,水溫上升會造成黑潮流態發生很大變化,黑潮屬於上層環流,以臺灣東北部海域來說,冬季黑潮入侵陸棚的現象愈來愈頻繁,也就是黑潮水漫過陸棚,這不僅造成漁況無法掌握,同時也會影響海洋生產力,因爲愈熱的海水覆蓋在上面,會讓海水對流降低,導致富含營養鹽的海水上不來,所以供養的族羣會降低,整個東海到日本海是水溫上升的熱區,隨着海洋生產力下降,漁獲量的潛力逐年下降,這一帶海域也成爲全球漁業資源衰退的最大熱區之一。

不出其然,鯖魚出現餓肚子的情況,去年冬天,呂學榮研究團隊的採樣發現,臺灣東北海域捕獲的鯖魚體重下降很多,胃裏食物不足,其他魚種的體重也都下滑,這可能是黑潮入侵陸棚現象持續很久,牠們找不到東西喫。他分析缺糧原因,鯖魚餓肚子可能就是一個跡象,因爲我們以前看到魚的營養狀況都沒有去年下半年這麼低,如果今年冬天再來一次,那就表示水溫上升會造成漁業資源進一步瓦解。

臺灣海洋大學研究團隊長期投入鯖魚調查研究,去年冬天發現鯖魚有餓肚子的情況。(呂學榮提供)
臺灣海洋大學研究團隊長期投入鯖魚調查研究,去年冬天發現鯖魚有餓肚子的情況。(呂學榮提供)

臺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執行長林愛龍也認爲,鯖魚漁獲量變少和氣候變遷脫不了關係,近年來臺灣漁民捕撈到的白腹鯖數量減少,同時不容易找到花腹鯖,甚至漁獲組成變得很複雜,找到的鯖魚混雜了很多鰺魚,像是竹筴魚、藍圓鰺等,海洋生態好像變得跟以前不一樣了,加工廠這麼打比方,“以前的漁獲組成是兄弟姐妹,現在是“親朋好友、表哥表姐都混在裏面”。

“去年冬天到今年一月,日本有些鯖魚也捕不到了,漁民發現牠們躲到更深的海水層。”林愛龍留意到日本新聞報導,“漁獲組成出現變化,或許跟海水溫度變化有關係,魚要游到更深海的海域,找到合適的溫度,隨着棲息空間改變,漁獲組成也會不同。”

拖網殲滅漁場生態

不過,在漁場攪局的不只是氣候變遷,中國的拖網漁船也是漁民眼裏的“超級殺手”。

中國捕撈鯖魚以燈光圍網爲主力,東海漁場也常有雙船拖網(簡稱雙拖),一網打盡各種魚類,棲地環境也跟着遭殃。船長阿良捕撈鯖魚快20年,納悶今年一直有不少竹筴魚拉上網,通常我們南方澳這邊遇不到,只有北部才遇得到,我猜可能是拖網把漁場破壞掉了,所以這種魚纔會全部跑出來。他推測魚羣轉移棲地,從基隆八斗子算出去60海浬,那裏有漁場,差不多快到釣魚臺,那裏本來有這種魚,中國的拖網都在那邊拖,這幾年已經沒什麼魚了。

拖網漁船掃過漁場,大小魚通通入網,鯖魚棲地連帶“被消失”。“中國的雙拖網力好,各種魚類都拉起來,而且破壞下面生態。”阿良目睹拖網橫行後的海洋墳場,“鯖魚是喫那些小魚小蝦,可是他們的拖網過來,破壞環境地形,小蝦就待不住,魚羣就不會進來。”

中國的拖網漁船常被視爲“死亡之網”,所到之處往往海洋生態破壞殆盡。(路透社)
中國的拖網漁船常被視爲“死亡之網”,所到之處往往海洋生態破壞殆盡。(路透社)

