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夜話中南海:沒有美國背書,臺灣即使“法理臺獨”也不會招致“武統”


2020.06.01
一.jpeg 蔡英文、賴清德5月20日宣誓就任中華民國第15任總統、副總統。(總統府提供)

關於臺海局勢的最新動態是,英國《週日快報》昨日報道文章稱:英國內閣首長們正在考慮如何進一步支持臺灣,並可能在未來五年內挑戰北京,正式承認臺灣。

臺灣的聯合新聞網引述《週日快報》的這則報道內容說:自中共習近平上臺後,中國外交人員在全球各地採取咄咄逼人的攻勢。這種“戰狼外交”固然讓中國內部許多人鼓掌叫好,但實際上收效甚微,併產生不少反效果。《週日快報》認爲,中國處理新冠肺炎與香港問題的手段日益惹惱英國當局。報道中引述“消息人士”的話說:“如果我們最終承認臺灣並與其他國家一起以軍事資產捍衛臺灣,不要感到驚訝。”由於中國的反對,臺灣尚未得到英國的正式承認,在倫敦也只有一個非正式的代表處。但消息人士說:“如果中國繼續保持目前的發展軌跡,那可能會改變。”  

今天還有另外一則源自英國《衛報》的消息說:英國七位前外相聯署敦促首相約翰遜在香港《國安法》問題上發揮國際領頭作用,協調全球盟友對中國採取共同行動。這七名前外相分別屬於以往的保守黨和工黨政府,英國此類跨黨派的歷任要員聯署極爲罕見。這英國七名前外交大臣敦促英國政府,應建立一個類似1990年代應對巴爾幹危機的國際聯絡小組,領導各國譴責中共強推港版國安法。

“關於一國兩制下的香港自治,許多我們的國際盟友仍會觀察英國政府釋出的信息⋯⋯,作爲《中英聯合聲明》的共同簽署國,各國應見到英國領導和協調國際社會,對這一危機做出反應,並確保1985年聯合國條約裏,關於一國兩制的完整性。”這七位前外相在這封聯合信中說。他們也強調,英國政府對香港人民仍有道德和法律上的義務。

七位前外交大臣們寫的信中還表示,落實他們提出的這項計劃可能會幫助到許多香港人。他們敦促英國外交部:採取主動行動,承擔更多風險。


英國7位前外交大臣呼籲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在七大工業國集團(G7)推動成立一個國際監督團體,以響應中國加強管控香港的情勢發展。(法新社圖片)
英國7位前外交大臣呼籲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在七大工業國集團(G7)推動成立一個國際監督團體,以響應中國加強管控香港的情勢發展。(法新社圖片)

前面提到的《週日快報》的報道文章,爲證明支持臺灣的舉動受到英國執政的保守黨高層歡迎,還分別引述了英國國會議員羅森代爾(Andrew Rossendale)和西北萊斯特郡議員布里根(Andrew Bridgen)的話,說是“英國多年來對待臺灣的方式簡直是可恥的。...我們不能讓中國共產黨政權進攻並壓倒臺灣。她是該地區西方民主的燈塔,我們和我們的盟友必須捍衛她”;英國與中國的關係正在發生變化,對臺灣的支持也會隨之改變。

《週日快報》的報道文章分析說:在採取這項具有核彈爆炸威力的舉動(即正式承認臺灣)之前,英國還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支持臺北。英國可能會授與臺灣駐倫敦代表完全的外交使節地位,並運用其在南太平洋的外交力量幫忙牽制中國擴張,支持臺灣的主權。另一種方法是幫助臺灣在國際機構中發聲,例如最近在世界衛生大會的作法……。英國還可以有更多直接的方法。最近剛連任的蔡英文總統去年曾對英國代表團表示,希望英國提供潛艇零件。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英國智庫亨利傑克遜學會“全球化英國計劃”主任羅傑斯表示:“英國對臺灣的正式承認,取決於中國在修正主義、獨裁路線上前進的速度,也可能比想象更早,5年之內就發生,因爲幾乎沒有跡象顯示中國會改變。”

羅氏表示:“我們正邁入第二次冷戰時期。但是在此之前,英國可以從很多方面來支持臺灣。臺灣視英國爲主要合作伙伴,雙方關係在過去10年取得相當進展。臺灣駐英代表處的地位等同大使館,但代表需要簽證,而且經過一段時間需要返臺。我們可以輕易改變這點,讓代表擁有等同大使的外交權力,可以永久待在這裏。”

