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學者談陳水扁的國防政策

去年陳水扁總統上任時,提出國防政策應該從原本的防衛固守,改為決戰境外,希望將原本以防守為主的國防策略,改為帶有攻擊性、而且台獨色彩濃厚的攻中帶守政策。 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教授林郁方表示,陳水扁提出的決戰境外政策,當即引起很多人反對,要求陳水扁明確指出,所謂境外,是指台灣海峽,抑或在中國大陸。而且更有人懷疑,如果在境外決戰一次之後,還未能解決問題,下一步是否要將戰爭帶到台灣島上。所以一年下來,陳水扁在國防上的唯一政策,可說是無疾而終。 不過,在美國總統僑治布什上台之後,馬上改變了美國對中國大陸的戰略政策,為民進黨方面帶來不少幻想。 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趙國材表示,在中美軍機擦撞事件之後,有些台獨色彩濃厚的台灣學者更加認為,大陸和美國如果因此而發生軍事衝突,台灣更加可以趁機獨立。趙國材說:據我看,大陸同美國沖突的機會幾乎為零。無論美國什麼人做總統,他都希望繼續做下去,而繼續做就要有選票。美國不能夠打長期戰爭,只能打短期戰、打中小國家,打完即刻走,又要打贏、又不能死人、還要提高聲望,他不敢同大陸打,為什麼?同大陸打布什短期可以結束的,打下去總統連任就無望了。 林郁方教授也認為,美國調整對大陸的戰略,短期來說,對台灣是不錯的,台灣和美國的外交關係會變得比較堅強,雙方軍事交流變得密切,台灣因此可以很方便的買到美國先進武器。台灣和美國軍事關係愈來愈密切,大陸就會覺得台灣已經成為美國的軍事盟友,台灣變成對抗大陸的第一線,所以大陸會採取一些相應的措施,台灣未來會感受到北京更大的軍事壓力,所以雙方的軍事競賽就會展開。 林郁方指出,陳水扁看準大陸會顧及自己的國家和經濟利,對於台美軍事結盟祗會口頭發洩一下就算數,不會真的採取行動對抗美國,所以在國防政策上完全向美國傾斜。 林郁方表示,從歷史來看,大陸如果遇到內部問題不能解決,或者在經濟上遭遇嚴重難題,對外用兵將是一個轉移注意力的好方法。所以他認為,台灣如果一味依靠美國,最後可能成為大陸因為要轉移內部注意力而出兵的最好籍口。