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心书评:紧扣时局 勇于批判--评孔捷生的《易大旗文集》


2007.12.14
Yidaqi01_150.jpg

孔捷生,原籍广东省南海县,生于广州。曾到广东珠江三角洲农村插队落户,又转至海南岛农场当垦殖工人,在鸿蒙未开的五指山区深处砍伐森林,垦殖橡胶。与此同时,在知青集体宿舍的煤油灯下开始学习写作。

一九七六年清明节,曾因参与所谓的“天安门事件”被公安部门通缉,但后来并未入狱。

一九七八年以短篇小说《姻缘》初登文坛,又相继发表了《因为有了她》等短篇小说,其中,上述两篇分别获得一九七八年和一九七九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一九八零年调到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从事专业创作,并到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进修,又相继发表了《南方的岸》、《普通女工》、《大林莽》等中篇小说,其中《普通女工》荣获第二届(1981-1982年度)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这些作品笔调多凝重、深刻,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

一九七九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广东省文联委员、中国作协广东分会副主席。一九八九年六月后出国,现居美国。在网路上和报刊杂志经常以“易大旗”为笔名发表作品,引起强烈反响。 最近,香港夏菲尔出版社将之结集成《易大旗文集》一书出版,全书共分七辑,收编了近百篇文章,可谓洋洋大观。

正如作家余杰在本书的序言中所指出:“小说家需要的是讲故事的能力和控制语言的天赋,而杂文家还需要社会学、历史学、法学、哲学、经济学等多方面的学识和见识。因此,从小说家到杂文家,需要在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实现巨大的调整。易大旗的杂文,继承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鲁迅所秉持的国民性批判的传统。……小说家的激情与社会学家的冷峻在其文字中得以融会贯通。”

易大旗在《后鲁迅时代的中国人之一:审视我们的时代》一文中,将鲁迅描绘的中国人灵与肉造像,和当前整个中国存在的问题结合起来评论,紧紧扣住中国大陆目前正在发生的事件,诸如矿难、官吏腐败、上访潮、农民权利、司法不公、贫富悬殊等,诸如被中共设置为“禁区”的“六四”、法轮功、台湾问题、西藏问题等,提出了鲜明的看法和独到的见解,令人读来感觉深刻。

《易大旗文集》还收辑了作者写人写事的记实文章,取材独特,资料详尽,加上文笔生动,像《琼崖, 峒主,悲情故事》、《赤的疑惑—琼香传奇》、《三顾姚明》等篇章,由于作者是一位出色的小说家,写来特别引人入胜,很有阅读价值。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