英國的外交策略同樣重要。他表示:“2年前,當英國在南太平洋拓展外交觸角時,許多人都笑我們。事實上,這些國家對於防止中國擴大控制南太平洋地區相當重要。傳統上那些不被國際社會認爲重要的國家,地位將會越來越重要,如同冷戰時期的歐洲小國。”

羅傑斯說,英國可以阻止這些南太小國受中國擺佈忽視臺灣,以提升臺灣在南太的地位。中國輾碎併吞掉香港將會造成長遠的影響。我們正進入第二次冷戰。“但是在此之前,英國人可以做很多事情來支持臺灣。臺北已經將英國視爲主要合作伙伴,並且在過去10年中,我們的關係已大大發展。”

我們自由亞洲電臺和網站的相關報道介紹說:臺灣的外交部被問到英國《週日快報》的這一報道,表示不予評論;英國在臺協會代表1日出席臺美日“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成立5週年記者會後,被媒體追問此事,也沒有回應。

其實,也正如我們自由亞洲電臺和網站的相關報道中所引述的臺灣學者分析的那樣,即使英國脫歐,站在英國國家利益角度,英國跟臺灣建交可能性不大。

更何況,即使因爲中共習近平當局的倒行逆施終於招致西方國家的同仇敵愾,在未來的某一天承認臺灣爲主權獨立國家並與之建交,一定是終極手段而且也一定是美國牽頭。

當然不能說永遠不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但即使是在臺灣的中華民國蔡英文政府,也不會預期在她蔡英文第二個任期內的臺灣外交局面會出現如此天翻地覆的變化。


北京當局於2020年5月29日舉行《反分裂國家法》15週年座談會。(路透社)
北京當局於2020年5月29日舉行《反分裂國家法》15週年座談會。(路透社)

前幾天中共當局剛剛開完了《反分裂國家法》實施15週年座談會。中共人大委員長慄戰書在會上再次宣讀了該《反分裂國家法》第八條的內容:“‘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或者發生將會導致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或者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國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這段話裏,“‘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指的就是中華民國國號被改,或者通過修憲完成“法理臺獨”。而“發生將會導致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針對的就是美國以及衆多西方國家改變“一箇中國”政策,搞所謂的“雙重承認”。

先不說英國及其他歐洲國家和日本等,僅分析美國未來的對臺關係,也應該承認除非美中兩國關係持續且進一步惡化到了斷交的地步,否則美國再怎麼事實上同情臺灣和支持臺灣,但仍然不會與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建立正式的大使級外交關係。所以迄今爲止,中共當局仍然只是視“臺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是兩岸關係發展的最大障礙,始終威脅着臺海和平穩定”。

慄戰書在其紀念《反分裂國家法》出臺15週年的紀念會上,總結 “臺獨勢力”的種種表現爲:“否定體現一箇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破壞兩岸關係政治基礎,借香港事態歪曲污衊‘一國兩制’,竭力抹黑大陸,煽動兩岸對立;大肆操弄所謂‘正名’、‘去中國化’,宣揚灌輸‘臺獨史觀’,企圖扭曲臺灣民衆特別是青年一代的國家和民族認同;破壞兩岸交流合作,打擊島內積極參與兩岸交流的人士和愛國統一力量;拼湊一些不倫不類的稱謂、概念,妄圖從地理和法理上切割臺灣與大陸的關係;加緊勾連外部勢力破壞臺海和平,圖謀在國際活動上尋求突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臺獨’分裂勢力更是製造謊言、‘以疫謀獨’,推動和鼓譟所謂‘修法’‘立法’ ‘釋憲’ ‘憲改’等,妄圖推進‘漸進臺獨’,尋機謀求法理臺獨。”  

細分析起來,慄戰書如上例舉“罪行”的大部分都可以說是直指蔡英文本人,但是,無論是“修法還是立法”,無論是“釋憲”還是“修憲”,通過這些手段實現“法理臺獨”的行動即使已經從動議進入了付諸實施階段,似乎也還不是中共公然宣佈“放棄和平統一努力”的必然前提。

其實在蔡英文總統的今次“五·二零”就職演說發表之前,中共當局已經就高調宣佈“ ‘法理臺獨’非法且無效”。說是習近平1月2日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臺灣是中國一部分、兩岸同屬一箇中國的歷史和法理事實,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改變的!”所以,民進黨當局企圖用“立法”“修法”“修憲”“憲改”或“釋憲”等手段把臺灣從中國分離出去的“法理臺獨”都是非法的、無效的。

