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中國經常出現下崗工人遊行抗議事件,石家莊棉紡廠爆炸事件發生後,下崗工人失業問題再度引起人們的關注。中國總理朱鎔基在九七年落實國企改革的頭兩年,就已經辭退了二千五百萬工人。本月初,上海一家橡膠公司千多名工人走上街頭示威,抗議公司下令中年工人下崗。一月,貴陽棉紡廠有過千名工人走上街抗議被解僱,並與公安發生衝突。上周五的石家莊棉紡廠爆炸案,雖然未證實起因,但有報道指事件是因為下崗工人不滿生活艱苦而犯案。 中國總理朱鎔基在人大會議結束的記者會上亦提及下崗和失業問題。他說,政府會改進再就業工作,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解決問題。目前,中央政府主要分三個層面處理下崗問題,首先是由企業向下崗工人發放生活津貼。如果下崗工人在兩三年後仍未找到工作,可登記為失業人士,接受地方政府派發的失業救濟。但如果兩年後仍沒有工作,就要靠社會保障,收入低於貧窮線,才獲發救濟金。不過,香港城市大學政治學講座教授鄭宇碩說,企業經常因為缺乏資金,遇上高層貪污,和政府財力不足,令下崗工人得不到應有保障。鄭宇碩說,東北三省有很多國營企業,西北和西南部比較窮,這些地方受下崗問題影響會較大。鄭宇碩預料,下崗和失業問題會愈來愈嚴重。而雖然部份企業在改革後轉虧為盈,但他們甚少增聘工人,相反會因為發展高科技而裁減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