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00

各位,我是本集書林漫步的主持謝芊芊,今天我請來擅長描述中國煤礦工人狀況的小說家劉慶邦﹐跟我們談談他剛出版的一本長篇小說《紅煤》。
現年五十五歲的劉慶邦出生於河南沈丘縣的農村,他做過農民、礦工和《中國煤炭報》的記者,現時在北京任職雜誌編輯,劉慶邦在七十年代末開始寫作,大部分作品都是以農村和煤礦場作題材。其中描述兩名礦工謀財害命的中篇小說《神木》在二零零二獲得第二屆老舍文學獎,而根據這篇小說改編的獨立製作電影《盲井》,就在國際影展中獲得十多個獎項,包括零三年的柏林電影節銀熊獎及台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改編劇本。中國政府指《盲井》未經審批拍攝,一直不准這電影在大陸公開放映,但劉慶邦對人性和中國煤炭業的深刻描繪,得到海外內的高度評價。
劉慶邦今年中推出的新作《紅煤》,繼續以他熟悉的煤礦場作故事背景,敘述一個農民出身的煤礦臨時工,如何奮鬥、報仇及墮落的經歷,故事主人翁對金錢和權力的無休止慾望,最終釀成死傷嚴重的礦難,自己為了逃避追捕,流落異鄉。整個故事除了揭示中國煤炭業的眾生相,亦反映出不公平不合理制度如何令人性扭曲。
劉慶邦表示,自己十九歲起在河南的煤礦場工作和生活了九年,親身體會煤礦工人的苦況和生命的無奈,小說以悲劇收場更貼近現實,希望引發讀者更多的思考。
劉慶邦認為,中國經常發生死傷慘重的礦難,是因為中國的勞動力太廉價,生命和人權都受到漠視。
劉慶邦說,過去五年,中國每年平均都有六千人死於礦難,近期已看到中央加大力度監管各地的煤礦場,希望能防止嚴重的礦難繼續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