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縱橫大歷史:韓戰系列第十二講 和平幻滅·下

2021.01.20
專欄 | 縱橫大歷史:韓戰系列第十二講 和平幻滅·下 馬修·李奇微照片。此照拍攝於他接替麥克阿瑟擔任聯合國軍總司令、被授予四星上將軍銜之後。在胸前懸掛兩顆手雷,是他的標誌性裝束。
(來自“美國陸軍軍事歷史中心”)

一、李奇微臨危受命:識破“星期攻勢”

大家好,歡迎大家收聽《縱橫大歷史》,我是主持人孫誠。今天,我們將繼續進行韓戰系列節目。

在之前的十一講中,我們回顧了韓戰的起源和韓戰頭半年的戰爭進程,以及在戰爭進行了半年時國際社會爲和平所作的努力。今天,我們將進行第十二講《和平幻滅·下》,講述共產極權陣營如何拒絕了一切和平的可能,並繼續擴大戰爭的規模。

按照慣例,我們還是從一個歷史場景說起。1951年1月1日上午,新上任的美第8集團軍司令馬修·李奇微中將驅車來到首爾北郊。從前一天黃昏時分起,超過30萬中共、北韓聯軍已經越過三八線,向聯合國軍發起了所謂的“第三次戰役”。這次大規模進攻,被聯合國軍稱爲“新年攻勢”。經過一夜戰鬥,聯合國軍的三八線陣地被突破了。此時,映入李奇微眼簾的,是一片混亂的景象。

李奇微在他有關韓戰的回憶錄中描寫道,當時大批韓國士兵“丟棄了所有的火炮、迫擊炮、機槍以及數人操作武器”,“乘着一輛輛卡車,正川流不息地向南湧去,他們沒有秩序,沒有武器,沒有領導,完全是在全面敗退。有些士兵是依靠步行或者乘着各種徵用的車輛逃到這裏來的。”雖然美軍總體上攜帶着重武器,進行着有秩序的後撤,但也有部分部隊被捲入潰退中。那天上午,李奇微在美24師的傷員後送站與一些美軍傷兵進行了談話,“發覺他們情緒十分低落,沒有美國士兵在傷勢不太嚴重時通常所表現的那種重返部隊的迫切心情。”面對部隊低落的士氣,李奇微心情沉重地表示:“要想使部隊鼓起所需要的鬥志,還有許多工作有待我們去完成。”(李奇微:《朝鮮戰爭》第五章)

此時李奇微所接手的美第8集團軍,是一支剛剛從北韓深處進行了長距離撤退,缺乏鬥志的部隊。雪上加霜的是,在1950年12月23日,也就是美第8集團軍全面退到三八線的時候,曾率領該集團軍堅守釜山防禦圈的司令沃克將軍在首爾北郊的一場車禍中逝世。在這樣的情況下,李奇微才得以臨危受命,被從美國本土派往韓國前線。李奇微在12月27日抵達韓國前線時,發覺部隊不但普遍失去了鬥志,甚至連基本的敵情偵察都變得敷衍了事了。根據李奇微的回憶,在美第8集團軍使用的軍事地圖上,沒有關於敵人兵力部署的任何細節,只在三八線北側畫了一個鵝蛋大的紅圈,其中寫有數字“174,000”,用於表示對敵人兵力的估算。而就連這個兵力估算,實際上也是大大低估的。對於上述種種在部隊中存在的情況,李奇微深感震驚。(比利·莫斯曼:《朝鮮戰爭中的美國陸軍(第二卷):潮漲潮落》第九章《中國人的第三次攻勢》)

