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心書評:緊扣時局 勇於批判--評孔捷生的《易大旗文集》

0:00 / 0:00
Yidaqi01_150.jpg

孔捷生,原籍廣東省南海縣,生於廣州。曾到廣東珠江三角洲農村插隊落戶,又轉至海南島農場當墾殖工人,在鴻蒙未開的五指山區深處砍伐森林,墾殖橡膠。與此同時,在知青集體宿舍的煤油燈下開始學習寫作。

一九七六年清明節,曾因參與所謂的“天安門事件”被公安部門通緝,但後來並未入獄。

一九七八年以短篇小說《姻緣》初登文壇,又相繼發表了《因為有了她》等短篇小說,其中,上述兩篇分別獲得一九七八年和一九七九年度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一九八零年調到中國作家協會廣東分會從事專業創作,並到中國作協文學講習所進修,又相繼發表了《南方的岸》、《普通女工》、《大林莽》等中篇小說,其中《普通女工》榮獲第二屆(1981-1982年度)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這些作品筆調多凝重、深刻,引起社會廣泛的關注。

一九七九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曾任廣東省文聯委員、中國作協廣東分會副主席。一九八九年六月後出國,現居美國。在網路上和報刊雜誌經常以“易大旗”為筆名發表作品,引起強烈反響。 最近,香港夏菲爾出版社將之結集成《易大旗文集》一書出版,全書共分七輯,收編了近百篇文章,可謂洋洋大觀。

正如作家余傑在本書的序言中所指出:“小說家需要的是講故事的能力和控制語言的天賦,而雜文家還需要社會學、歷史學、法學、哲學、經濟學等多方面的學識和見識。因此,從小說家到雜文家,需要在知識結構和思維方式等方面實現巨大的調整。易大旗的雜文,繼承的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魯迅所秉持的國民性批判的傳統。……小說家的激情與社會學家的冷峻在其文字中得以融會貫通。”

易大旗在《後魯迅時代的中國人之一:審視我們的時代》一文中,將魯迅描繪的中國人靈與肉造像,和當前整個中國存在的問題結合起來評論,緊緊扣住中國大陸目前正在發生的事件,諸如礦難、官吏腐敗、上訪潮、農民權利、司法不公、貧富懸殊等,諸如被中共設置為“禁區”的“六四”、法輪功、臺灣問題、西藏問題等,提出了鮮明的看法和獨到的見解,令人讀來感覺深刻。

《易大旗文集》還收輯了作者寫人寫事的記實文章,取材獨特,資料詳盡,加上文筆生動,像《瓊崖, 峒主,悲情故事》、《赤的疑惑—瓊香傳奇》、《三顧姚明》等篇章,由於作者是一位出色的小說家,寫來特別引人入勝,很有閱讀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