由此是否可以提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即使未來有一天,或者說就在蔡英文總統的第二個四年任期之前 ,“制憲公投”被付諸實施,實現了所謂“法理臺獨”,屆時的習近平政權最可能的第一反應,仍然不會是馬上對臺宣示“放棄和平統一努力”,而只會是正告美國和西方國家:臺灣當局“法理臺獨”行爲完全非法因此無效,“無論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無法改變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歷史和法理事實”。

有中共對臺專家的最新發表文章說:如果說美國真的要與臺灣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就意味着與大陸斷交,就意味着必須完全犧牲與中國大陸的外交關係及其利益。這對信奉現實主義的美國而言,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因此,可以斷言,實踐中,美國是不可能真正實行“雙重承認”政策的,而只是做出一些“打擦邊球”的動作,在利用臺灣遏制大陸的同時謀求在中美關係中的更多利益。

這位中共對臺專家“不可能”三個字是否說的過於絕對另當別論,但可以想見的是,假如在不遠的將來臺灣方面用“制憲公投”等形式實現了所謂“法理臺獨”,只要沒有因此導致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政府給予“外交承認”形式的回應,中共當局的應對政策應該還是忍而不發,而不是立刻把“武統”選項搬上臺面。


中國空軍少將、原國防大學教授喬良。(Public Domain)
中國空軍少將、原國防大學教授喬良。(Public Domain)

正如中共的退役少將喬良日前發表題爲《臺灣問題攸關國運不可輕率急進》的文章中所分析,(雖然 )從臺灣情勢看來,文統無望,只能武統,但是不能輕率急進;臺灣問題本質上仍是中美問題。解決臺灣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如何解決“臺獨”勢力,而在於要先解決中美實力對比。

從另一個角度應和喬良的這番分析,就是在“中美實力對比”未被“解決”之前 ,若是美國率先給予臺灣“外交承認”,等於把中共當局逼到了沒有選擇餘地的死角,反之亦然……。

當然,如果未來的形勢發展是習近平的對內對外政策均一錯再錯,“中國(復興)夢”步步破滅,屆時的臺灣外交局面就另當別論了。
沒有美國背書,臺灣即使“法理臺獨”也不會招致“武統”

關於臺海局勢的最新動態是,英國《週日快報》昨日報道文章稱:英國內閣首長們正在考慮如何進一步支持臺灣,並可能在未來五年內挑戰北京,正式承認臺灣。

臺灣的聯合新聞網引述《週日快報》的這則報道內容說:自中共習近平上臺後,中國外交人員在全球各地採取咄咄逼人的攻勢。這種“戰狼外交”固然讓中國內部許多人鼓掌叫好,但實際上收效甚微,併產生不少反效果。《週日快報》認爲,中國處理新冠肺炎與香港問題的手段日益惹惱英國當局。報道中引述“消息人士”的話說:“如果我們最終承認臺灣並與其他國家一起以軍事資產捍衛臺灣,不要感到驚訝。”由於中國的反對,臺灣尚未得到英國的正式承認,在倫敦也只有一個非正式的代表處。但消息人士說:“如果中國繼續保持目前的發展軌跡,那可能會改變。”  

今天還有另外一則源自英國《衛報》的消息說:英國七位前外相聯署敦促首相約翰遜在香港《國安法》問題上發揮國際領頭作用,協調全球盟友對中國採取共同行動。這七名前外相分別屬於以往的保守黨和工黨政府,英國此類跨黨派的歷任要員聯署極爲罕見。這英國七名前外交大臣敦促英國政府,應建立一個類似1990年代應對巴爾幹危機的國際聯絡小組,領導各國譴責中共強推港版國安法。

“關於一國兩制下的香港自治,許多我們的國際盟友仍會觀察英國政府釋出的信息⋯⋯,作爲《中英聯合聲明》的共同簽署國,各國應見到英國領導和協調國際社會,對這一危機做出反應,並確保1985年聯合國條約裏,關於一國兩制的完整性。”這七位前外相在這封聯合信中說。他們也強調,英國政府對香港人民仍有道德和法律上的義務。


