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週》二00四年十月二十四日至三十日
2004.11.01
談論要點
1. 瀋陽7農民工因爲長期拿不到工錢,討錢無門而集體自殺。雖然得到及時搶救,但是仍然令人深思;北京民工集體追討欠薪,反而二十多人被打。
2. “記者無國界”組織發表全球新聞自由排名表,中國和朝鮮排在最末尾;《南方都市報》副總編程益中雖然貪污罪指控證據不足而獲得自由,但是被開除黨籍和撤銷行政職務。
3. 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檢查義務教育法實施情況的報告說,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普遍不足;《中國青年報》披露,有關專家認爲,中國農村教育已陷入危機,有的地方輟學率高達20%-50%。
4. 國際原油價格居高不下,中國出現燃料油供應緊張。一些地方的加油站實行限量加油。中國能源需求和供應之間的矛盾日益凸現,對國內、國際局勢的影響。
5. 美國國務卿鮑威爾訪問中國,除重申“一箇中國”政策外,還表示“臺灣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並希望兩岸進行談判,最終達致統一。如何解讀鮑威爾這不同尋常的表示?
6. 美國大選進入投票前最後一個星期的選戰。中國應該學習、借鑑的地方?中國政府會傾向於哪位候選人?
©
2004 Radio Free 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