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心書評:人民的吶喊 峽江的輓歌--評《三峽憂思錄》
2006.07.14

被標榜為“全球最大規模的水利工程大壩”—三峽水利工程大壩最近在中國舉行了隆而重之的合攏儀式,顯示經歷幾十年爭論之後,工程“主上派”得到了肯定和“勝利” 。然而,其實際上的效應如何?在民間又引起什麼樣的反響?
翻開這一本沈甸甸的書—《三峽憂思錄──被忽略的民間呼聲》細閱,從中可以找到真實的答案。
這是一本很有份量的紀實文學作品。作者柳白,原名陳宗舜,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記者。為了尋訪三峽水利工程的真相,他曾歷盡艱難,七次深入三峽庫區,細細傾聽民間的聲音。前前後後,他用了足足五年的時間,整理資料,苦心寫作。這一本書近三十萬字,是作者飽含心血之作,共分七部三十一章,由三峽的人文史跡、歷史傳說、民風民俗,到三峽工程的始末、爭議、利弊,以及發自社會的呼聲,一一展現,構成了一幅人文三峽的長卷。書中以大量事實說明,正在進行的三峽大壩工程,其實是一場妄顧民生,破壞環境生態的悲劇。它不僅毀掉了長江,也同時毀掉了彌足珍貴的人文三峽。
書中還透露了鮮為人知的一件事實:清華大學水利系教授黃萬里,曾是反對黃河三門峽水庫工程上馬的唯一專家。他認為三門峽水庫的修建,會造成水庫上游泥沙淤積,水害上移,後患無窮。後來他的意見被證實是正確的。但當時卻被斥責,並因此而被戴上“右派”的帽子,慘遭打擊。在三峽水利工程爭論最激烈的時候,他不改赤子之心,挺身而出,以科學態度和方法,論證三峽工程不能上馬的理由,卻再次被否定。黃老悲憤不已,寫下長詩《哭長江三峽開工》:
……
孰料此江床滿石,火成鵝卵逐流中。
巫山著意催雲雨,江水忘情沙石沖。
庫尾落沉渝港塞,延伸溢岸泛洪濤。
……
但聞猛虎千家哭,悵望輪台悔詔空。
這是一首峽江的哀歌,道出了可怕的後果:三峽大壩建成之後,最多十年,泥石沙的淤積,將會使重慶變成死港,大壩將被迫炸掉。可惜,好大喜功的當權者卻視而不見,硬要令三峽大壩工程強行上馬。
時至今日,黃老已含恨而終。根據聯合國發表的《世界水源報告》(2006.3) 指出,世界上的河流正以驚人速度乾涸。在五百條最大河流中,逾半出現嚴重的乾涸及污染。位列全球第五大的黃河,已經三十五年無水注入大海,其源頭已水源乾竭。而水壩和全球暖化是“兩大禍首”。聯合國的專家們建議“禁止在尚能自由流動”的河的上游再修建新的水壩。由此看來,和黃老的警告不謀而合。
《三峽憂思錄》為民伸張正義,歷數三峽工程的種種弊端,有如警鐘長鳴,發人深省,是一本凝結了中國人良心、真心的作品,值得我們認真細讀。
書林漫步
- 書林漫步:香港的野生動物保護基金創辦人孫啟元談新作《蝙蝠的危機》
- 書林漫步:蔣經國的兒子蔣孝嚴的新書《蔣家門外的孩子》
- 何良懋書評﹕吳志森的時評集《曾先生•你吹甚麼口哨?》
- 書林漫步:原《人民日報》副總編陸超祺談新書《六四內部日記》
- 舒心書評﹕對香港回歸的一片心理折射鏡--評長篇小說《虹城》
- 書林漫步:《百年禍國》的作者孫文廣教授談新作《呼喚自由》
- 書林漫步:魯禮安談他的回憶錄《仰天長嘯--一個單監十一年的紅衛兵獄中籲天錄》
- 書評﹕萬瑞君的《慾望中國——你應該了解的新中國人》
- 書林漫步:北京的歷史學者張耀傑的新作《歷史背後——政學兩界的人和事》
- 書評:知識分子的煉獄求生記--評黃慶雲《我的文化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