在中共、北韓聯軍發動“第三次戰役”前夕,沿三八線部署的美第8集團軍也面臨着兵力嚴重不足的困境。此時,剛剛從北韓東北部撤到韓國南部的美第10軍雖已被歸入第8集團軍建制,但這個軍的不少部隊仍在韓國南部休整。佈置在三八線上的聯合國軍戰鬥部隊,總兵力甚至不足20萬。而就是這麼一點可憐的兵力,卻要防守長達216公里的戰線,每個一線師要防禦的戰線長達20—30公里。處在第一線的各師,只能以連、排爲單位建立一些點狀陣地,不但缺乏預備隊,也難以構築緊密的防線。一旦防線的一點被攻破,那麼整個防線就會迅速被突破。(日本陸戰史普及會編:《朝鮮戰爭》第七卷第三章)可以說,在不明敵情、兵力不足、士氣低落的情況下,美第8集團軍是不可能守住三八線的。

在如此不利的情況下,李奇微利用1950年的最後幾天,提出了改變戰局的方案。作爲美軍中的優秀將領,李奇微有着豐富的作戰指揮和策劃經驗。李奇微出生於1895年。1917年,他從西點軍校畢業,此後在該校長期擔任教官。1942年,他出任美第82空降師師長,得以指揮美軍最早的兩個空降師之一。在1944年的諾曼底戰役期間,他隨同部隊空降在德軍灘頭陣地後方,其後連續作戰一個多月,立下了赫赫戰功。此後,他升任第18空降軍軍長,率部攻入德國,一直戰鬥到德國投降。李奇微之所以能在二戰中被任命爲空降兵指揮官,是因爲空降兵在當時還是一個新生兵種,正適合由擁有靈活軍事思想的李奇微進行指揮。在前往韓國赴任前夕,李奇微的官職爲美軍副總參謀長。而在就任美第8集團軍司令後,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就成了李奇微的頂頭上司。有趣的是,當李奇微在西點軍校出任教官時,麥克阿瑟曾擔任過一段時間的西點軍校校長。此次李奇微臨危受命,是他再一次成爲麥克阿瑟的下屬。麥克阿瑟對於李奇微充滿信任。當李奇微前往韓國前在日本東京向麥克阿瑟述職時,麥克阿瑟曾對他說: “第8集團軍是屬於你的,馬特。你認爲怎麼好就怎麼幹吧。”(李奇微:《朝鮮戰爭》第五章)李奇微之所以能夠快速提出改變戰局的方案,離不開麥克阿瑟給予他的信任和自主權。

二、中共北韓聯軍的“新年攻勢”

1951年1月4日,首爾淪入中共軍之手。(來自維基百科)
1951年1月4日,首爾淪入中共軍之手。(來自維基百科)

通過研究中共軍的歷史及此前他們在北韓發動的兩次攻勢,李奇微意識到,中共軍在後勤補給方面有着致命的弱點。在聯合國軍的持續空襲下,中共軍“運輸車輛不足,要依靠馱馬、大板車和人力”進行後勤運輸。因此,中共一線戰鬥部隊在發動一次進攻時,難以得到持續有效的補給,只能攜帶少量彈藥及口糧,維持7—10天的攻勢、向前推進40—50公里。每進行一次這種“星期攻勢”,中共軍就不得不暫停進攻、進行休整。而隨着戰線南移到三八線,中共軍與後方的距離變得更爲遙遠,每次攻勢面臨的補給困難也就越大。因此,在中共軍對三八線發起攻擊後,聯合國軍應全線撤退到首爾以南55公里處的三七線(北緯37度線),而後在中共軍進行休整時發起反攻。從三七線以南直到洛東江邊,聯合國軍還應設置三段預設陣地。在中共軍的攻勢過於猛烈,聯合國軍無法守住三七線的情況下,聯合國軍就應依次向這三條防線撤退,並尋找機會發起反擊。這樣,通過反覆的撤退、防禦和反擊,聯合國軍就能不斷消耗中共軍的有生力量,並在最後粉碎中共軍的攻勢。(日本陸戰史普及會編:《朝鮮戰爭》第七卷第三章)在每次進行撤退時,聯合國軍也要利用中共軍畏懼空襲、不敢在白天作戰的弱點,在白天以步坦協同部隊發動反衝擊,配合炮火儘可能消滅敵人。(李奇微:《朝鮮戰爭》第五章)

