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良懋书评﹕张五常的《中国的未来》


2006.12.29

学者写文章,除了学报的专家论述,往往可见诸报刊或专书。不少学者文字常予人深奥难懂印象,但著名经济学者张五常的报刊文章,却没有这种弊病,主题多贴近中国当代政治经济热点,一不抛书包,二不故作高深理论而絮絮不休,能以亲身经历结合社会现况,发而为文,娓娓道来,可读性高。

何良懋今天评介《中国的未来》﹐香港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9月出版﹐是张五常五常文集系列的最新作品,由香港报纸专栏文章结集而成,作者声明“不是百鸟归巢那种”,而是有一连贯性主题,就是中国的地区制度、货币制度和农民问题。张五常经常自夸,说二十五年前他为英国一家学社写《中国会走向资本主义的道路吗?》的小书,推断中国将会走上市场经济之路;并指出,中国“跟著的改革发展我多次预先把历史写了出来”(书中页17)。

现在向前看,张五常就认为,中国要继续以往的高速增长已经不可能了。就说国民收入的增长率,不需要保八,保七也了不起,算是高速了。同过去四分之一世纪中国的发展比较,今后二十年中国出错机会很多,例如扶助农民、推广知识、搞好医疗、推动环保等,都是不易讨好。如要持续目前增长率,今后主要动力一定来自内陆,亦即后勤基地。其次,作者相信,今天看未来,“中国的农民怎样,中国就怎样”,并推断中国农业不久将来会转向企业化发展。

书中18篇文章中,有5篇是讲述中国地区竞争制度。张五常多次强调,中国的地区竞争制度“妙绝天下”,是权力下放的结果,优越之处在于实行企业制,一是投票选举著重办事能力,二是禁止政治活动,甚至不准拉票。一个县可以看作一家商业机构,或公司,或企业,拿著土地做生意;有二千多个县,等于一个大地主把土地租给二千多个农户,县与县之间互相竞争,而且性质有别。作者指出,县是今天中国地区竞争的命脉,其经济权力范围大致上不用改,政府可以改善交通,提供县之外的公共设施,鼓励私营办学及医疗,更要鼓励私营慈善工作。而他建议北京考虑把市再定位。张五常认为,如果这样好的地区竞争制度不能把在黑暗中度过了五千年的农民带到阳光下,“其他多说无益”。

张五常相信,目前中国地区制度可以小修,但不要大改。而改善农民生活是今后政策的重点,人民币的强势对农民大有助益,因为偏低的币值,可以使知识不足的劳力容易卖出去,最明显就是接单工业,差不多是农转工的必经之路。中国地区的激烈竞争制度,有利流动的农民转到工业去,逐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张五常苦口婆心地说,北京不能大搞福利经济:小搞可以,大搞完蛋。事实上,以目前情况如果在中国要大搞福利,地区也不会接受。

作者认为影响农民生计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朱熔基时代推出的货币制度。现在人民币已是国际强势货币,二十年前开放改革之初,试问有谁会想到人民币会变得那么强劲。张五常在书中说,他在八年前就预测人民币是强势货币了。朱熔基的宏观调控,带来作者三个事前想不到的效果:第一是人民币\x{920e}住美元为锚,第二是亚洲九七年金融风暴肇因于中国宏观调控,第三是朱熔基迅速把高通胀改为通缩。现在人民银行是中国央行,法定不准做生意,而其他银行就商业化起来。作者指今天的困难在于国营,而国营监管却是非常头痛的一回事;可另一方面,张五常认为:“银行有坏账,何必要国家负担呢?”

作者1986年在香港《信报》发表文章,鼓励中国大陆拍卖土地。第二年的1987年年底,深圳举行土地拍卖,这是中国改革后的创举,轰动一时。其实早于1985年,他已经建议中国把两权分离:即所有权为国有,使用权为私有。这是北京后来出售国有企业和拍卖土地的理论依据,张五常可说是其中一个主要倡导者,影响深远。

作者说,八十年代初期中国改革重点,是要把以等级界定权利,转到以资产界定权利那边去。而现在中国致力的,就是加强以管制法例界定权利的实效。而这三者,都有减低租值消散之效,但从管制法例而得的收入,超越了政府指定的,我们称之为贪污。作者说道,1984年中国盛行官商勾结,他当时是高兴的,因为贪污取代了走后门,显示中国等级特权开始瓦解。张五常表示:贪污正是改革程序的一部分,不可或缺。

张五常早年以《卖桔者言》、《中国的前途》和《再论中国》等书备受推崇。这次这本《中国的未来》,就是提出中国改革关键在于制度的转变,市场经济现在已经是一条不归路。

何良懋今次与听众朋友的分享,到此为止。下次再会。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