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中国为什么是一个脆弱的强国?(中)


2007.10.25

对于很多关心中国事务的人来说,中国的脆弱之处很多,从政治到经济到社会,可以说是数不胜数。谢淑丽的《中国:脆弱的超级大国》一书的贡献并不在于一一列举这些弱点,而在于强调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国的外部强大和内部虚弱;中国领导层对国家的强力控制和根深蒂固的不安全感。

谢淑丽说,现在的中国是自19世 纪中期以来经济上最发达、国际地位最强大的时期,但看来十分自相矛盾的是,中国的领导层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对国内的局势有深刻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实际上告诉人们中国的主要脆弱之处在国内,而并不是所谓外部的威胁。

谢淑丽的这个看法是有道理的。表面上看,中国的晚清和民国时期充满了动乱和战乱,所以统治者有危机感是有道理的。但那些战乱和动乱都或是由于外敌入侵,或是由于内部有公开的大规模的武装反抗所引起,而今天的中国并不存在这两个因素。这就是令人费解之处。

她说和世界上任何统治集团一样,中共领导层自然要保持权力。但问题是民主国家领导人即使丧失权力也是通过民主和法制的程序,和个人以及整个统治集团的身家性命无关;而在中国,中共夺取政权的历史和半个多世纪的的统治把政权更迭的程序变成了一个被推翻和被颠覆的问题,所谓生死存亡的问题,这就是他们不安全感的最深刻根源。

谢淑丽提到的一个具体事例是武装警察部队--简称武警的成立和发展。很多中国人对于武警的存在和发展已经熟视无睹,视为国家机器理所当然的一部分。但这样一个武装力量在世界其它国家是十分罕见的。为了维护国内秩序和统治集团的利益,很多国家都有强大的安全和警察机关,包括公开的和秘密的,但象中国这样在这些机构之外,还有一支以常备军的建制来组织、用正规军的武器来装备,在每个地区都驻扎的国内安全部队,还是不多见的。

谢淑丽分析说,这是因为1989年天安门事件和苏联东欧集团的剧变之后,中国领导集团意识到用正规军来镇压政治抗议不但损害军队的士气,而且不安全,罗马尼亚军队的倒戈和苏联军队拒绝镇压莫斯科民众就是事例。弄得不好调动军队来平息政治动乱会适得其反,因为武装部队主要是对付外敌入侵的,而武警部队的建立从性质上说就是为了名正言顺地对付国内大规模的动乱。因此,武警部队的建立,一方面表明了中共的强大,另一方面也显示了虚弱。

谢淑丽认为,中国当然有很多其它的导致政权虚弱的原因,如对腐败的愤懑和就业问题的压力,除此之外中国的脆弱还在于中国社会的民族主义情绪在台湾、日本和中美关系等问题上对中国政府的压力,这种压力会给中国的发展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也是中国领导层不安全感的一个来源。中国政府的合法性不但和政治民主、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有关,随著实际局势的发展,也越来越和中国政府如何处理国际危机,如何利用和操纵民族主义情绪有关。

谢淑丽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军事强大相比,中国国内的虚弱和统治集团的不安全感对美国更具有挑战性和威胁性,因为这种虚弱和不安全感使得中国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一个突发性事件就会造成局势失控,而中共统治集团为了避免丧失权力的危险会不惜采用非常手段,冒大规模国际冲突的风险。

那么,如何避免这样的前景发生呢?我们下次节目再介绍谢淑丽为美国政府提供的建议,并对她的这本书做一个评价。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