2020年5月22日,香港立法會泛民主派議員在內務委員會的一個會議期間舉牌抗議北京強推“港版國安法”,他們被保安阻攔。(法新社)
2020年5月22日,香港立法會泛民主派議員在內務委員會的一個會議期間舉牌抗議北京強推“港版國安法”,他們被保安阻攔。(法新社)

七位前外交大臣們寫的信中還表示,落實他們提出的這項計劃可能會幫助到許多香港人。他們敦促英國外交部:採取主動行動,承擔更多風險。

前面提到的《週日快報》的報道文章,爲證明支持臺灣的舉動受到英國執政的保守黨高層歡迎,還分別引述了英國國會議員羅森代爾(Andrew Rossendale)和西北萊斯特郡議員布里根(Andrew Bridgen)的話,說是“英國多年來對待臺灣的方式簡直是可恥的。...我們不能讓中國共產黨政權進攻並壓倒臺灣。她是該地區西方民主的燈塔,我們和我們的盟友必須捍衛她”;英國與中國的關係正在發生變化,對臺灣的支持也會隨之改變。

《週日快報》的報道文章分析說:在採取這項具有核彈爆炸威力的舉動(即正式承認臺灣)之前,英國還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支持臺北。英國可能會授與臺灣駐倫敦代表完全的外交使節地位,並運用其在南太平洋的外交力量幫忙牽制中國擴張,支持臺灣的主權。另一種方法是幫助臺灣在國際機構中發聲,例如最近在世界衛生大會的作法……。英國還可以有更多直接的方法。最近剛連任的蔡英文總統去年曾對英國代表團表示,希望英國提供潛艇零件。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英國智庫亨利傑克遜學會“全球化英國計劃”主任羅傑斯表示:“英國對臺灣的正式承認,取決於中國在修正主義、獨裁路線上前進的速度,也可能比想象更早,5年之內就發生,因爲幾乎沒有跡象顯示中國會改變。”

羅氏表示:“我們正邁入第二次冷戰時期。但是在此之前,英國可以從很多方面來支持臺灣。臺灣視英國爲主要合作伙伴,雙方關係在過去10年取得相當進展。臺灣駐英代表處的地位等同大使館,但代表需要簽證,而且經過一段時間需要返臺。我們可以輕易改變這點,讓代表擁有等同大使的外交權力,可以永久待在這裏。”

英國的外交策略同樣重要。他表示:“2年前,當英國在南太平洋拓展外交觸角時,許多人都笑我們。事實上,這些國家對於防止中國擴大控制南太平洋地區相當重要。傳統上那些不被國際社會認爲重要的國家,地位將會越來越重要,如同冷戰時期的歐洲小國。”

羅傑斯說,英國可以阻止這些南太小國受中國擺佈忽視臺灣,以提升臺灣在南太的地位。中國輾碎併吞掉香港將會造成長遠的影響。我們正進入第二次冷戰。“但是在此之前,英國人可以做很多事情來支持臺灣。臺北已經將英國視爲主要合作伙伴,並且在過去10年中,我們的關係已大大發展。”

我們自由亞洲電臺和網站的相關報道介紹說:臺灣的外交部被問到英國《週日快報》的這一報道,表示不予評論;英國在臺協會代表1日出席臺美日“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成立5週年記者會後,被媒體追問此事,也沒有回應。

其實,也正如我們自由亞洲電臺和網站的相關報道中所引述的臺灣學者分析的那樣,即使英國脫歐,站在英國國家利益角度,英國跟臺灣建交可能性不大。

更何況,即使因爲中共習近平當局的倒行逆施終於招致西方國家的同仇敵愾,在未來的某一天承認臺灣爲主權獨立國家並與之建交,一定是終極手段而且也一定是美國牽頭。

當然不能說永遠不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但即使是在臺灣的中華民國蔡英文政府,也不會預期在她蔡英文第二個任期內的臺灣外交局面會出現如此天翻地覆的變化。

前幾天中共當局剛剛開完了《反分裂國家法》實施15週年座談會。中共人大委員長慄戰書在會上再次宣讀了該《反分裂國家法》第八條的內容:“‘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或者發生將會導致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或者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國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2020年1月11日,臺灣總統蔡英文的支持者在臺北競選總部外展示“臺灣獨立”橫幅。(法新社)
2020年1月11日,臺灣總統蔡英文的支持者在臺北競選總部外展示“臺灣獨立”橫幅。(法新社)

