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壇﹕荒誕藝術--兩名華裔行為藝術家在英倫


2004.10.15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英國兩名華裔藝術家﹐赤身露體地跑過位於倫敦國會大廈附近的西敏寺橋﹐作大膽而前衛的行為藝術表演﹐並當眾互相拋擲枕頭等荒誕活動﹐被人戲稱為中華藝術頑童﹐而他們還贏得上海國際藝術展覽主辦者的垂青。

tony bear_200.jpg
英國國會大廈、赤裸狂奔的東方男人與甚得孩童喜愛的中國國寶熊貓混合在一起

出生在中國大陸的華裔藝術家蔡元與奚建軍﹐自九月下旬至十一月底在英國北部城市曼徹斯特的中華藝術中心舉行藝術展覽。

蔡元同奚建軍兩人這次藝術展覽的主題是探索生於中國、最終卻成為英國公民的這種因果關係。在這次的展覽中﹐當然也不會缺少他們的招牌拿手好戲--用視覺藝術來表達的幽默﹐向權威的傳統形式進行挑戰。

蔡建軍向自由亞洲電台記者解釋﹐為何他們會以“幸福與光榮”來命名他們這次的展覽﹐蔡建軍說﹕展覽名稱有兩重含義﹐他們首先是從英國國歌當中表達的幸福與光榮中得到靈感﹐其次是,從毛澤東時代文化大革命中的胖娃娃和金魚的宣傳畫中得到靈感。

不過﹐蔡建軍指出﹐他們在英國居往了很多年﹐受到英國的文化及制度及很多其他的社會影響﹐已經落地生根﹐所以他們的一半已從孩童時代那種在中國式共產主義功熏陶下的“幸福與光榮”的感受回過頭來﹐尋找英國式的真正的幸福與光榮。

poster2_small.jpg

當然這種感受只是表面性的﹐致於要表達這兩種不同幸福與光榮的內涵﹐則要由兩人的藝術設置來表達了。

蔡元和奚建軍將會在展場中展覽兩人過去拍制的行為藝術錄像﹐其中有兩人跳上另一名英國裝置藝術家艾瑪的一個名為“我的床鋪”的藝術裝置上互擲枕頭﹐結果導致英國有名的泰田(Tate)畫廊揚言要封殺兩人日後所有的藝術展覽。

據蔡元解釋﹐他們裝置藝術中的很多的獨特文化符號﹐靈感都是來自他們成長時期的文化大革命﹐借取了其中的政治文化符號﹐這種在床上撒尿、游泳渡河、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荒唐行徑﹐只有當時的紅衛兵才能做得出。

蔡元和奚建軍兩人原本想邀請英國首相布萊爾一同祼體跑過西敏寺橋﹐不過在得不到答覆後﹐才換成一個玩具熊貓來代替﹐與他們一起裸跑過橋。

THINK_UK__queen_200.jpg

他們在別人的藝術作品上撒尿﹐作為他們的行為藝術﹐稱為“一個尿壺”。在上海侯翰儒主辦的藝術展覽中﹐他們上演了一幕〝藝術家被捕記〞的插曲﹐譴責侯翰儒對藝術進行國際迫害。

在這次展覽中﹐他們的主要作品是在他們赤裸的身體上寫上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典》的歌詞﹐僵立地演唱英國國歌《天佑吾皇》﹐然後作出英國公民宣誓向英女皇效忠的樣子。

奚建軍解釋﹐他們兩人都只是半個英國人﹐另一半郤是個疑問﹐一半身體是屬於女皇的﹐而從血源上來看﹐身體的另一半實際上仍是很中國化的﹐所以他們將中國國歌的歌詞寫在身上﹐然後宣誓效忠女皇﹐顯示他們的身體開始發生變化﹐變成半中半英。奚建軍認為﹐從美術角度看﹐一半一半的混合也是很好看的。

蔡元則從相互疑問這個角度來解釋作品的背後動機﹐蔡元說﹕英國以君主立憲﹐設立皇室這種體制是一個社會問題﹐這是一個社會疑問。他們問我們這是什麼藝術﹐我們也可反問他們這個社會的疑問。

--以上節目是由本台駐倫敦記者穆荻和蔣臻化報導。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