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林漫步﹕流亡海外的中國政治學者嚴家祺談新作《生命樹的分叉》
2006.03.24

嚴家祺新作《生命樹的分叉》
主持﹕謝芊芊
八九天安門事件後流亡海外的中國政治學者嚴家祺今天與我們談他的新作《生命樹的分叉───嚴家祺十七年流亡生活記事》。
嚴家祺是江蘇武定人,1942年出生,1964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同年進入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深造,八十年代後期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及中共中央政治體制改革辦公室副主任,是中共已故領袖趙紫楊的智囊團成員,主要著作有《聯邦中國構想》、《首腦論》、《文化大革命十年史》等。1989年嚴家祺因支持學生運動而被中國當局通緝,他與妻子經香港逃亡到海外,現時定居於美國紐約,出國後,他曾任“民主中國陣線”的首屆主席,並參與促進中國民主的各種活動。
嚴家祺表示:一直想把自己十多年來流亡國外的經歷以及所思所想,整理出版,但由於要處理的事務太多,到今年初才有機會完成這個心願,在這本書中,他由八九年六四之後,透過「黃雀行動」逃亡到香港的驚險過程談起,詳細?述了他在海外的生活情況,以及自己對政治、宗教、人生的反思。
他說:很掛念自己的國家,但不會為了爭取回國而放棄對自由民主的信念,中共如果對六四事件沒有一個公正的評價,他不可能再次踏足中國大陸。
嚴家祺認為,胡錦濤和溫家寶上台後,確實推行了一些體恤民情的新措施,但看不到他們有推行政治改革,放棄一黨專政的勇氣和魄力。
嚴家祺流亡海外十多年最感遺憾的,是無法與留在中國的父親再次見面。嚴家祺說:好幾年前,患病的父親想到美國探望他,但中國當局拒絕發護照給他的父親出國,而嚴家祺申請到香港亦不獲香港政府發給簽證,其後他父親零三年去世,父子從此便陰陽永隔,嚴家祺對中國政府不近人情的做法很氣憤,而對香港市民近年積極爭取民主,捍衛法治的表現就十分欽佩,覺得香港仍是中國未來的希望。
©
2006 Radio Free Asia
書林漫步
- 書評﹕黃毓民的《歷史幾狼都有——十大帝王》
- 書林漫步:中國資深環保工作者唐錫陽的作品《錯錯錯》
- 書評:“紅都女皇”的欲望圖--評維特克的《江青同志》
- 香港失明女作家汪明欣處女作《如果你相信童話》
- 書評﹕台灣學者汪榮祖的《史家陳寅恪傳》
- 《八九民運史》作者陳小雅談新作《中國“丈夫”﹕毛澤東情事》
- 書評:披露文革黑幕的第一手資料--評《陳伯達遺稿》及《陳伯達最後口述回憶》
- 書林漫步﹕外號“甘仔”的意大利神父甘浩望暢談《給老師的信》
- 書評﹕木子美的《遺情書》
- 已故名報人金堯如的長女金虹談父親遺作《金堯如 香江五十年憶往》
- 書評:探討中國知識分子的處境與命運--評《中國知識分子的浮沉》
- 寒山﹕生命的透支和肌體的毒化--從兩部敘述中國人賣血的小說談起
- 書林漫步﹕香港支聯會主席司徒華暢談《醜小鴨》、《鷹之歌》和《海燕之歌》
- 書林漫步﹕黃仁宇的《大歷史不會萎縮》
- 書林漫步﹕程翔文集《漫漫愛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