在這樣的戰略思想下,美第8集團軍在1950年最後一天的黃昏迎來了超過30萬中共、北韓聯軍的瘋狂進攻。此次“新年攻勢”,中共軍投入了第13兵團的六個軍(第38、39、40、42、50、66軍);至於經過兩個月休整和補充恢復了實力的北韓軍,也投入了三個軍團(第1、第2、第5軍團)共7.5萬餘人的兵力。中共、北韓聯軍的進攻重點方向位於被稱爲“西線”的戰線西側,其矛頭對準了韓國首都首爾。爲了奪取首爾,他們投入了四個中共軍(第38、39、40、50軍)和一個北韓軍團(第1軍團)。經過一夜的戰鬥,聯合國軍設在三八線的臨津江防線被突破,戰鬥力較弱的韓軍大量潰退。這樣,就出現了李奇微在1951年元旦上午看到的那一幕。

然而,儘管聯合國軍正在全線撤退,但這次撤退本來就在李奇微的計劃之中。雖然許多韓軍部隊和少量美軍部隊陷入了潰退狀態,但大部分美國部隊仍保持着建制、在有序地向後撤退。1月3日,聯合國軍主動放棄首爾,並破壞了首爾的軍事設施及可能被敵人利用的民用設施。在離開他位於首爾的指揮所前,李奇微將軍把一件破爛睡衣釘在牆壁上,略帶幽默地在上面寫下了“第8集團軍司令官謹向中國軍隊總司令官致意”這句話。在聯合國軍撤離首爾時,首爾的100萬居民中,有50萬人因不願意做共產極權陣營的奴隸,跟隨聯合國軍渡過了首爾以南冰封的漢江江面,向南逃難。還有大批民衆在仁川港登上了聯合國軍的艦船,向後方轉移。韓戰中的人心向背,通過這一細節再明白不過地反映了出來。1月4日,中共及北韓軍佔領首爾。這是韓國首都首爾在韓戰當中的第二次淪陷。不過,中共、北韓聯軍這時得到的首爾,只是一座既沒有軍事利用價值、也沒有民心的空城。

1月6日,美第8集團軍退至三七線。第二天,李奇微命令西線的一支團級部隊向北偵察,發現前線已不見中共、北韓聯軍的蹤影。李奇微對中共軍的判斷果然是準確的:中共軍的攻勢只能維持一個星期左右。現在,李奇微即將開始他的反擊了。

三、和平大門的關閉

圖爲1950年10月24日至1951年1月8日的韓戰戰線,展示了中國出兵後,共產極權陣營軍隊接連發動攻勢造成的戰線變化。(維基百科)
圖爲1950年10月24日至1951年1月8日的韓戰戰線,展示了中國出兵後,共產極權陣營軍隊接連發動攻勢造成的戰線變化。(維基百科)

那麼,同一時期的共產極權陣營一方,又在經歷着什麼呢?

如上一講所述,在1950年12月,國際社會達成共識,在聯合國大會上通過了印度等十三國提出的停火提案,希望韓戰交戰雙方以三八線爲界停戰。作爲前線中共軍總司令的彭德懷,也因爲部隊傷亡過大,不願意跨越三八線發動“第三次戰役”。然而,希望擴大戰果的斯大林卻不能接受國際社會的停火提案,希望將戰爭繼續進行下去。在蘇聯的嚴令之下,彭德懷不得不命令中共第13兵團跨越三八線入侵韓國。由於聯合國軍在李奇微的指揮下迅速退向了三七線,中共軍雖然經過數天的戰鬥佔領了首爾,卻並沒有對聯合國軍造成任何有效打擊,反而加重了他們自身的傷亡。1月7日0時,分別擔任中共、北韓軍聯合司令部(簡稱“聯司”)正副司令的彭德懷與北韓大將金雄下令前線各部停止進攻,結束“第三次戰役”,轉入休整,等到春季再發起新的攻勢。(中國軍事科學院編:《抗美援朝戰爭史》第二卷第九章)因此,這一天從三七線向北進行偵察的聯合國軍沒有發現中共軍的蹤影。

