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的十年浩劫﹕琵琶演奏家何月媛訪談

0:00 / 0:00
pipa150.jpg
何月媛演奏琵琶。 (照片來源:何月媛提供)

在20世紀60年代,廣州的音樂節“羊城音樂花會”有一台節目博得彩聲滿堂,主角是廣州音專附中六個彈琵琶的少女登台演奏并且演唱,這比現今活躍于中國樂壇的“女子十二樂坊”要早了四十多年。而接受本台專訪的何月媛女士,就是當年的一位琵琶少女。

何月媛回憶,文革的惊濤駭浪突然涌至,她還什么都不懂,也曾跟同學一起去貼貼大字報,擁護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但是很快就覺得不妥,因為學校的老師几乎大部分被“打倒”,成了“牛鬼蛇神”,他們必須低頭認罪和接受勞動改造,不分男女全部被剃陰陽頭。他們動不動就被造反派揪斗,趴在操場上暴晒,還要用皮帶劈頭蓋臉地抽打。廣州音專附中的余校長是女性,她在酷熱的三伏天被墨汁涂抹臉孔,受盡各种凌辱虐待……

何月媛目睹此情此景,就退出了“革命群眾組織”,成了“逍遙派”。但是,等到工宣隊、軍宣隊進駐學校時,主要掌權的是造反派,所以“學校籌委會”就把業務出色、家庭成分好的何月媛分配到雷州半島徐聞縣。

HeYueyuan200.jpg
琵琶演奏家何月媛。(RFA/嚴九鼎)

何月媛是革命烈士子女,父親的籍貫是海南島人,她就宁愿返回瓊崖去。結果申請被接受,但是分配到哪里卻再也沒有選擇權了。于是,她就和另外兩個同學落腳到五指山深處的瓊中縣,成了一個不脫產的“毛澤東思想宣傳隊”隊員。

就在五指山中,她和拉小提琴的同學何東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相濡以沫,患難与共,后來結為夫妻……

狂暴的文革与嚴酷的知青生涯,淬礪了何月媛的性格。她和何東、乃至和這代人一起走過荊棘,走過苦難,尋回了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