這段話裏,“‘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指的就是中華民國國號被改,或者通過修憲完成“法理臺獨”。而“發生將會導致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針對的就是美國以及衆多西方國家改變“一箇中國”政策,搞所謂的“雙重承認”。

先不說英國及其他歐洲國家和日本等,僅分析美國未來的對臺關係,也應該承認除非美中兩國關係持續且進一步惡化到了斷交的地步,否則美國再怎麼事實上同情臺灣和支持臺灣,但仍然不會與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建立正式的大使級外交關係。所以迄今爲止,中共當局仍然只是視“臺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是兩岸關係發展的最大障礙,始終威脅着臺海和平穩定”。

慄戰書在其紀念《反分裂國家法》出臺15週年的紀念會上,總結 “臺獨勢力”的種種表現爲:“否定體現一箇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破壞兩岸關係政治基礎,借香港事態歪曲污衊‘一國兩制’,竭力抹黑大陸,煽動兩岸對立;大肆操弄所謂‘正名’、‘去中國化’,宣揚灌輸‘臺獨史觀’,企圖扭曲臺灣民衆特別是青年一代的國家和民族認同;破壞兩岸交流合作,打擊島內積極參與兩岸交流的人士和愛國統一力量;拼湊一些不倫不類的稱謂、概念,妄圖從地理和法理上切割臺灣與大陸的關係;加緊勾連外部勢力破壞臺海和平,圖謀在國際活動上尋求突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臺獨’分裂勢力更是製造謊言、‘以疫謀獨’,推動和鼓譟所謂‘修法’‘立法’ ‘釋憲’ ‘憲改’等,妄圖推進‘漸進臺獨’,尋機謀求法理臺獨。”  

細分析起來,慄戰書如上例舉“罪行”的大部分都可以說是直指蔡英文本人,但是,無論是“修法還是立法”,無論是“釋憲”還是“修憲”,通過這些手段實現“法理臺獨”的行動即使已經從動議進入了付諸實施階段,似乎也還不是中共公然宣佈“放棄和平統一努力”的必然前提。

其實在蔡英文總統的今次“五·二零”就職演說發表之前,中共當局已經就高調宣佈“ ‘法理臺獨’非法且無效”。說是習近平1月2日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臺灣是中國一部分、兩岸同屬一箇中國的歷史和法理事實,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改變的!”所以,民進黨當局企圖用“立法”“修法”“修憲”“憲改”或“釋憲”等手段把臺灣從中國分離出去的“法理臺獨”都是非法的、無效的。

由此是否可以提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即使未來有一天,或者說就在蔡英文總統的第二個四年任期之前 ,“制憲公投”被付諸實施,實現了所謂“法理臺獨”,屆時的習近平政權最可能的第一反應,仍然不會是馬上對臺宣示“放棄和平統一努力”,而只會是正告美國和西方國家:臺灣當局“法理臺獨”行爲完全非法因此無效,“無論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無法改變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歷史和法理事實”。

有中共對臺專家的最新發表文章說:如果說美國真的要與臺灣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就意味着與大陸斷交,就意味着必須完全犧牲與中國大陸的外交關係及其利益。這對信奉現實主義的美國而言,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因此,可以斷言,實踐中,美國是不可能真正實行“雙重承認”政策的,而只是做出一些“打擦邊球”的動作,在利用臺灣遏制大陸的同時謀求在中美關係中的更多利益。

這位中共對臺專家“不可能”三個字是否說的過於絕對另當別論,但可以想見的是,假如在不遠的將來臺灣方面用“制憲公投”等形式實現了所謂“法理臺獨”,只要沒有因此導致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政府給予“外交承認”形式的回應,中共當局的應對政策應該還是忍而不發,而不是立刻把“武統”選項搬上臺面。

正如中共的退役少將喬良日前發表題爲《臺灣問題攸關國運不可輕率急進》的文章中所分析,(雖然 )從臺灣情勢看來,文統無望,只能武統,但是不能輕率急進;臺灣問題本質上仍是中美問題。解決臺灣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如何解決“臺獨”勢力,而在於要先解決中美實力對比。

從另一個角度應和喬良的這番分析,就是在“中美實力對比”未被“解決”之前 ,若是美國率先給予臺灣“外交承認”,等於把中共當局逼到了沒有選擇餘地的死角,反之亦然……。

當然,如果未來的形勢發展是習近平的對內對外政策均一錯再錯,“中國(復興)夢”步步破滅,屆時的臺灣外交局面就另當別論了。

(文章只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