彭德懷之所以迅速結束“第三次戰役”,是因爲此時的中共第13兵團不但補給困難,而且也因爲連續作戰蒙受了慘重的傷亡。根據所謂的“志願軍”黨委在1月8日向中共中央的報告,中共第13兵團經過“三個戰役,共傷亡約近三萬人,凍傷、逃、病約兩萬至兩萬五千人”,已經付出了5萬—5.5萬人的損失。其中,就算戰鬥力強悍的第38軍,其兵力也從原有的4.5萬—5萬人下降到3.4萬餘人。此時,中共第13兵團已是強弩之末,陷入了再不休整、補充就“難以繼續作戰”的窘境。(中國軍事科學院編:《抗美援朝戰爭史》第二卷第九章)

但是,對於彭德懷停止進攻的行爲,蘇聯駐華軍事總顧問扎哈羅夫和北韓政權首腦金日成卻表示了強烈的反對。1月9日,扎哈羅夫稱:“世界上哪有打勝仗的軍隊不追擊敵人,不發展勝利成果的呢?”隨後,金日成在與彭德懷進行的會談中,也與彭德懷進行了爭執。1月11日,蘇聯駐北韓大使祖瓦耶夫在聽取了金日成的彙報後,向斯大林表示彭德懷“右傾保守,按兵不動,不乘勝追擊。”在這樣的情況下,斯大林還算保留了一點理智。1月13日,斯大林致電祖瓦耶夫,表示彭德懷暫停進攻的決策是正確的。這樣,在斯大林的“一錘定音”下,彭德懷停止進攻的行爲得到了保障。金日成隨後也向彭德懷錶示,部隊進行兩個月的休整是正確的。(沈志華:《朝鮮戰爭:俄國檔案館的解密文件》代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叢刊(48)》,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

然而,斯大林僅僅只是同意中共、北韓聯軍暫停進攻,卻並沒有任何進行停火的打算。此時,國際社會仍在爲了和平盡最後的努力。1月13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一份新決議,主張在朝鮮半島立即實現停火、舉行一次政治會議以恢復和平,並希望外國部隊分階段撤離,以及按照聯合國制訂的原則選舉朝鮮半島上的政府。此外,還要安排一次由美、英、蘇三國及中共代表參加的會議,一次性解決包括臺灣問題在內的所有遠東問題。如果“立即停火”能夠達成,中共軍就能在停火後暫時維持對首爾的佔領,這一提案給中共開出的條件比一個月前的“十三國提案”更爲優厚。不過,在希望將共產極權陣營勢力繼續擴張下去的斯大林來看,這一停火提案仍然不能滿足他的胃口。1月17日,經過毛澤東向斯大林的請示,中共拒絕了這個新的停火協議,從而堵上了和平的大門。(沈志華:《朝鮮戰爭:俄國檔案館的解密文件》代序)對於共產極權陣營在如此優厚的條件下仍然拒絕停火,國際社會深感震驚,也堅定了在朝鮮半島戰鬥下去的決心。2月1日,聯合國大會以44票贊成、5票反對(蘇聯、印度等)、7票棄權(南斯拉夫等)通過了美國代表奧斯汀提出的“譴責中國爲侵略者案”。至此,中國被國際社會明確定義成爲對大韓民國發動侵略戰爭的侵略者。(中國軍事科學院編:《抗美援朝戰爭史》第二卷第十一章;貝文·亞歷山大:《朝鮮:我們第一次戰敗》第五十一章《艾奇遜的計謀》)而與此同時,李奇微在前線的第一次反攻作戰,已經開始了。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