林愛龍表示,過去10幾年來,臺灣環保團體持續關注中國拖網船問題,這種漁法破壞力強,加上漁民缺乏永續漁業觀念,撈捕量確實很驚人,他們不只出現在臺灣東北部海域,也會跑到澎湖海域、臺中外海,造成海洋生態衝擊的主因之一。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美國史丹佛大學的最新研究顯示,若人類不採取任何措施來降低全球暖化的影響,加上過度捕撈,全球魚類族羣將大幅降低至目前的36%。如果鯖魚的漁獲壓力不減,加上水溫持續上升,資源狀況將不容樂觀。

漁業管理的“漏網之魚”

鯖魚的生存危機步步進逼,漁業管理缺位和不足難辭其咎。呂學榮指出,目前東海沒有區域漁業管理,主要捕撈國各管各的,但是彼此會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尤其是中國的撈捕量問題。林愛龍表示,中國在東海的漁業管理以夏季休漁和嚴打三無漁船(無船名、無船號和無船舶證書)爲主要政策,這些只是最基本的工作,缺乏進階的漁業管理。

以東海伏季休漁來看,每年由5月1日起實施,休漁時長依漁船作業方式而有不同,燈光圍網約休漁至8月1日止。“北緯27度以北的海域是日中漁業協定水域,日本發現即使在伏季休漁期,中國的燈光圍網還是在東海捕撈,因爲從衛星監測資料看到燈光圍網的燈光。”呂學榮以日本水產廳的報告爲例,“伏季休漁只管出不管進,5600噸的大型船出去可能就不回來,漁獲量也沒受到管制,因爲它管船不管魚,所以中國表面上看起來禁漁時間長,實際上燈光圍網沒有全面被禁止。”

鯖魚漁業管理有待加強,東亞各個捕撈國須朝向永續漁業之路推進。(法新社)
鯖魚漁業管理有待加強,東亞各個捕撈國須朝向永續漁業之路推進。(法新社)

事實上,禁漁期跟不上環境變化,同樣削弱了保護力度。以臺灣爲例,鯖魚禁漁期爲每年農曆春節期間20天和一整個6月,呂學榮解釋,前者是鯖魚的產卵期,後者是最多幼魚的時期,因爲過去的鯖魚漁獲資料顯示,6月的漁獲平均體長最小,不過禁漁期亟須檢討,近年由於環流異常,鯖魚延遲南下,今年6月不是小魚最多的時候,78月小魚才大量出現,但是漁場已經解禁,目前漁業管理無法因應、動態調整。

林愛龍認爲,進階的漁業管理能精準釐清問題所在,像歐美國家的法規會搭配科學研究資料,進行年度變動,甚至是季節性動態調整。呂學榮表示,禁漁期、禁漁區和船組數量管制都屬於“投入管理”,一個進步的漁業管理要實施“產出管理”,包括魚體大小控管、漁獲總量限制等,目前韓國和日本都訂定鯖魚捕撈總量限制,不過,韓國訂的總量很高,日本訂的總量管制和目前撈捕量很接近,這是漁業管理可以努力的方向。

爲減緩鯖魚的捕撈壓力,2013年臺灣實施《鯖鰺漁業管理辦法》,限制扒網漁船總數、要求卸魚申報、裝設船舶監控系統,以及訂定禁漁期和禁漁區,近年修法聲浪四起,年輕一輩的漁民更投入自主管理,臺灣漁業署和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聯手推出“海洋之心生態標章”,林愛龍指出,目前已經有34組扒網漁船加入,臺灣東北海域作業的漁船已經有超過95%船隊取得海洋之星生態標章認證,加入永續漁業的行列。

“鯖魚確實需要跨國管理,單獨一個國家都會使不上力。”林愛龍提醒,“現階段各個國家要先落實自己的漁獲紀錄和申報,對於將來推動東海區域漁業管理機制會有幫助。”

這張漁業管理的破網沒補起來,生存狹路又遇上氣候變遷,鯖魚的未來命運可不容易扭轉了。

撰稿、製作和主持:麥小田 責編:許書婷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